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不能養我一輩子,為何從小如此嬌慣我(望每位家長深思) | 精選

你不能養我一輩子,為何從小如此嬌慣我(望每位家長深思) | 精選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這篇文章轉載自「今日教育傳媒

」(微信號:

education-today

微信公號






前些天電視中有一則新聞: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


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閑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這個節目播出後,很多家長陷入了深思,自己家裡有沒有這種潛在的危機?


小時候,老人們跟我們說:「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


就是說,孩子在小時候,吃一點苦、遭遇一些困難,是好事。

如果我們怕孩子吃苦,而承擔孩子的責任,雖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鬧和糾纏,卻剝奪了孩子培養良好品格和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我們總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卻不知道是因為我們保護的太好了,不讓他們懂事。要想讓孩子從小明事理能為他人著想體諒父母,就應該從小讓孩子吃點苦,讓他們識得人間疾苦,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現在的孩子大都很聰明,但他們大部分最後都沒能獲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意志力,缺乏堅持到底的精神。


兒童和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父母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對孩子開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必要。


「吃苦」是一種心理承受力。

如何讓孩子吃苦,吃什麼樣的苦?搜集總結了以下幾點,和家長們分享。







01. 父母要有讓孩子吃苦的意識。


例如孩子學走路時,不要總是扶著她,有心的父母可以發現,那些總是由父母扶著練習走路的孩子學會走路所花的時間比那些自己去練習走的孩子所花的時間要長。




  1. 孩子三歲,上街的時候就要讓他幫你提東西。



  2. 孩子到了五六歲,就要讓他掃地擦桌子,並告訴他如何節省用電,還可以教他們整理自己的房間。



  3. 孩子上學,告訴他們一些簡單的安全知識,要他們自己走路上學,放學自己回來,要他節約文具的開支。



  4. 孩子放學後,要他順便到菜場去買菜,以便減輕父母的壓力。



  5. 節日里讓孩子洗洗馬桶,知道臭和臟是生活的一部分。



  6. 適當讓孩子干粗活和重活,知道父母需要他們照顧。



  7. 孩子上中學,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費,錢就這麼多,超支了只能挨餓。



  8. 培養孩子各種生活技能,讓他們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9. 孩子十五歲左右,要他在家裡或到外面打工,鍛煉自己,接觸社會,培養吃苦精神。


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去吃這些苦。






02. 孩子要自立。




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志,減少對他人的依賴。也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在家裡,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掃自己的房間,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學習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心理上要獨立。


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去考慮問題,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能獨立思考問題,能有主見,從而為孩子以後的成功打下基礎。






03. 父母主動與孩子一起吃苦。




要知道,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養出一個能「吃苦」的孩子的。所以父母可以與孩子參加晨跑,參加體育運動,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遊,這樣可以增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同樣讓孩子得到了鍛煉。能吃苦來自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來自一件件沒有妥協退讓的小事情。


比如,天氣很冷,孩子今天不打算去幼兒園。父母不遷就孩子,頂著寒風帶著孩子去幼兒園。


烈日炎炎,晚上回家很累了,父母會和孩子像平常一樣去沖涼,而不是倒頭便睡。


孩子和父母跑步,再有十幾米就要到達預定的終點了,孩子喘著氣不想再跑。父母鼓勵著孩子,一起奔到終點。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在鍛煉磨礪著孩子,使他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使他們能吃苦。越是愛護孩子,就越要加強他的「吃苦」教育。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罪,才是真正的愛護與負責。






04. 能吃苦來自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來自一件件沒有妥協退讓的小事情。




比如,當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願起床的時候;當孩子難以完成一件手工製作的時候;當孩子跳繩跳到最後筋疲力盡的時刻;當孩子正在完成份內的家務活,小夥伴來找他出去玩的時候……


這些都是鍛煉吃苦的場合。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勵、誘導和鞭策。要求孩子堅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堅持與困難作鬥爭。


實際上,吃苦的精神就來自這最後的咬牙堅持之中。


對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虎媽」、「狼爸」、「鷹爸」不足學。




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後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願而不強迫命令;需身體力行發揮榜樣的作用而不能只動嘴不動手。






05. 需持之以恆而不可一曝十寒。




人生漫長的路要靠他們自己走,困難也得靠他們自己解決。總有一天,他們要自己面對這個社會,擔負家庭的責任。


尤其是男孩,對一個未來的男人來說,吃苦耐勞是他的立世之本,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他註定難以面對日益競爭的社會競爭。


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折騰,是為他們將來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穩順暢,所做的儲能蓄勢的準備。讓他們踏入社會後,在風雨人生中,充分實現自身價值。




聲明


轉自洞見。以

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

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我們開闢起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教育類話題優質原創內容的刊發。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讓我們在這裡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裡用廣角看世界。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日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平時也關注了這樣的公號,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也歡迎您分享給我們。說不定在下周,我們也會推送給更多的朋友的!




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日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台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中教君呢?您只需要將您想要推薦的文章鏈接留言發送到我們的後台,如果您覺得留言推薦不夠靠譜的話,我們也歡迎您發送文章鏈接到我們的郵箱:

zgjybwx@163.com




我們下周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十二星座老師特點大揭秘,看誰最受學生歡迎?| 精選
走近教育黨代表 | 于吉紅:科研路上女院士,學生眼中好老師
老師最能打動學生的20句話!你說過幾句?| 精選
成績和座位到底有沒有關係?聽聽老師怎麼說(內附座位管理寶典,既好管紀律又能提成績)| 特別關注
走近教育黨代表 | 褚子育:籌建音樂學院填補「浙」里高校空白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