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效有氧訓練,快速提高心肺功能

高效有氧訓練,快速提高心肺功能

大家肯定都聽到過「心肺功能」這個詞,同樣都知道良好的心肺功能是人體健康的標誌之一。這次就來介紹一下,健身時有效提高心肺功能的訓練方法,讓大家能快速學會有氧運動的有效訓練方法。

心肺能力:心血管能力越好,心臟泵血功能越強,回血速度越快,人體代謝速度就越快,代謝廢物被清除的越快,人體的恢復速度相對也會越快。所以,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不但使你更健康,還能讓你運動能越強,快速從疲勞中恢復。

跑步

想要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訓練強度指標必不可少。所以,跑步時心率能控制在130~140的勻速跑,保持這個強度並持續30~90分鐘,是進行心肺能力訓練的常用訓練方法。對於初級的普通大眾來說,30分鐘左右的勻速跑,就能很好的起到刺激心肺的效果。如果你有更高的需求,想在其他運動項目或是長跑比賽中有更好的心肺表現,那50分鐘以上的訓練時間則更加適合。

簡單來說,3000~10000米,或是30-90分鐘,運動心率在130-140的勻速跑,是有效提高心肺功能的訓練方法。

游泳

游泳比跑步對心肺的刺激有更好的效果。因為在水中,水壓會加大肺部的壓力,同時游泳運動的特點使呼吸更加困難,所以也讓我們的心肺能得到更好的訓練。一般的心肺訓練方法也十分簡單,同樣也是保持勻速的長時間的游泳即可。

運動時間控制在30-90分鐘,距離因技術動作個人差異較大所以不用考慮。運動心率也只要控制在130-140即可。

自行車(動感單車)

自行車在運動隊是常用的有氧訓練方法。騎車的優勢在於訓練場地簡單(固定模擬類自行車),運動風險低(下肢關節受衝擊小),所以現在普遍用在賽前熱身和心肺功能訓練。

但由於騎行以下肢運動為主,軀幹和上肢基本靜止不動,所以想有效刺激心肺就需要一定的訓練手段。最常用的就是間歇訓練法,20秒-60秒做循環遞增(減)模型:20-20;30-30;40-40;50-50;60-60;50-50;40-40;30-30;20-20。數字表示騎行與休息的時間,騎20秒休息20秒,依次類推,循環一圈為一組,一般練3-4組,大組間歇2分鐘。

訓練動作沒有過多的要求,唯一要求就是騎行時必須盡全力進行衝刺,而不是慢速有氧。所以騎行訓練的強度要高於勻速跑與勻速游泳,但優勢在於容易執行,且訓練時間短效率高。

GIF/1K

跳繩

標準訓練中的跳繩訓練,一般都要求雙搖跳法,並且有標準的計時計次方法,訓練一組總計1500次,要求完成成績在14分鐘-20分鐘之間。這個訓練方法對心肺刺激非常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測一下跳1500次需要多少時間。

如果是基礎較差的新手,可以用下表的訓練方法,同樣能有效刺激心肺。

從上面的內容我們就可以了解,一般心肺能力訓練,只需採用低強度(心率130~140),長時間(30~90分鐘)的持續性運動即可。

但想要更大提高心肺功能,訓練就需要採用高強度,短間歇,高刺激的方法。如果還想配合專項運動的需要,就要按照項目特點進行不同時長的間歇訓。

心肺功能(有氧能力)的提高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身體恢復能力,並更好的進行高強度的無氧運動。所以,以無氧帶動有氧,以有氧輔助無氧,才是心肺訓練的正確思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肺 的精彩文章:

手機軟體藉助通話監測心肺疾病
太淵穴,每天揉一揉預防心腦血管、心肺疾病!
內涵圖:妹子,心肺復甦不是按那裡啦!
這習慣比吸煙還毒,趕緊改掉,小心肺癌找上門
4種徒手健身訓練方式,挑戰你的心肺功能,增強你的有氧能力

TAG:心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