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究竟有多少兵力參戰?
史上秦趙長平之戰被認為是戰國中期規模最大,戰況空前且影響深遠的一場戰役,是戰國爭霸之軍事史上的轉折點,堪比二戰的斯大林格勒之戰。
據歷史記載,此軍趙國出動四十三萬軍隊,那麼,再加上防守北疆、都城及各地要津的軍隊,可見按此推算,趙國總兵力最少也不會低於五十萬。擁有不下於五十萬青壯年男子組成的軍隊,那麼試想一下,這個國家總人口得要多少呢?
這裡提供一組數據:戰國中期人口2000—2500萬之間,秦統一六國時人口大約二千餘萬,西漢鼎盛時人口大約5500萬,但是也有學者考證認為秦時或者說戰國中期以後的總人口約有四千萬。而戰國時期連年征戰不休,自公元前260年至前220年也沒有決定性的農業技術革命,人口總數變動不大,可以說前後大致相當。
現在我們看看趙國人口占戰國總人口的比例。自戰國中期以後,七國各自人口大約可分為四檔。秦於原有疆域外,占漢中,據巴中,都是當時一等一的良田沃土,人口軍力及國力都居第一;第二等是楚國和齊國,楚地大物博不必多說,齊國自中期桂陵馬陵兩戰力挫強魏,之後近百年鮮有大戰,僅有一次樂毅侵攻,所以富強之齊人口可排在第二等;第三等中,就是趙、魏,這兩國地盤本身就沒秦楚齊三國大,要命的是位於中原,地處要衝,地勢多平坦,無險可守兼之四面是敵,連年征戰不已,人口損失不是小數;最後一等是燕、韓,這兩哥們真正叫做國小民寡,不必多說。趙國人口排在第三等,就算賦予「主角特權」,也決計達不到第二等,勉強算個二等半,占戰國總人口大概是近六分之一(這個比例較之歷史真實只高不低)。
我們再分析一下當時的人員狀況:男丁(15-55歲之間且需納稅服役的成年健康男性)占國家人口總數的比例。古代幾乎一直是男少女多,戰亂年代更加突出。像戰國這樣的長年累月的亂世,算男女之比為5:6決不過分,再算男丁占男性的比例為二分之一(要除去老弱病殘,還有成年男子中王族、貴族、高級官僚等各類豪門家族及託庇人口。例:戰國四大公子每人食客三千,家僕數千等等,這裡自然產生大量依仗權勢逃避稅役的人口)
由此可以得出趙國兩個人口結果:1、戰國總共2000萬-2500萬,趙國應該是330萬-400之萬間,男丁為75萬-90餘萬,這種情況下趙國若要動員出不低於五十萬的軍隊,只有一種可能:趙國是游牧民族部落。沒有哪一個農業文明國能支持這麼可怕的軍民比例,想都不用想,後面會具體談及原因。2、戰國人口按4000萬計,趙國約是800萬,男丁為180餘萬。只有在這一人口數量下,才有討論的意義。
下面就後一種數據來作討論,趙國人口800萬,男丁180萬,萬最多不超過200萬。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維持五十萬的軍隊也不現實。
《孫子兵法》談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引用這段話的目的不在於其具體數據,而是為了說明對農業文明國家而言,維持龐大的軍隊要耗費的龐大物力。打仗特別是長期仗拼得就是經濟,花錢比流水還快。明萬曆年二次援朝,打得國庫空空;明末為打後金,征遼餉,徵得天怨人怒,民不聊生。諸位試想,這已經是在中央集權空前、官僚體制比較完善、農業技術也進步很多的大一統情況下,中央政府尚且頭痛至此。不過,戰國時代相比之後有兩個大大的優勢所在:其一重武,軍事優先,接近軍國主義體制,動員效率高;其二,不用發軍餉,這真正是一個關鍵,以那時的國庫收支而言,若是發餉,就算是古代軍餉的平均水平,七國也要立馬宣布破產。
