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暝眩反應:大病將愈的徵兆

暝眩反應:大病將愈的徵兆

文章來源/希彥館微信、毛以林博客

導讀

傷寒古方量大效宏,常「一劑知,兩劑已」,然而久病重病若要去除痼症,常有服藥後病情異常或加重的暝眩反應,「葯不瞑眩,厥疾弗瘳」,本文劉希彥老師講述暝眩反應為大病將愈的徵兆,劍走偏鋒,堪為古中醫療效的見證。

中醫人要知道瞑眩反應

如果你重病纏身或久病不愈,服中藥無數,卻從來沒有過暝眩反應,那麼,十有八九,你的病很難好。你還沒有碰到真正的傳統中醫;如果你是中醫從業者,處方無數,卻從沒有病人出現過暝眩反應,那麼,十有八九,連你自己都可能認為中藥治病慢。你還不是真正的傳統中醫。

寫這篇文章的念頭,緣於不久前診治的一個病案。病人服藥三貼後,急訴癥狀加重:胃部和食管發熱,熱氣上沖致頭昏腦脹和耳朵堵塞,肝區痛,腹瀉,肛瘺流膿……

囑其勿慌,續服余葯。五貼服畢,病人上述反應果然基本消除,關鍵是,整個人的狀態比服藥前明顯好轉。為何如此?問他是否聽說過瞑眩?該病人百度後,方知服藥後出現的強烈反應,有可能是方葯對症而產生的排病反應。感嘆三年來為病所困沒過一天好日子,核磁做過三次,心電圖二三十次,服西藥無數,也曾就醫於某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省城最有名的幾位大夫差不多都看過,服了無數劑中藥,竟不知還有暝眩一說,而且從來服藥後身體無任何動靜的。

我所感慨的是:中醫在仲景之後的這麼多年裡,藥物越來越多,方子越來越多,理論越來越多。怎麼暝眩反應反倒越來越難得?反倒越來越少被提起?

何為暝眩反應?

瞑眩一詞最早來源於《尚書?說命篇上》:「若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中藥之後,沒有出現不舒服的現象,那表示這個病不會好。

《孔穎達疏》曰:「瞑眩者,令人憤悶之意也。」憤悶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里,關於暝眩有好些條文,如「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又如「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術、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如冒狀」,就是指昏昏沉沉的樣子,醫聖叮囑讓病人不要詫異。再如「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

胡希恕先生就多次強調,服柴胡劑很容易出現暝眩。具體反應是服藥後很可能打寒戰,然後出一身大汗。他說人要是不虛,不會有這種反應。而寒戰汗出後,病馬上就能好。

胡老提醒醫生和病人都要心裡有數。他自己就有因為暝眩反應而半夜被人砸門的經歷。病人是個孩子,開了治下利的葯,可病人服藥後反而下利更厲害。家屬半夜砸門,非要求胡老去家裡看看不可。胡老只好去了。正是半夜,趕到後,孩子狀態已經好多了。胡老說把二煎也吃了吧,孩子媽媽開始還不敢。喂葯後第二天就全好了。所以,對於暝眩,需要醫生有定見,別輕易換藥更方。同時也要和病人交待清楚,否則病人嚇到了上急診,那也前功盡棄。

暝眩產生的原因

瞑眩反應,可理解為身體運行秩序經過治療調節後出現的排病反應或效驗反應。通俗的講,也可稱為「斗葯」現象:葯與病邪相鬥,邪氣不服輸,正氣不相讓,一旦正氣佔了上風,邪氣便自己退去。

特別是大病、重病和久病,出現瞑眩反應的可能性會比較大,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瞑眩反應,少則一時半刻,多則數日。這裡需要強調的,每個人出現瞑眩反應的輕重程度也不相同,身體越虛,病情越重,病情越長的,方葯如果對路,出現強烈暝眩反應的可能性越大。

