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衛平為啥被叫魔術師?其NBA模板是誰你猜不到

張衛平為啥被叫魔術師?其NBA模板是誰你猜不到

《非常合理-張衛平傳》講述中國籃球名宿張衛平的生平故事,呈現跨越半個世紀的中國籃球發展史,由張衛平本人唯一授權、騰訊體育籃球主編黃禕(阿魚)撰寫、騰訊體育獨家出品。

1975年亞錦賽奪冠後,在新華社香港分社樓頂與獎盃合影

很快,張衛平就成為國家隊的絕對主力,被視為進攻端的首要選擇。

他在場上的任務很明確,就是盡其所能去得分,只要接到球,不管使用什麼樣的技術動作,首要任務都是要把球放進籃框。張衛平也確實不負眾望,每場比賽砍個二三十分易如反掌。【張衛平傳】

我曾問過張指導,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得分手,最應該苦練哪一項技術動作,張指導的回答相當出人意料。

他說:「最應該苦練接球技術。場上形勢千變萬化,對抗又激烈,隊友傳出來的球不一定讓你接著舒服。有時傳高了,有時傳低了,也許靠左邊,也許靠右邊。如果你沒有過硬的接球能力,不能很好地把球接住,你就沒辦法進行下一個進攻動作。接球能力是成為優秀得分手的先決條件,投籃、突破這些技術都很重要,但如果接不到球,後面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張衛平的這個洞察確實頗有見地,他本人之所以能動輒砍下三四十分,就跟超強的接球能力不無關係。無論隊友們給他傳出的球有多難接,他總能接得穩穩噹噹,確保不發生傳接球失誤。而且不光能接好傳球,他還總能把隊友的傳球轉化成進球,隊友也就越來越願意把球傳給他,源源不斷地為他輸送炮彈。

我搜集過上世紀70年代的一些報刊,被白紙黑字記載的就有如下數據:

1977年6月27日,友誼賽,對陣墨西哥大學生隊,他一人砍下22分。

1978年12月12日,曼谷亞運會,對陣科威特國家隊,他拿到全隊最高的17分。

1979年12月3日,名古屋男籃亞錦賽小組賽,對陣印度隊,他得到全場最高的26分。

1979年12月10日,名古屋男籃亞錦賽決賽,對陣菲律賓隊,他得到全場最高的29分。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時籃球比賽還不存在「三分球」這一規則,張衛平的得分都是靠籃下的兩分球和罰球一點一滴累積而來,另外,當時進攻時限是30秒,不像現在只有24秒,攻守的節奏都要緩慢得多,一場比賽的進攻回合數也比現在少得多。綜合來看,當時的得分含金量要比如今三分橫行的「小球」時代大得多。

韓國隊是中國男籃在亞洲賽場上的老對手,除1974年亞運會那場只上了一秒的加時失利,張衛平對陣他們從來未遭敗績,見一次滅一次,一口氣連勝了十幾場。每次比賽,他都在籃下翻江倒海,場均至少拿下20分,最後硬是把韓國隊打出了心理陰影。

1979年八一隊去利比亞參加世界軍隊籃球錦標賽,隊伍剛抵達,就有韓國隊員過來刺探軍情,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張衛平來了沒有?」其實張衛平是北京隊球員,並不在八一隊陣中,但韓國隊員對他的威力實在太過忌憚,才看見中國球隊就問他來沒來。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各大主流報紙

久而久之,亞洲對手給張衛平封了一個綽號叫「籃下魔術師」,意思是只要他到了籃下,不管用什麼姿勢出手,總能像變戲法一樣把球送進籃筐。根據可查證的報紙記錄,這個綽號最早出自新加坡男籃隊員陳詩家。

