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古村搬遷 10萬可買百平新房
10月15日對於山東泰安東平縣耿山口村村民來說,是個不眠之夜。凌晨5點,這座位於黃河堤岸邊600年古村裡,一支由拖拉機、農用三輪車、中巴車組成的車隊綿延6公里,貼滿了「喜」字。村民們將在這天完成最後的搬遷工作,離開居住了一輩子的老村。(記者 付瑩 實習記者 李繼澤 邵蕊 王超) (來自:大眾網)
隨著暗色天空中綻出絢麗的煙花,一時間,嗩吶齊鳴,鞭炮鑼鼓聲震天。 (來自:大眾網)
凌晨四點,耿忠英一家就開始打包老屋內最後的生活用品。 (來自:大眾網)
要離開居住了一輩子的老村,耿忠英的老伴兒看著牆上的全家福,心情有些複雜。 (來自:大眾網)
一周後,村子將會消失成為耕地。 (來自:大眾網)
九曲黃河,洶湧澎湃的母親河,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同時也以其「善淤、善決、善徙」的特點給流經地域百姓帶來無盡災難。甚至,有一年,五六個人一艘船去收莊稼,遇上發洪澇船沉,無人生還。 (來自:大眾網)
擁有600多年歷史的耿山口村就深受其害。 (來自:大眾網)
「在河邊住怕了!」這是在採訪中,大眾網記者問到為什麼想搬家時,聽到最多的回答。75歲的村民耿忠英,曾歷經三次大型洪澇災害,自家房屋4次重建3次翻修共7次修蓋。 (來自:大眾網)
領記者重踏老屋舊址的耿忠英則感慨萬千:「第一次發大水的時候我才20來歲,全村人都往山上跑,後來我們蹚水回家,看到那屋全給泡塌了,那種感覺真是挺心酸的。」 (來自:大眾網)
「右洞下、張家院,洪水後、遷東邊」,村裡一戶人家的古老家訓清楚地記錄下黃河灘區群眾躲避洪水的經歷。它成為了62歲村民張君會家的「傳家之寶」。 (來自:大眾網)
因村子地勢低洼、處於惡劣畜洪區,大多數像楊英華一樣的耿山口村群眾一輩子都在重複「三年攢錢、三年墊台、三年建房、三年還賬」的苦澀生活。(圖為村民楊英華在搬家路上) (來自:大眾網)
很快,車隊頭車即將抵達新小區。 (來自:大眾網)
28棟磚紅色洋房均裝有電梯。中央空調、天然氣、熱水設施一應俱全。之後,還將陸續配套養老院、幼兒園、衛生所、公園等服務設施,這裡就是黃河灘區耿山口村民們的新家。 (來自:大眾網)
液晶大彩電、熱帶魚缸,一派簡潔大方的裝修。身著中山裝的耿忠英笑容滿面,對大眾網記者說,「怎麼樣?我們村支書也來我家看過,說裝的算平均一流水平!」言語間滿是得意。(圖為村民耿忠英的新家。) (來自:大眾網)
2015年,為確保黃河灘區群眾安全,山東省開展遷建試點,對灘區群眾給予重點扶持。根據試點要求,每戶補助再加上舊屋面積置換,一家人不到10萬就能買套130㎡的新房屋。 (來自:大眾網)
村民楊英華一直租房住。在耿山村新社區建成後,補貼差價錢不夠,本以為只能「眼饞」,村支書耿進平在了解到情況後,當機立斷「先住房後補款」,她住進了夢想中的新房。入住當晚,楊英華丈夫離世。拿著丈夫的相片,楊英華終於忍不住淚流,「我們終於住上新房子了,你卻走了。」 (來自:大眾網)
每月,張君會都要騎電動車跑工地,看看房子進度,見證新社區一磚一瓦的建成。他告訴大眾網記者:「絕對的良心工程!政府建房子費心了,村民不僅住宿環境變好了,更重要的是,大家還在一起!」(圖為村民張君會在向老伴兒展示電梯的使用方法。) (來自:大眾網)
據東平縣發改局副局長孫允建介紹,今年8月1日,《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正式印發,面向灘區群眾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面展開。按規劃,到2020年,山東省計劃全面完成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各項任務,基本解決60.62萬灘區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問題。對於山東黃河沿岸的60多萬居民來說,東平的樣板只是一個開端。 (來自:大眾網)
※高純金首飾成宣傳噱頭?專家稱999.99‰含量很難證實
※萊榮高鐵開工時間確定!威海到濟南僅需2個多小時
※煙台萊山四季苑小區聯通和電信寬頻不能安裝入戶
※山東一男童患上罕見病,請幫幫他!
※急轉!山東暴雨黃色預警!棗莊已降水100毫米,暴雨覆蓋臨沂濰坊青島煙台等10市,棗莊、臨沂、日照小心地質災害!
TAG:大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