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四大宰相系列:被安史之亂推向歷史齒輪的張九齡(四)
張九齡在這個位置上,幹了兩年,寫了上百篇詔書,中間也想過退休,可惜皇帝不批,兩年後,皇帝對55歲的張九齡,完成了考核,在仕途上進了一步,擔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負責修撰國史。
從24歲,考中進士,進入官場,一路坎坷,在55歲時,完成突破,成為宰相,第二年,更是一步登天,坐上了中書省老大的位置,冊封為中書令、金紫光祿大夫、始興縣伯。
官做大了,飯票也有了長期的。
當上中書令後,張九齡開始以CEO的方式,幫助皇帝,治理國家,主張的,是休養生息的策略:少打仗,少徵稅,扶持農業,整頓吏治,把一些混日子的官員,剔除官場。
因為張九齡30年的職業生涯,大部分在地方上,所以他的改革,更多是偏向農民,為老百姓做事,得到表揚也多。
當然,官要做的久,光討好老百姓是不夠的,還要拉攏親信,方式就是升他們的官。
張九齡是文人、作家,文章寫的好,對他脾胃的年輕人,也都是這方面的人才,比如孟浩然、王維,語文的課本上,還有李白寫給孟浩然的詩。
據說早年,詩聖杜甫,也寫過詩集,寄給張九齡,可惜當初張宰相太忙,杜甫呢,太年輕,寫作的水平有限,兩人就錯過了。
成為宰相,不可避免的,就是需要接觸,權力的核心部分,包括太子問題,而張九齡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政治智慧,就不夠了,站隊太早,從一開始,他就堅定的站在原太子李瑛這邊。
結果,因為一件事,宰相沒了。
公元737年,監察御史周子諒彈劾宰相牛仙客,因為太激動,說錯話,得罪了皇帝,被打死,而周子諒的幕後老大,就是張九齡,當初正是他推薦了周子諒,作為連帶責任,張九齡被罷官。
張九齡,被安史之亂推向歷史齒輪的宰相(四大宰相系列)
宰相沒得當了,去荊州,做了大都督府長史,從此告老還鄉。
公元740年,生病去世。
※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 成為大唐帝國「政壇長青樹」 秘訣何在
※杜甫: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大唐還是那個大唐,他或許可以踏遍五嶽
※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
※唐肅宗早就知道安史之亂可以被平定呀
※古代審美大探究:唐朝真的盛行「以肥為美」嗎?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