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可知曉艾滋病毒感染後的自然過程和臨床分期?

你可知曉艾滋病毒感染後的自然過程和臨床分期?

李群輝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1、HIV感染後的自然過程

(1)急性感染期

這種急性感染通常發生在接觸艾滋病病毒後1~2周左右。在急性感染期內, HIV大量複製而CD4細胞急劇下降。結果造成大約50~70%的感染者出現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產生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全身性以及皮膚、神經系統和腸道的癥狀,但輕重不一。

全身癥狀包括:發熱、咽痛、盜汗、關節痛、淋巴結腫大和肝脾腫大。皮膚損傷主要表現為皮疹,多為不癢的紅色斑丘疹,偶爾有瀰漫性蕁麻疹或水皰疹,皮疹發生部位多為面部、軀幹,重者全身都可出現。

在神經系統的損傷:約9%的病人可出現急性HIV腦膜炎,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及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檢查中單核細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上述癥狀持續2~3周後多可自行恢復。但部分病人病程遷延,腦膜炎癥狀反覆出現。個別患者還可表現為末梢神經病、脊髓病及格林-巴利綜合征。

胃腸道癥狀:常見的有噁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口腔及食道念珠菌病等。

一般而言,HIV的急性期癥狀持續2~4周左右。但是,大多數感染者的臨床癥狀一般都很輕微和短暫,像感冒或單核細胞增多症的感染癥狀,經過對症處理甚至未經治療,2至3周後可以恢復正常。因此,臨床上許多人不能肯定真正的急性感染期。

常見癥狀、體征的發生頻率(不同的研究統計數據有所偏差):發熱96%,肌痛54%,肝脾腫大14%,淋巴結腫大74%,頭痛 32%,鵝口瘡12%,咽喉炎70%,腹瀉32% ,神經系統癥狀12%,皮疹70%,噁心或嘔吐27% 。

急性感染期意味著一定量的病毒進入體循環中的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以及周圍淋巴結,病毒迅速複製和繁殖,病毒量急劇猛增,每毫升血漿中HIV RNA可達10萬至100萬拷貝(105~106拷貝/ml血漿),因此急性期在血清中可以發現相當高水平的HIV抗原。臨床上有不適的表現,抗體也不能被測及,隨即機體的免疫系統迅速產生相應的抗體,由於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在短短几個星期內,HIV RNA會降到1千至1萬左右(103~104拷貝/ml血漿),其降低程度與感染者的免疫能力有密切關係,一般在癥狀出現後的1~2周即可測及抗體。

基於這個規律,凡是可疑接觸HIV者有上述癥狀出現時即應到有關醫院傳染科就診並進行下列檢查:病毒載量測定;抗原測定;抗體測定。必要時做T淋巴細胞亞群:包括CD4和CD8淋巴細胞檢測,以供參考。急性期抗原存在於血清中是很短暫的,一般僅在二周到一個月內被檢出。因此,有癥狀後應該及時檢查,有的病人過了這段時間去檢查就可能檢測不到抗原;但感染後病毒載量是不可能檢測不到的,由於目前國內相關醫療機構具備這項檢測條件的不多,而且價格昂貴,建議有條件的都應檢測;同時,必須檢查抗體,藉此了解機體的反應,一旦抗體出現後就一直存在而不會消失,這是診斷HIV感染的根本依據。

由於HIV主要侵犯CD4細胞,因此有一部分人在病情一開始就會顯示CD4細胞明顯減少,而同時CD8細胞增加,醫生不僅要重視CD4細胞的數目,更應該注意CD4/CD8細胞數的比例,有時CD4細胞數可以在正常範圍,但CD8細胞明顯增加而導致CD4/CD8細胞數目的比例倒置,也提示有HIV的感染。隨著抗體的出現,病情穩定,病毒複製明顯減少,CD4細胞數可以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恢復到正常的範圍,CD4/CD8細胞數目的比例也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大多數急性感染者的CD4細胞數顯示正常。在急性感染期體內病毒滯留水平的高低直接預示了HIV感染者發展為AIDS的速度。