真正的傳統中醫,即便是對症的治療,汗劑未必出汗,吐下劑未必吐下,和劑未必只是和解,比如柴胡湯不是發汗劑,卻常常服藥後汗出而解。這是因為體內的毒害性物質,為藥力所攻,全身無餘地可容,毒害性物質,往往取最捷路徑以外遁。

吉益東洞說:

「暝眩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種反應癥狀,雖經驗豐富者,亦不能知其經過,從何道而外遁也。有下劑反吐者,有用陽性振奮葯反嗜睡者,有汗劑反下者。」

暝眩與副作用的區別

有人把暝眩反應與副作用反應混淆起來。事實是,由於多用劇藥與誤治所致癥狀加重者,不能說是暝眩。中醫所謂真正的暝眩,是身體因藥力引起強烈反應,以驅逐毒害性物質的現象,驅盡毒害性物質,則暝眩消除。一般病人見到服藥後有不良反應,往往以為處方不對路或者是服的葯太猛。

暝眩反應與副作用,怎樣來區分兩者呢?

確實,兩者之間的鑒別全憑膽識和經驗,非老辣者不辨。可是,又非準確區分不可,因為處置完全不同:對於暝眩,應繼續服藥。而對於副作用或誤治,則應立即停葯。

這裡我總結了幾點區別的方法,僅供參考:

一、暝眩反應一般時間都很短,如果是誤治或用藥過猛,出現不良癥狀的時間要長。

二、瞑眩反應一般情況由重到輕,反應的程度可隨著疾病的減輕而逐漸消失,而副作用則是由輕到重,甚至可以導致病情加重。

怎樣來判斷身體不適癥狀不是身體惡化而是身體好轉呢?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身體有勁了。人的身體都有一定的修復調整功能和自愈能力,瞑眩反應,就是由病態向健康態過渡中身體內部正邪鬥爭的效應。

三、體質好的人瞑眩反應一般不太明顯,而副作用則不然,無論體質的好壞使用後都會出現毒副作用。

關於這一點,劉希彥老師有一個案例值得一提:他的一位病人,也是我們共同的一位朋友的母親,是一身寒瘀的陰證,葯是從我這抓走的,方子里有30克炮附子。病人服藥後,反應非常大:全身發麻,原有寒濕的關節處麻得更厲害,頭也暈,走路要人扶。第二天起不了床,甚至還出現短暫的沒有意識的狀況。病人全家都驚動不安。病人的兒子,也就是我們的朋友,是一位琴師,他當然也很著急。

劉希彥老師讓他再從我這裡取走30克一模一樣的炮附,熬水喝了。結果是:除了一點點上火,並無其他不適反應。我們這位朋友本身還挺健康,也就是身體並無偏性。這裡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同樣30克炮附,為什麼健康人吃了沒反應。反倒是他母親身體屬陰證,需要附子之類扶陽葯,卻出現這麼大的反應?

暝眩反應的種類

陸淵雷先生曾根據經驗總結:

柴胡湯之暝眩,多作戰汗;

瀉心湯之暝眩,多為下利;

諸烏附劑,多為吐水,其他則殊無定例。

臨床上我碰得比較多的暝眩是腹瀉、頭暈、發疹、口乾、睏乏、出汗、腹痛、矢氣多等等。有時治療腹痛,大柴胡或者當歸芍藥散下去,短時間內反而更痛了。像咳嗽,有時反而咳得厲害,但過後就會好,這也可理解成暝眩的一種。暝眩反應有輕微有劇烈。病越重病期越長的人,反應越大。我和劉希彥老師交流時,有個共同的體會:陰證病人出現暝眩反應的概率比較大。明明下的是扶陽葯,病人反倒更沒有精神;明明下的是溫里排濕葯,病人反倒腹瀉。

當今中醫治病為何少有暝眩?

