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乾隆為何皆六下江南,他們的目的一樣嗎?
康熙、乾隆在位期間,都曾六下江南,即所謂南巡,可謂清代最為引人注目的歷史事件。此事,不僅有當時的官書文獻,稗乘野史中多有記載;有關的奇聞軼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表面看來,康、乾都以巡視河工、咨訪吏治民情為由,各自歷經二、三十年,前後六下江南,好像無二致。仔細分析,由於康、乾所處歷史條件不同,面臨的問題不同,各自的統治作風也迥然有別,因此,他們南巡的目的就不一樣了。我們只有根據當時的歷史狀況、認真分析康、乾為何皆六下江南,才能對此做出比較客觀的歷史評價。
康熙確為治理黃河、考察民情吏治
康熙是為雄才大略的創業之主,他繼順治即位後,面臨著戰亂未定、國困民窮的形勢。當時,南方有「三藩」割據,傭兵自重;西北有蒙古準噶爾部上層製造民族分裂;東南海上則有鄭成功後代佔據台灣;東北邊緣又有沙皇俄國不斷窺覬侵擾;社會經濟因多年戰亂,也停滯蕭條,急待恢複發展,加之黃、淮諸河屢屢泛濫成災,嚴重地影響了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面臨如此百廢待興的局勢,康熙勵精圖治,不畏艱險,他先著力於進行統一:消滅抗清武裝、平定三藩叛亂、統一台灣島嶼、擊敗沙俄的侵略。與之同時,整頓吏治、改革賦稅,獎勵墾荒,治理河患,採取各種措施,發展社會生產。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他從康熙二十三年、繼之於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六年、先後六次下江南,開清代皇帝 南巡之盛舉。
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是治理黃河。二十三年,第一次南巡,便親臨工地,視察河務,了解河勢之洶湧,堤岸之遠近高下。三十八年,三次南巡時親乘小舟,不避水險,又登上堤岸,用水平儀親自測量。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敘述親眼所見情形說:初次到江南,船在黃河,兩岸人煙樹木。
咨訪吏治民情,團結籠絡江南漢族士大夫,為康熙的另一目的。為擴大江南士大夫的仕途,廣增學額,還親自接見,以示恩寵。對大學者胡渭賜扇、賜饌、並賞題「耆年篤學」的匾額。通過這些活動,使漢族士大夫,消除反抗情緒,進而依附於清朝,擴大了清統治階級的社會基礎。
康熙勤於執政,且「躬行節儉、不講排場」,每次南巡都簡約儀衛,鹵薄不設,扈從者僅三百餘人。二十八年,康熙巡行至江寧,當地官吏「裝飾舟船以待」康熙到後,不乘坐,不觀看,反嚴令「將造飾物料俱行拆毀,於用處用之」,並傳令當地官員引以為戒。
乾隆南巡的主要目的實為遊山玩水。他繼康熙、雍正之後,進一步平定了各邊疆地區民族上層分子的分裂叛亂,有效地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設立行政機構,進一步鞏固和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同時在他統治前期,社會經濟、文化也有進一步發展,因與康熙並峙,史稱「康乾盛世」。
乾隆借先輩提供的有利條件,好大喜功,常從形式上效法祖先。對於南巡,他自言:予臨御五十年,凡舉兩大事,一曰西師,一曰南巡。並強調: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可見他在南巡中,也比較注意興修水利,治理水患。
作為封建帝國鼎盛時代的太平之君,乾隆長於安樂,習於驕奢,游山水成性,嗜園林癖,又宗恣聲色,鋪張無度,晚年益甚。
康熙、乾隆南巡不同的結果和影響
康熙作為創業之主,兢兢業業,利用南巡,安定社會秩序,擴大統治基礎,發展封建社會,並能躬行節儉。其南巡進一步奠定了清王朝安定、統一、強盛的基礎,使之由亂而治、由弱轉強,起有重要作用。
乾隆效法康熙南巡,揮霍奢靡,據統計,六次南巡,各項花費總數達白銀二千多萬兩,所帶隨從與地方官員還趁機敲詐勒索,極大地加重了群眾負擔,致使民間冤情沸騰。乾隆直到臨死之前才意識到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之事,勸誡後世之主,再不要像他去南巡了。然而,追悔莫及,為時已晚,造成的惡果,已無法挽回。
※康熙皇帝如此寵愛十四阿哥,為什麼卻不傳位給他
※康熙被葬入一潭積水處
※農民工主動熬夜加班,被康熙發現,盤問之後清朝多了位封疆大吏!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