(2)無癥狀期

急性HIV感染後,絕大多數有一個較長的,但每個個體又極為不同長短的無癥狀期,多數病人從感染HIV-1到出現臨床癥狀或進一步發展為AIDS的無癥狀期大約是8-10年左右,有5%左右的HIV-1 感染者沒有任何臨床癥狀,而且能夠維持正常的免疫狀態達12年以上,稱之為感染HIV-1的長期生存者。

HIV在體內長期潛伏呈持續感染狀態,並逃避宿主免疫系統的清除,其機制主要包括: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細胞染色體內成為前病毒後,宿主細胞可以長期靜止,病毒基因組不被轉錄而處於潛伏狀態。臨床上無癥狀期的長短與感染病毒的數量、型別、感染途徑、機體免疫狀況的個體差異、營養條件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一般認為因受血途徑感染者此期較短(數個月至5年,平均2年),性途徑感染者較長(6~12年,平均8年)。

在無癥狀期,HIV在人體內一直維持著高度複製平衡狀態,也就是病毒每天大量的產生,但同時也大量的被清除,不斷的感染和殺傷T淋巴細胞,也不斷的突變來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擊;結果在HIV感染者身上會整體表現出:T淋巴細胞逐漸緩慢下降,有報道平均每年的下降數目為40~60/mm3。血中病毒量基本維持此低水平不變,為相對動態穩定平衡狀態,但這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靜止的狀態,而是HIV不斷產生即不斷被清除所得的動態平衡;這種快節奏高速率的動態過程,在大量的研究中已多次證實。遺傳基因快速的突變(3.4×105/bp/複製周期)。從發病機制的研究來看,這個階段是一個緩慢的CD4細胞的缺陷期, 這個緩慢的免疫功能損傷使病人潛伏著發生致命性感染的危機。

在無癥狀期,部分病人可出現持續性淋巴結腫大(PGL),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臨床上稱之為AIDS-related complex (縮寫ARC)。這些病人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病程,僅限於淋巴結腫大。也有些可以發展為AIDS。PGL的診斷標準是:除腹股溝部位外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直徑≥1厘米,無壓痛,無粘連;持續時間3個月以上;除外其他病因。同時這些無癥狀感染者是傳播HIV-1感染的最大來源。

(3) 艾滋病期

在長時間的無癥狀期或表現為ARC以後,病人可以出現不明原因的漸進性消瘦、乏力,繼而發生「機會性」感染,大多數表現為卡氏肺囊腫性肺炎或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這是大多數AIDS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未經治療者在進入此期後的平均生存期為12~18個月。大約有35%的AIDS或HIV-1感染者會出現卡波西氏肉瘤,它是一種紫色的斑塊,可出現於全身皮膚,但常見於四肢,亦可出現於口腔粘膜內,皮損附近的淋巴結亦可累及,局部皮膚損傷可發展為不易癒合的潰瘍或感染黴菌,偶爾這種斑塊亦可出現於內臟並擴散開來,但卡波西氏肉瘤並不構成HIV-1感染的死因,這類病人最後的直接死因仍是感染。還有少數的HIV-1感染者表現為淋巴肉瘤、黑色素瘤等其他惡性腫瘤。

2、HIV感染的三種臨床類型

(1) 典型進展者

在感染早期,其免疫功能未受損害,但在8~10年內免疫能力逐漸下降,最後發展成為艾滋病。

(2) 快速進展者

這個群體的CD4細胞計數在2~5年內迅速下降,抗HIV的抗體水平很低,而且該抗體中和HIV的能力也較差,也可能有增強抗體。快速進展者中最顯著的特徵是HIV感染後一直維持較高的病毒載量。

(3) 長期存活者(又稱長期不進展者)

