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將革新人機交互新場景 科技青年大咖如何看待AI未來?

人工智慧將革新人機交互新場景 科技青年大咖如何看待AI未來?

2017杭州·雲棲大會《中國青年π》對話現場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AI(人工智慧)成為了關鍵詞之一。其中,人工智慧與物聯網、雲計算三者關係密切。業內有一個比喻:雲計算是大腦,物聯網是神經中樞,而人工智慧則像是人類的一個學習工具,基於雲計算和物聯網完成深度學習。

在主論壇上,阿里雲副總裁李津、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阿里雲IOT(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庫偉等嘉賓分別就雲計算和物聯網發表了主題演講。在隨後一場名為《中國青年π》的對話中,寒武紀科技公司CEO陳天石、阿里雲首席安全科學家吳翰清以及物靈科技CEO顧嘉唯三位科技青年代表,共同探討了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

人類如何與機器更好相處?人工智慧可否產生普惠性價值?雲計算與物聯網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於人工智慧的未來,上述幾位業界代表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人工智慧發展至今已有60年的歷史,曾經引發三次革命浪潮,並且每一次都與物聯網、雲計算的發展相輔相成。業內認為,目前人工智慧已在語音及視覺領域有重大突破,未來將進一步革新人機交互模式。

對話嘉賓

阿里雲副總裁 李津

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 閔萬里

阿里雲IOT事業部總經理 庫偉

寒武紀CEO 陳天石

阿里雲首席安全科學家 吳翰清

物靈科技CEO 顧嘉唯

如何看待目前人工智慧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顧嘉唯: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現在大家談論的AI。其實,AI發展到目前,可以分兩個十年來看。AI時代的前十年,是行業+AI,很多行業都會被升級甚至替代,比如在供給端提高效率,解決製造業、金融、安防、醫療的問題。而AI時代的後十年,是AI+行業,這也是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旨在希望創建一個人機共生時代,人工智慧技術越來越完善。我們也看到機會,AI深入行業後,將迎來大規模的消費場景應用,人工智慧將是革新人機交互的新起點,有可能催生出巨大的機會。以前的變革中誕生了Intel、微軟等巨頭,未來會有更多人機交互的消費級產品,比如無人車、家用機器人、個人智能管家等。

吳翰清:2015年我去美國,所有的公司都在談深度學習;2016年,美國公司都在談人工智慧,這是技術到產品應用的變化。AI已經不是第一次變得火熱,現在這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這次熱潮本質還是計算引起的革命,目前人工智慧在視覺、語音領域等實現了階段性突破。

此前,我一直從事網路安全領域,安全是一門應用科學,如何把各種技術應用於保護資產。在過去十多年,我一直研究如何在網路上打擊犯罪,現在做的事情想把網路兩個字拿掉,變成打擊犯罪。

今天這個領域需要越來越多的數據,去構建和完善一個真正安全的「人工大腦」,讓我們所有的決策變得智能,做人真正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大家討論AI有一個誤區,討論的是機器如何更像人類,而不是讓機器做人做不到的事情。我認為,機器要解決的是人所不能解決的事情,這是機器存在的意義。

人工智慧如何更好地發展?

陳天石:從AI晶元產品研發的方向來說,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研發能夠加速人工智慧處理的專用處理機晶元。這樣一來,開發者以及創業者能夠獲得更廉價、更高效、性能更好的晶元。只有整個計算機系統更加節省功耗,才會有希望去推進人工智慧創新創業的發展。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我相信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也是抱著樂見其成的態度去看這個事情,做好底層的AI晶元產品研發。

李津:人工智慧,是數據智能中的一小部分,是基於過去認知對數據以及演算法的改變,不會超出人類自身的認知範圍。但是,如果用數據驅動數據,讓數據更加智能,則可能會超出人類認知的範圍,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我們相信,數據智能會讓今天的商業模式重新發生改變。