為什麼明清以來,醫家越來越喜歡開滋陰葯?事實上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鄭欽安的火神派才應運而生。話題這裡我就不展開了。因為滋陰葯下去,即便不對症甚至是誤治,比如向一個虛寒病人投以麥冬、熟地,病當然是好不了的,但是病人吃個半年一年的,也不會有什麼明顯不對。但是身體越滋陰越陰寒,等到病人一旦發覺不對,往往已經需要花大力氣才能挽回甚至難以挽回。而陽葯不一樣,一下去,容易產生暝眩反應不說,一旦向陽證病人誤投薑桂附,那強烈反應會立竿見影。所以,喜開滋陰葯的中醫總是主流,這裡面大概也有醫家為減低自身風險的因素在裡面吧。

倘若以服藥後舒不舒服,來衡量一位大夫的醫術或者治療是否有效,毫無疑問,喜用陰葯的醫家要佔絕對優勢。我們知道,陽證,代表的是強壯、是亢奮,是有餘;陰證,代表的是虛弱,是不足,是安靜。所以三陽證,常常就是意味著發熱、頭痛、口苦、甚至譫語,驚狂。也就是說,不舒服的癥狀,大多集中在陽證。舒服的或者緩和的癥狀,往往集中在陰證。比如同樣是頭痛、腹痛,痛感強烈到難以忍受的往往是陽證、實證;而陰證、虛證的痛,一定是隱隱作痛,似有似無。假設在一位陰證病人有一點點虛火的情況下,滋陰葯一下去,頭兩天病人反而會覺著舒服了,因為虛火被水澆滅了,可繼續服藥會怎樣呢?是原本的陰寒體質,一寒到底。

西藥為何不會出現暝眩?

西醫的大多數藥物以及輸液其實也就是同一個道理。很多病人在患傷寒表證時,往往找西醫打針輸液,西藥抗生素多為苦寒葯,再加之大量液體(水本身就為寒性)進入人體,輸過液的朋友都應該有體驗:如果有發燒、咳嗽或者扁桃體發炎,哪怕你是陰寒體質,一瓶水下去,你會舒服很多,可是,經過幾天治療,往往轉為太陰虛寒。

真正的傳統中醫治療陰證,是恢復陽氣,是要把陰證往陽證轉,除此絕無二法。劉希彥老師還有一個病例挺有意思:一位女子,當時是一劑吃下兩百克附子無任何感覺的陰證。有一天,該女子同樣是服了兩百克炮附後,居然產生了口麻等反應。一問,原來是煎藥時忘記先煎附子了。可恰恰因為這次「失誤」,病人的體質居然扭轉過來了。幾天後感冒了,脈證居然是三陽證里的少陽證,還得用上生石膏。

認識暝眩反應的重要性

曹穎甫先生在《經方實驗錄》中說:一知半解為近世病家通病,一些醫生或藥房人員又恐嚇病人說某葯不可輕試,於是碰到方子開得稍重的情況,病人往往害怕不敢服藥,一遇重證,多至不救。所以,無論是對於病人,還是大夫,認識到瞑眩反應很重要。如不理解瞑眩反應,以為是疾病加重或誤治,很容易認為治療無效果甚至起反作用而放棄。

上半年,我的一位網診病人,浙江的一位大姐,也是全身都是毛病,久治未見好轉。我辨證後,其實就是很典型的偏陰柴胡證,服藥一劑還是兩劑後,感覺頭暈,熱氣上沖。她自己懂一點醫吧,認為是葯有誤,趕緊停葯,自行另服藥「善後」才得以平息,事後得知其成功「善後」的葯居然也就是柴胡類湯。我們提醒她是否了解暝眩反應?但是病人似乎理解不了,說「吃了葯舒不舒服自己最清楚啊」。剩下的葯沒有繼續吃了,也算挺遺憾的事。

我想,中醫真正的希望,不在於方子越來越多,不在於藥物越來越多。中醫最不缺的,就是方子和葯。中醫的真正的希望,也不在於中醫從業者越來越多,不在於國醫館越來越多。從某種意義上,我想說,中醫真正有希望的標誌是:服中藥後有過暝眩反應的病人越來越多;所治病人中有過暝眩反應的醫者越來越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神曲
溫經湯的臨床使用352期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雞冠花
晚上這個點讓孩子睡覺,孩子會更聰明!
德國老人:人類不能缺少中醫!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