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時他是黨的最高領導人,在這次會上他公開支持了毛主席,明確方向

當時他是黨的最高領導人,在這次會上他公開支持了毛主席,明確方向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1927年,這是一個我們應該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起中共黨史軍史上重要的事件——秋收起義,到今天整整九十年了。秋收起義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毛主席率領的第一支工農軍隊隨之正式創建,同時我們黨的第一面旗幟也正式誕生,是保存信仰火種、播撒信仰火種的一次重要行動。同時,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瑞金中央蘇區、長征等革命實踐是我們黨在危險境地中保存革命實力、以星星之火醞釀燎原的重要轉折。今天起,我們將一起聆聽歷史的腳步,回顧那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

上一篇說到紅軍駐紮在千里縱橫的深山窮谷之中,到底往什麼方向,北上或者西進,成為擺在毛主席等中央領導面前的頭等大事。紅四方面軍的張國燾主張西進,但這個看法和中央的不太一致。

聽完李先念的彙報,毛澤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他說:全國抗日高潮正在到來,整個形勢對我們很有利。「今後一、四方面軍的行動方針,就是北上抗日,建立川陝甘革命根據地,促進全國抗日高潮的發展。」

6月18日,張聞天、朱德、毛澤東、周恩來再次致電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強調指出:「目前形勢須集中兵力首先突破平武,以為向北轉移樞紐。其已過理番的部隊,速經馬塘繞攻松潘,力求得手」。否則,兩個方面軍「如此大部隊經阿壩與草原游牧區域入甘、青,將遇絕大困難,甚至不可能」。南下向川康邊之雅安、名山、邛崍、大邑等地發展,「即一時得手,亦少繼進前途。因此,力攻平武、松潘是此時主要一著」,希望張國燾等人「即下決心為要」。

但張國燾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變,於第二天,6月19日,與陳昌浩再次致電中央,稱平武地形不利紅軍進攻,只同意打松潘。同時提出一個新的作戰計劃,要求一、四方面軍分頭行動,「一方面軍南打大炮山,北取阿壩,以一部向西康發展;四方面軍北打松潘,東扣岷江,南掠天(全)蘆(山)灌(縣)邛(崍)大(邑)名(山)」,並說:「日前給養困難,除此似別無良策。」

雙方電報來往不斷,意見卻南轅北轍。毛澤東等人剖析利害,苦口婆心,但張國燾卻不為所動,雙方意見根本無法統一。兩軍剛剛會師,分歧就如此之大,這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而戰略方針牽動全局,部隊行動不容拖延,必須儘快確定方針,必須儘快化解分歧。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張聞天等人商議後,決定在兩河口召開政治局會議,具體討論、決定紅軍會師後的戰略方針。

6月20日,張聞天、朱德、毛澤東、周恩來致電張國燾,指出:「從整個戰略形勢著想,如從胡宗南或田頌堯防線突破任何一點,均較西移作戰為有利」,「如認為絕無辦法,則需暫時拋棄川陝甘方針,改變為向川西南發展,請你再過細考慮」。

為了統一認識,開好即將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經與毛澤東等人商議,張聞天在到達兩河口後於6月24日撰寫了《奪取松潘,赤化川陝甘》的文章,發表在當天出版的《前進報》上。在文章中,張聞天指出,兩大紅軍主力會師,已經造成了「實現我們在川陝甘建立新的蘇區根據地的戰略方針的可能」。而松潘、理番、懋功等地,地形不利作戰,經濟落後,物資給養補給非常困難,國民黨軍正想將紅軍首先壓縮在這一地區,然後逐漸壓縮至西康、青海邊緣地區,因而在此停留或西進西康、青海,正符合蔣介石的封鎖政策,對紅軍極為不利。因此,紅軍應該立即北進,集中全部力量,首先奪取松潘,突破國民黨軍的北部防線,使紅軍轉入川陝甘的廣大地區,尋求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而「奪取松潘和控制松潘以北地區,消滅胡宗南的部隊,目前成為整個野戰軍與四方面軍創立川陝甘新蘇區的最重要的關鍵,也是目前我們紅軍的緊急任務」。

張聞天並針對張國燾的錯誤主張,闡述了紅軍的作戰原則,不點名地批評了「避免戰爭」的「逃跑主義傾向」,指出:「川陝甘三省是一塊很廣大的地區。在取得松潘之後,我們或將首先取得甘肅東南或川北一部分地區。到底在川陝甘哪一地區開始創立根據地,就決定於當時的敵情與我們同敵人作戰的勝利及勝利的大小」。他強調,「如果在目前情況下,我們仍然以到達一定地區為我們行動的中心,實際上就是要避免戰爭,放棄建立新的蘇區根據地任務,而變為無止境的逃跑」,「必須同這種逃跑主義的傾向做堅決的鬥爭」。

張聞天是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因此他的話具有明確的信號,是贊成毛主席的北上路線。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自由打賞1元或轉發1次!謝謝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春筆記 的精彩文章:

中央紅軍萬里長征,攻堅克難摧強敵,毛主席運籌帷幄兵臨川陝謀大計
紅軍大軍駐紮在縱橫千里的深山窮谷,北上還是西進?何去何從難抉擇
兩大紅軍合流十萬雄兵,當此抗日危難之際,蔣介石「何梅協定」賣國!

TAG:陳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