閔萬里:我們不能滿足於只做人工智慧當中的視頻識別、語音識別、文本識別這些分領域的突破,普惠性的人工智慧才應該是終極目標。

顧嘉唯:我們的想法是,如何把AI帶入家庭場景,更好地服務於用戶。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生產出家庭智能硬體。過去幾年,很多智能硬體公司紛紛倒閉了,就是因為很多智能硬體是「偽智能」,並沒有做到人工智慧。在積累了幾年數據之後,如今的計算能力和人工智慧技術在語音語義技術和計算機視覺技術上的突破,逐漸把大眾帶入萬物智能時代。正如阿里發布的AliGenie語音開放平台,還有BAT、科大訊飛等語音技術平台都在做,這種技術紅利能夠給新的創新創業公司帶來機會。

在AI時代,人類如何與機器更好相處?

陳天石: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終身學習。

吳翰清:在這個時代,更多地需要思考如何用新的技術做業務創新。當技術浪潮來的時候,我們從事每一份工作都可能面臨被顛覆的風險。如果我們自己不去改變,就會被淘汰。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嘗試,很多業務創新都是因為技術創新引起的,需要對技術保持高度的關注。

顧嘉唯:我們需要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找到應用場景,找到真正的商業撬動點,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今天的人工智慧,會催生出BAT這樣的新巨頭,關鍵是在智能時代技術突破的過程中,誰在創造兼具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好產品。在大家還看不到看不懂的時候,誰能最先商業化,找到商業翹動點,是最關鍵的。

人工智慧與雲計算、物聯網的關係?

庫偉:每一次認知的飛躍,都會極大地推動我們人類的進步。當前,我們又一次處在一個新時代來臨的節點上。有人說,下一次工業革命是人工智慧時代,也有人說是大數據時代。不管是什麼時代,物聯網作為提升認知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必將促進人類認知能力的再一次飛躍。物聯網,將物理世界抽象到數據世界,而我們通過數據重新認識物理世界,最終物理世界的數字化將變革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

李津:今天的互聯網技術以及數據智能跟以前略有差別。以前的互聯網技術往往是,對既有認知的一種承載和實現,而今天的互聯網技術更多的是,對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承載與實現。所以,如何去感知你的客戶?如何去連接你的客戶?雙方如何交互?這些都是今天的互聯網以及雲計算技術所應該承載和實現的。簡單來說,今天的雲計算和大數據都要更加智能。

雲計算和物聯網已經談論很多年了,發生了哪些變化?

李津:在如今的雲計算平台上,用戶和合作夥伴的數據發生的變化是指數級的。任何在雲計算平台上的用戶,都可能是你的潛客戶,唯一的問題你是否了解他們。對於用戶的認知,我們需要重新拓展延伸。例如,在商業模型變革的當下,工業製造業可能和時尚業相關。這背後意味著,對商業模式以及商業場景的重塑。在今天的雲計算和物聯網時代裡面有一個業內認為的「最短的距離」,指的就是程序員指間和用戶指間的距離。

庫偉:業內預計今年物聯網的設備連接數將達到84億,而到2020年連接數預計能達到208億。物聯網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任何一個新的產業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樣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目前,物聯網行業被歸納出了幾個痛點,主要有四大方面:方案研發難、服務整合難、成果複製難、安全問題突出。

對於物聯網的發展,有三個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分別是平台、市場和標準,這三者決定了物聯網產業能否快速地發展。首先,需要搭建一個完善的雲端一體化平台,最大限度地降低開發者的創新成本,同時作出相應的垂直行業的開放平台;其次,要搭建一個完善的物聯網市場,降低物聯網解決方案的複製和普及的成本,適應物聯網的碎片化場景;再次,要共建一個全球開放的物聯網標準,促進行業的分工、協作與升級。

分享到朋友圈,做一個有影響力的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機器人聯盟 的精彩文章:

無人駕駛大戰升級!阿里豪砸千億,李彥宏還那麼自信嗎?
孫正義:1000億美元這樣花 人類的未來才能放心交給機器人
MIT:中國人工智慧率先覺醒,西方國家將成為跟隨者
聯想之星王明耀:人工智慧應用落地的十大行業與投資布局

TAG:人工智慧機器人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