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前期,蘇聯500萬軍隊戰敗,在最後憑藉什麼力挽狂瀾?
毛主席曾經說過一句話:武器非戰爭的決定因素,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心向背。這句哲理對任何一場戰爭都適用。比如蘇德戰爭就很好的檢驗了這句話是否正確。在蘇德戰爭前期,蘇聯軍隊被幹掉了500萬,但最後的結局是德國戰敗,這其中起主要的就是人。
1943年,德國生產了坦克1.2萬輛,而當時蘇聯生產的坦克數量是德國的兩倍。雖然蘇聯生產的坦克,在質量上,攻擊力上與德國相差甚遠,但是蘇聯命令起工人在做工上細化,還是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斯大林)
在德國人的眼裡,蘇聯就是打不死的小強。不管德軍打敗了多少蘇軍,蘇軍總是有後續補給。相關資料裡面顯示,在正常兵源不夠的情況下,斯大林採取了鐵腕政策,老人,未成年人,婦女 只要是人就可以拿起武器走上戰場與德軍開戰。所以在蘇德戰場上,蘇聯動用的人數達到4000萬,甚至比這還要多。
(蘇德戰爭)
蘇德之間的戰爭說明,能充分動用國家的一切資源來打仗,結果極有可能反敗為勝。之後的數據統計顯示蘇聯在二戰中去世了將近3000萬人。
當時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也是處於劣勢,但是當斯大林一召喚,全國人民積極響應,全民參戰,這是十分可怕的,也是蘇聯最後能勝利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說斯大林模式,在當時的戰爭時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還有一個原因,二戰是德國發起的,而對於資本主義世界而言,不希望任何一個國家的實力超過本國,尤其是美國一定會打壓這些想要強大的國家。所以當以美國為首的這些西方國家開會進攻德國時,德國最終戰敗。
(蘇德戰爭)
蘇德戰爭給我們啟示,每一場戰爭,如果一國的領導人有能力動用國內的一切力量來打這場戰役,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他是直系軍閥首領,雖名聲不好,但是日本人向他伸來橄欖枝,他破口大罵
※他雖然只是張學良的保鏢,但戰功卻遠在張學良之上,任國民黨陸軍上將
※紅軍中一員猛將,因為槍法出神而被毛主席召見,曾是唐繼堯的保鏢
※開國少將17歲加入共產黨,為黨奮鬥80餘年,2017年6月去世享年100歲
※他是棄城運財逃跑的不抵抗將軍,卻寧死沒做漢奸,拉起部隊打鬼子
TAG:黑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