1977年底,中國男籃出訪新加坡。新加坡隊發現中國男籃的首發陣容里有一個4號,他身高並不高,在場上打的卻是二中鋒位置。新加坡隊員起初並沒有太把這個4號當回事,哪知比賽一開打,這個4號竟大顯神通,哪怕禁區里有萬夫當關,他也照樣如入無人之境,最終全場獨得30多分。這個身披4號的「迷你」二中鋒,就是張衛平。賽後舉行的宴會上,新加坡隊員陳詩家對張衛平豎起大拇指:「你簡直是個『魔術師』,球到你手裡,就跟變魔術一樣,不知怎麼就進去了!」

眾所周知,NBA賽場上有個「魔術師」約翰遜,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與「大鳥」伯德並駕齊驅,如今成了湖人隊的新任總裁。約翰遜進入NBA聯盟是在1980年,「魔術師」這個綽號被叫響還要更晚,而張衛平早在1977年就有了「籃下魔術師」這個綽號。

後來,亞洲對手都知道中國男籃有個小個子4號大前鋒了不得,以至於1979年在日本打亞錦賽,張衛平明明換了6號,4號給了八一隊的吳忻水,當地報紙上還是赫然登著——「中國男籃4號張衛平」。

憑藉超強的籃下得分能力、紮實的基本功、過硬的身體素質,張衛平幫助中國男籃重新奪回亞洲霸主地位,連續奪得1975、1977、1979年三屆男籃亞錦賽冠軍,一舉實現「三連冠」,還在1978年第8屆亞運會男籃比賽上獲得冠軍,並被評為賽會的「亞洲最佳前鋒」。

1975年,張衛平進入北京隊已十年,訓練筆記照樣寫得認認真真,這是真正的「干一行,愛一行」

張衛平1975年被評為優秀共青團員,類似的獎狀在家裡能掛滿一面牆

【張衛平自述】

75年在泰國曼谷,是我們中國男籃第一次參加亞洲錦標賽,那時候咱們對亞洲的情況還不太了解。

那年全國聯賽是八一第一,北京第二,所以組建國家隊的時候,八一隊選4個,北京隊選4個,其他所有地方隊再選4個。我記得在4個其他地方隊的隊員里,有上海的張大維、湖南的張建設,湖北的袁戰宏等等。

我印象最深的是打韓國。打著打著,韓國隊眼看落後要輸,他們就開始打人。黑虎掏心,一記上勾拳,正好打在張大維胃上,打得他胃痙攣,當場休克,昏迷不醒,直接給抬出去了。咱們就不幹了,上去要打架。錢指導上來全給按住了,說咱是要贏球,你跟他一打架,情緒一變化,頭腦一發熱,場上動作都變形了,這球就輸了。這可不行,咱們這球一定要贏下來。我們就都知道了,贏球是第一位的,絕對不能帶著情緒打球。

後來我們跟韓國打都是這樣,韓國就是這招,這就是他的比賽策略。他要是領先,絕不打架,一定是跟你一招一式正常打球。每到一落後,小動作、打架、逗你火,各種損招全都上來了。從那一次開始錢指導把我們按住,我們就了解了韓國隊的這個特點。錢指導厲害就厲害在這兒,一下就拆穿了韓國的這個把戲。這麼多年來,韓國對我們使這招,一點兒也沒用。

回國的時候,當時錢指導讓我跟張建設抬著冠軍獎盃往外走。那次獎盃差不多半人多高,幾乎快到胸口了,特別大的一個。出了機場往外走,我和建設扛著獎盃在前頭走,畢竟贏了冠軍,心裡就是痛快。誰也沒想到第一次參加亞洲錦標賽,咱們就得了冠軍。那次也是咱們第一次取得出戰奧運會的資格,但是當時咱們抗議國際奧委會非法承認台灣蔣幫體育組織,最後沒去,亞錦賽第二名日本頂替咱們去了蒙特利爾。

日本是亞錦賽第二,咱不去奧運會,他才有了機會。他們感覺臉上無光,就得想辦法告訴世界,我們雖然是替補進去,但我們有實力,我們並不比中國隊差。贏了我們,他才好去蒙特利爾奧運會。亞錦賽打完之後,他們又邀請我們去日本打另外一個比賽,拿裁判整我們。

