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代名瓷之最強定窯瓷器!

宋代名瓷之最強定窯瓷器!

宋代是中國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古代窯址遍及全國各地,各地瓷窯為滿足各階級人們的生活需要,燒制出了豐富多彩的品種。陶瓷造型豐富,或均勻秀美,或輕盈俏麗,民間製品樸實耐用,紋飾題材多樣,花卉是其裝飾的主要內容,山水紋是其常見題材,民間瓷器則具有主題突出,構圖完整,自由奔放和簡練豪放的特色。

宋代經濟發展,帶動了陶瓷生產的市場競爭,促進了制陶工藝的創新,湧現了一批名瓷名窯,其產品使其他瓷窯競相仿製,形成了一些產品工藝,釉色,造型與裝飾近的瓷窯體系。「定,汝,哥,官,鈞」作為宋代五大名窯揚名四海。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欄目報名諮詢||一三一四二零二二零五五||定窯是以產白瓷而馳名。定窯瓷器多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醬釉,褐釉,綠釉等品種。宋代白釉顏色偏黃,唐代定窯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線轉折變化的積釉處,常呈現較明顯的青白色。這是區別唐宋定窯白瓷的重要依據。

宋代定窯生產規模宏大,主要產品有碗、洗、碟、盞、壺、盒、爐、瓶、罐、枕等等。其胎質白凈,胎體輕薄,釉質透明,製做工藝精湛,造型精巧,瓷質瑩潤,風格古樸高雅,有『定窯花瓷歐顏色天下白』的美譽。

北宋 定窯劃花八棱大盌

鑒賞要點:胎質細膩,八瓣花式,器形豐腴端莊,弧壁深腹,寬口內傾,下腹斜收。稜角含蓄,器身隨沿起伏。盌內刻牡丹綻放,刀法利落寫意,篦劃筋脈,雅緻入微。下綴葉片拱花招展,彷佛隨風搖曳。線條流麗,寥寥數筆,靈動生趣。內壁八瓣,均自刻劃折枝蓮紋,意態略異,花兒委婉,荷葉得體,簡潔清雅。平底規整沉實,無意修胎巧留痕,猶如一鉤新月掛蒼空。通體罩釉獨芒口,舊鑲銅扣。器面瑩亮柔潤,色呈牙白悅目脫俗,聚處若淚痕而色略深,久歷千年風霜,朴淳如昔。

宋代定窯白釉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所謂的 「淚痕」。這石是上釉過程中,釉漿流淌的痕迹,「淚痕」厚處有明顯的偏黃色。無論正燒,還是復燒,「淚痕」流向均是自上向下流淌。這是鑒定定窯瓷器尤其要仔細觀察的重要特徵。醬釉,褐釉,黑釉,綠釉等品種,在定窯瓷器中占的比例不大,完整的傳世品更是稀少,故收藏價值較高。定窯顏色釉品種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系白釉,即與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樣,只是外罩色釉不同。這就是紫定,黑定,綠定與其他窯口區別的重要標誌。

宋 定窯醬釉缽

鑒賞要點:此缽斂口,肥腹,圈足。定窯是宋代北方著名的瓷窯,此時宋人只知有定窯而已不知有邢窯了。可列入定窯系的除曲陽澗磁村的定窯外,多在山西境內。定窯除了白瓷為主之外,兼燒醬釉、黑釉等釉色,而醬釉被稱為紫定,醬釉與黑釉著色均為氧化鐵成分,推測與當時的審美風尚有關。醬釉鮮見於世,壹旦露面必定成為藏家爭相購買的對象。此缽式洗內外施醬釉,內釉光可鑒人,確有珍珠牡蠣般的光感。通體素麵無工,只用線條勾勒出靈動的器型,是為儉。 底露胎,可見其胎質十分堅密精細,胎薄而顯輕,胎色白凈而略顯微黃。氣韻沈靜安然,如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乃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是為敬。

宋代定窯白瓷燒制工藝水平很高,瓷土篩選精細,燒成的瓷胎細密堅緻,體輕薄,釉色白中泛黃,呈牙白色;釉處有流釉,和流淌的淚痕相似,是宋代定窯的特徵。另外一個特徵是宋代定窯口沿多不施釉,古董行內人士稱為芒口。為了掩飾這種缺陷,芒口處往往鑲上金銀或銅邊。宋代定窯瓷器主要裝飾技法為刻花,劃花或印花。尤其以印花工藝最為精美。刻花和劃花圖紋流暢,見蓮花,牡丹,萱草,鴛鴦等紋飾。近現代民間多有仿製宋代定窯瓷,仿品和真品相比,其胎體比真品厚。刻花,劃花刀法不如真品犀利流暢,仿品印花紋飾多不清楚。

北宋 定窯紫金釉劃花白覆輪葵口碟

鑒賞要點:碟口外撇呈五瓣葵花狀,腹部漸斂,近底處呈折角狀。整器施紫金釉。此盤造型規整,是宋代北方地區常見的器形。其釉色勻凈,折角線清晰,堪稱定窯瓷器中的精品。

宋代定窯以燒白釉瓷器為主,而醬釉器和黑釉器的數量則較少。醬釉器又稱作「紫定」,黑釉器又稱作「黑定」。此盤因釉色較淺,釉面泛黃色,所以這種醬釉器又稱作「紫金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精品區 的精彩文章:

收藏口訣,讓你收藏有套路
故宮博物院藏瓷器圖冊教你辨認瓷器
中國陶瓷文化常見行話——古瓷器典型特徵
瓷器底款你以為可以隨便蓋?裡面大有文章
文人之愛之書房用具賞析

TAG:古玩精品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