這些感染者能維持健康狀態12年以上,並且CD4細胞計數維持正常。這些長期存活者在所有感染者中的比例一般在8~10%,目前最長已達17年。這些無癥狀者可在血友病患者、靜脈吸毒者、異性接觸者和新生兒中發現。長期存活者常常具有如下特徵:病毒載量低(血漿和PBMC)、HIV毒株是相對非致病性毒株、針對個體中現存HIV毒株的抗體不會加重感染、PBMC產生Ⅰ型細胞因子、CD8細胞抗病毒反應很強。

長期存活的相關因素包括:感染了複製能力較弱的減毒株(nef缺失);CD8細胞抗病毒反應很強;產生Th1型細胞因子(IL-2、IFN-γ、IL-12);可檢測到自身毒株的中和抗體;人體強壯;缺失一個CCR5的等位基因,CD4細胞上CCR5受體的表達降低,影響NSI毒株的播散。

3.艾滋病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較長,一般認為2~10年左右可以發展為艾滋病。HIV侵入人體後可份為四期。

(1) Ⅰ期急性感染

原發HIV感染後小部分病人可以出現發熱、全身不適、頭痛、厭食、噁心、肌痛、關節痛和淋巴結腫大,類似血清病的癥狀。此時血液中可檢出HIV及p24抗原。由於CD8T細胞升高導致CD4/CD8的比例倒置,同時可出現血小板減少。一般癥狀持續3~14d後自然消失。

(2) Ⅱ期無癥狀感染

本期可由原發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癥狀消失後延伸而來。臨床上沒有任何癥狀,但血清中能檢出HIV以及HIV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體,具有傳染性。此截斷可持續2~10年或更長。

(3) Ⅲ期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綜合征(PGL)

主要表現為除腹股溝淋巴結以外,全身其它部位兩處或兩處以上淋巴結腫大。其特點是淋巴結腫大直徑在1cm以上,質地柔韌,無壓痛,無粘連能自由活動。活檢為淋巴結反應性增生。一般持續腫大3個月以上,部分患者淋巴結腫大1年後逐步消散,亦由再次腫大者。

(4) Ⅳ期艾滋病

本期可出現5種表現:

體質性疾病,即發熱、乏力、不適、盜汗、厭食、體重下降,慢性腹瀉和易感冒等癥狀。除全身淋巴結腫大外,可有肝脾腫大。成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征(ARS)。

神經系統癥狀,出現頭痛、癲癇、進行性痴呆、下肢癱瘓等。

嚴重的臨床免疫缺陷,出現各種機會性病原體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蟲、弓形蟲、隱孢子蟲、隱球菌、念珠菌、結核桿菌、鳥分支杆菌、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EB病毒感染等。

因免疫缺陷而繼發腫瘤,如卡氏肉瘤、非霍奇金病等。

免疫缺陷並發的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間質性肺炎等。

附:美國CDC關於HIV感染的分類

以下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關於HIV感染的分類。目前美國CDC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HIV感染的臨床分類,分為三大類,每類根據CD4淋巴細胞計數和總淋巴數又可分為三級。

A類包括原發臨床HIV感染(即急性HIV感染)、無癥狀HIV感染和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綜合征。

B類為HIV相關細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臨床表現,包括繼發細菌性肺炎或腦膜炎、咽部或陰道念珠菌病,頸部腫瘤,口腔毛狀白斑,複發性帶狀皰疹,肺結核,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不能解釋的體質性疾病等。

C類包括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各種機會性病原體感染,因免疫缺陷而繼發腫瘤及並發的其它疾病。

根據CD4淋巴細胞和總淋巴細胞數的分級為:CD4淋巴細胞>0.5×109/L,總淋巴細胞數>2.0×109/L。CD4淋巴細胞為(0.2~0.49)×109/L,總淋巴細胞數為(1.0~1.9)×109/L。CD4淋巴細胞

來源:好大夫在線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檢驗醫學 的精彩文章:

輪狀病毒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種?
第二屆井岡輸血醫學論壇暨江西省第二次輸血醫學學術年會通知
當我們聽講座的時候,我們聽到了什麼?
國慶中秋期間,檢驗君「不打烊」
檢驗醫學工作中的一句話的精闢概括集錦(四)

TAG:檢驗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