那回是以北京隊為主要班底,加了幾個地方隊的隊員,像張大維、張建設他們,對外叫作「北京加強隊」。到了日本,被裁判整得沒法打,最後一場沒贏。當時女籃也去了,那時候也打不過日本。蘇聯第一,日本第二,當時連美國都打不過他們。最後,男女籃都去了日本,一共打了15場比賽,一場沒贏,0勝15負。

【張衛平自述完】

1975年亞錦賽奪冠之後,與隊友黃頻捷變著花樣與獎盃合影,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是中國男籃第一次參加亞錦賽,取得的這個冠軍對中國籃球來說意義非凡。黃頻捷後來在自己的微博上也講過這屆亞錦賽的故事,他說:

最驚心動魄的是,韓國隊輸得惱羞成怒,最後使出一貫的陰招,拳擊張大維的胃部。當地華人華僑馬上就不答應了,手裡的礦泉水瓶像冰雹一樣向韓國隊砸了過去。事後聽說有一位華僑竟然掏出槍來,準備射殺那個打張大維的韓國隊員,好在被保安及時阻攔……賽前我的腰部老傷複發,是打了強的松加麻藥之後才上的場。打完比賽我的麻藥勁兒過了,疼得直不起腰來,最後被師哥李樹釗和湖北小師弟袁戰洪一起攙上領獎台,可是上去之後連獎盃都抱不動。升國旗的時候,我們12條壯漢都哭了,大家一起高唱《歌唱祖國》……

我曾問過張指導這樣一個問題:「您覺得自己打球的風格最像哪位NBA球星?」

他想了想,回答我:「跟巴克利比較像,都是打二中鋒身高不太夠,喜歡背身打籃下,打外線都不太靈。但有一點,我打球可比他早,我都退役了,他還沒進NBA。另外,我有一點跟他不太一樣,他是天生身體棒,有一回膝蓋受傷,喬丹那個訓練師格羅佛讓他遠離籃球,他二話不說,拿著籃球一瘸一拐走到籃框下面,用沒受傷的那條腿,單腿原地起跳,一口氣連扣十個籃兒,就是這麼橫!我是自己硬練出來的,先天條件並不突出。」

他頓了頓,接著說:「跟國內同齡人相比,我的身體確實還不錯,主要是力量上占絕對優勢。就算碰上歐美那些四號位,我身高上是不足,但力量上我不吃虧,只要打到籃下,我就有辦法發揮我的攻擊力。越是能靠住人,心裡越有數,要是靠不著人,就只能把球傳出去。」

無巧不成書,多年之後,張指導與巴克利都走上了解說員崗位

除了力量之外,「後背敏感度」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能力。張指導介紹說,具體到籃球這項運動,內線隊員的「後背敏感度」普遍強於外線隊員,因為內線隊員背身進攻的機會更多,需要用後背來靠住人,隨時通過後背感知防守人的位置,久而久之就「用進廢退」。

他講了一個「扎鉛筆」的小故事:「後來我去體院讀書,專門做過一個實驗,拿兩根鉛筆保持水平,同時扎運動員後背,問他是幾根鉛筆,他說倆。OK,兩根鉛筆保持水平,同時往裡面縮一點兒,再問他幾根,他還說倆。繼續往裡面縮,縮到一定範圍,外線隊員就覺得是一根鉛筆了,內線隊員還能判斷出是倆。兩根鉛筆越縮越近,最後都快縮並上了,你還能判斷出是兩根鉛筆(而不是一根),這個人的後背就非常敏感。我的後背就特別敏感,兩根鉛筆都快並上了,我還能感覺出是兩根來。倒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因為我長年累月背身打內線,慢慢就越練越敏感。」

我又問他:「您除了74年那段時間當過替補,後來在國家隊還打過替補嗎?」他說:「75年還是替補,但越打時間越多,打到77年左右,就是絕對主力了。再往後,除了79年亞錦賽是以八一隊為班底的一個混編國家隊,其他都是主力,而且只要是上了場,基本上場場打滿40分鐘,除非五次犯規滿了,一般都不會被替下來。」