那麼,戰國時代國家供應軍隊的情況具體如何呢?首先,軍隊消耗。維持軍隊本身所需的糧草錢財等巨大數目;其次,軍隊裝備。製造大量武器盔甲和車輛器具,供應馬匹等;第三,後勤保障。駐紮於長平的四十三萬趙軍,需要源源不斷的可靠的後勤供給,不然不戰自潰,在古代簡陋的運輸條件下,這裡又需要多少人專門組織全國糧草集中、從事後勤運輸、警戒安全?第四,對農業人口的要求。龐大的軍隊,工匠,貴族,官僚,農村人口本身及其他群體,迫使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必然不能低於一個底限,使糧食的生產能多於消費,而戰國時農業技術落後,想想看這得需要多少勞力。
上述種種集中到一點:國家動員體制對國家財政經濟的巨大壓力。「十萬之師」就逼得「不得操事者」有「七十萬家」之多,雖然說這些數字是虛指,但是諸位結合古今中外的史實想想,全國總動員不是喊一句「所有的女人孩子在家幹活,男人們拿起棍棒上」就完事了,要這樣的話,這國家亡得還快些。為了從各個方面能支持住動員出的龐大軍隊,國家必須要有幾倍于軍隊人數的勞動力辛勤工作。也就是說,一個男人在前線流血拚命,同時要有幾個男人在後方流汗拚命才成。所以說,農業文明國在緊急時刻能動員的軍力,一般認為最多能占男丁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是比較科學的,還得在國家不大不小軍事體制較完備的情況下才行。
事實上,流傳至今的各類戰國文獻中動輒「帶甲百萬」是不切實際的,可以說是純粹是根據蘇秦的「一戶出三男」的理論推算而出的。現實中別的不說,光百萬軍隊裝備的盔甲武器,需要多少工匠沒日沒夜地工作?要耗費多少原料?生產這些原材料需要多少勞動力?當時那種簡陋的手工作坊需要建立多少座?百萬大軍與龐大的工匠群體消耗的糧草錢財,又是多少可怕的天文數字?一個總人口不過數百萬的國家,拿命去支撐啊?!
所以呢,要支持五十萬的趙軍,趙國得有不少於300萬的男丁,人口總數即不得低於1300萬。七國之中,舍秦之外,不可能有哪國有這麼多人口。(前提還得是戰國中期總人口有四千萬)
說到這裡,推論呼之欲出。也有三種可能:
第一,太史公記載有誤。這個畢竟年代悠久,以訛傳訛,當然有可能,不必多說。
第二,對「三軍」的理解。春秋時尚有記載曰:三軍者,一為精壯,一為老弱,一為婦女。(大意如此)如果說戰國中期仍然沿此體制的話,那麼長平的四十三萬趙軍之中,青壯年男子不過十五萬,這完全在趙的支撐能力之內。其實我覺得這種情況比較符合現實,十五萬訓練有素的青壯男子的損失,對人口數百萬的國家絕對是極重大打擊,之後一蹶不振是很正常的。不過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當時長平坑得不僅是男人,還有為數更多的婦女和老弱(雖然說放了二百四十個)。話扯遠點,史載白起一生殺人不下百萬,而且基本上都是趙楚魏韓四國軍隊,如果說軍隊都是由青壯男子構成的話,想想看,上百萬青壯男丁的死亡,對當時的四個國家而言,是個什麼概念?所以我覺得「三軍」大有可推敲之處。
第三,這是比較新穎的,有一次我看到天涯某位兄台回復中談到:十進位在古代中國,起於何時?我甚感震驚,四處搜索而未果,故說出來與諸位,盼有心高手一答。意思是說,戰國及秦漢前期的記載,那些數字是否是按十進位規則來計算的。
※朱元璋為什麼重開殉葬惡例
※發生在楊貴妃身上的幾個疑問
※從一瓶茅台拍賣890萬元說起
※唐宣宗為什麼拆掉姐夫的房子?
※世界戰史:持續3個世紀,美塞尼亞經歷的三次戰爭
TAG:生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