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揚州八怪的潤格及賣畫趣談(上)

揚州八怪的潤格及賣畫趣談(上)

華嵒,拜會圖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望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張祜《縱游淮南》的一首詩正道出了揚州城內熱鬧的街市景象。當時的揚州是江南的經濟重鎮,發達的經濟帶動了書畫市場的繁榮,以鄭板橋為代表的一大批畫家聚集在這裡謀生賣畫,由此產生了風格鮮明雅俗共賞的作品,亦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書畫圈子,史稱揚州八怪。

那麼,他們的潤筆費及賣畫的真實情形到底是怎樣的呢?

潤格作為進入市場手段

清 金農 人物山水圖冊

古代將請人作詩文書畫的酬勞是為潤筆,而所定的標準稱之為潤例或潤格,通俗地講就是書畫家出售作品所列的價目標準。潤格在我們文化史上起源已久,早在《隋書鄭譯傳》就有記載。至明代鑒藏家李日華明確提出潤筆規格。到了清代中期,潤筆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現象。這是因為,畫家一旦進入市場,書畫就要作為商品,也應像其他商品一樣有明確的標價,這樣更方便的交易。揚州地區大多數畫家都曾制定潤格,有過「入市賣畫」的經歷。尤其以「揚州八怪」為代表的職業書畫家群體,他們大膽地公開其潤例,進行賣畫,以換取生活之需。有了潤例,書畫家們就不必恥於言利,他們可以大方地公布自己書畫作品的市場價位,不用擔心世人的目光。

鄭燮 ,蘭竹石圖

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鄭板橋為了更好地參與到書畫市場中,曾多次別出心裁地公開其潤例:「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乾隆己卯,拙公和尚屬書謝客。」這篇潤例很值得回味,鄭板橋明確表示要收取現錢,也就是潤筆費,並且以書畫不同形式來制定價位。另外從這篇潤格中的「大幅六兩」的定價,可知一般人家負擔不起,毫無疑問買主多是富商。據史載,清代乾隆時期的知縣「每月支俸三兩,一家一日粗食安飽兼喂馬匹,須銀五六錢」。一副畫就相當於縣令一月的工資,可以看出鄭板橋的收入在當時可以說算是高收入了。

李鱓,四屏花鳥

另外,八怪中的李鱓的賣畫生意也非常好,並且他儘管制訂的潤筆費高昂,但仍有許多富商求購。當時的揚州可謂「索畫者必曰復堂」,所以李氏能過得比較安逸。而金農旅居揚州二十幾年,靠賣畫賺得的錢「歲計千金」。汪士慎與黃慎在揚州八怪中以窮困潦倒出名,汪氏經常「乞米難盈瓮,擔書竟滿車」,黃慎則「匣有千金硯,囊無一酒錢」,可見他們並非缺錢,而是把錢花在個人喜好之上,弄得連喝酒吃飯的錢也沒有。他們有時為了得到心愛之物,竟以畫換錢,而畫作的價錢非得按照潤例費計算不可。比如黃慎「赴友人飲,見其鄰腐肆之女而悅之,囊無資不能致也。乃畫一女仙張之裝裱之肆,鹽商以重值購之不可,問其所欲,則以實告,商因買腐肆女易之。後至羊城為人畫一拐李仙,呂宋人見而嘆曰,若得增一蝙蝠於上,則更妙矣。黃曰是不難,然非薔薇及枷楠香作潤筆不可。呂宋人欣然如命,黃乃伸紙縱筆,別成一幅與之,大喜持去。其見重及於外國如此。性嗜酒,求畫者具良醞款之,舉爵無算,縱談古今,旁若無人,酒酣提筆揮灑迅疾如風,畫不擇紙,惟丹碧則手自調之,不以假人也。」從中可以看出潤筆費在黃慎心目中的地位。

羅聘,南山進士圖

至於羅聘的潤筆費則為更高,他曾於乾隆四十九年重寧寺請他畫了一堵壁畫,就付給他數百金潤筆,但他卻視金錢如無物,以致「狂揮賣畫錢」。而揚州八怪中的高鳳翰,求其畫畫的人更多,連鄭板橋也不得不感嘆「短札長箋都去盡,老夫鷹作亦無餘」,可見其作品的暢銷程度,想必其潤格也不低。

高鳳翰,《荷花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海外遺珠:堪薩斯的「中國廟宇」,歷史難回味
戰國青銅之「滇」文化,隨葬品多與牛相關、男女老少都愛喝酒
美玉琳琅——濟南博物館藏玉器精選
瓦石清興——宋代硯業的經營方式(下)
漫談:古瓷常見 壺與碗的器形演變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