我聽了有點兒吃驚,問他:「場場打滿40分鐘……您就沒有過發揮不好、被教練給換下來的時候?」他回答得很乾脆:「沒有,場場打滿。」我半信半疑:「一般運動員打球難免有狀態起伏,您這場場打滿40分鐘,聽著有點兒玄乎啊。」他樂了:「真不是吹牛,當時就是這麼個情況。」

後來交往多了,對張指導的脾氣性格了解深了,我才大致想明白了這件事。對頂級運動員來說,技術水平和運動能力都相對穩定,正常情況下很少會在這兩個層面出現波動,比如今天投籃准、明天投籃不準,或者今天跑得快,明天跑得慢。真正決定運動員狀態起伏的,是他的心理素質和性格特點。如果總是在場上想東想西、患得患失,表現當然很容易起伏不定。

張指導恰好是一個神經線條特別粗大的人,心裡根本不裝事兒,換句說就是「心特別大」,上場之後肯定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該怎麼打就怎麼打,完全不會出現心理層面的波動。能力和心理都保持穩定,場上表現也就相應穩定,教練當然不會把這樣的球員換下場。

有一天,我問張指導:「打了這麼多年球,您覺得哪個對手最難對付?」他的回答斬釘截鐵:「沒有,跟誰打我也不怵。打籃球靠的是硬實力,如果實力不濟,到了場上就得露餡。你別看當時我們國家不富裕,出去打國際大賽,人家都比我們有錢,但我們打球棒啊。像科威特、日本、韓國這些國家,見了我們都哆哆嗦嗦。我們從來沒覺得窮就低人一等,一點兒也沒這感覺,因為甭管你多有錢,上了場一樣滅你!」

《非常合理:張衛平傳》 第十章結束


傳記目錄:

第01章:張衛平家世背景大揭秘!外公師從康有為姨父是名士

第02章:張衛平最大夢想曾是當廚子 50年前就稱霸東單球場

第03章:張衛平年輕時脾氣有多暴?曾有綽號叫先農壇惡霸

第04章:張衛平曾被要求檢查巨人症 身高1米93照樣場均30分

第05章:你可知張衛平力量有多強?50歲掰手腕贏遍CBA球員

第06章:張衛平出國訪問被送香皂?半個月不吃飯仍砍45分

第07章:張衛平首訪菲律賓遇驚魂時刻 一人嚇得直冒冷汗

第08章:張衛平出訪非洲被堵廁所 走夜路撞西瓜山嚇壞團長

第09章:張衛平為何最怕橫傳球?一生只輸韓國一次就怨它


明日預告:

你可知道,

誰才是張衛平在國家隊的最強搭檔?

張衛平與中國男籃一起經歷過哪些第一次?

錢澄海指導為何把隊友痛罵一頓?

亞運會上,大家最愛看哪些球隊打比賽?

……

明天,請看《非常合理:張衛平傳》第11章。


如何收看:

傳記內容在騰訊體育全網獨家首發,同步收錄在作者阿魚的微信公眾號「魚樂NBA」(微信搜索公眾號「魚樂NBA」或「yulenba」)、企鵝號「魚樂籃球」(騰訊新聞App、天天快報App搜索「魚樂籃球」)上,歡迎收聽,鎖定精彩。


創作團隊:

口述:張衛平

作者:黃禕(阿魚)

策劃、推廣:宋忠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魔術 的精彩文章:

彭于晏會出櫃?魔術師約翰遜兒子告訴你:出櫃得有個出櫃樣兒!
皇馬魔術師實現飛躍式突破 他已成銀河戰艦核心
魔術比范冰冰好看,《超凡魔術師》以差異化品質化突圍Q4綜藝大戰
周末綜藝收視率:《超凡魔術師》首播驚艷!周六冠軍你想不到!
愛一個人,是給她變很多很多魔術

TAG:魔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