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你是忠臣,敞開了說;此人說了,遭受酷刑幾喪命

皇帝:你是忠臣,敞開了說;此人說了,遭受酷刑幾喪命

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不一定!歷史上,被皇帝欺騙、戲弄的臣子不在少數,明朝嘉靖年間的楊名就是一個極其典型的例子。

楊名,字實卿,號芳洲,生於1505年,四川遂寧人。楊名自幼聰慧,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四川鄉試第一名,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探花,授翰林編修。年紀輕輕得到如此功名,楊名著實不簡單。步入宮廷不久,伯母去世,楊名回鄉守喪,期滿後重回宮廷,隨即遭受牢獄之災。

楊名離職的這幾年,天象異常,接連出現彗星,有人認為這是時政有失之徵。嘉靖十一年(1532年)八月初四夜,彗星再次出現,朝野唏噓,連世宗本人都坐不住了,「彗星三見,妖必有由」,於是詔令群臣上疏直言,「禮部以彗星屢見,請敕百官自十四日……各條列時政得失以聞上」(《明世宗實錄》)。

世宗雖然年紀不大,但極有個性,也很有主意,讓群臣上疏直言,不過是一場政治秀,以堵住悠悠之口。說話是一門藝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需要自己拿捏,如果分寸把握不好,不小心插了皇帝的肺管子,小命難保。

上疏者很多,要麼勸世宗賑濟災民,要麼勸世宗鎮壓盜匪,要麼勸世宗注重農業生產,要麼勸世宗加強軍事防禦,都是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按照次序輪到楊名的時候,已經到了十月。十月初四,楊名「應詔上書,言帝喜怒失中,用舍不當。語切直,帝銜之,而答旨稱其納忠,令無隱」(《明史·楊名傳》)。

楊名的意思是說,世宗喜怒無常,凡事由著自己性子。直言皇帝的過失,楊名的膽子真不小!世宗心裡討厭楊名,卻又擺出一副聖君的姿態,說你是大大的忠臣,忠臣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喜怒失中,用舍不合民情者,宜明言之」(《明世宗實錄》)。世宗的意思很明白,楊名你有話大膽說,敞開了說。

有世宗這句話墊底,楊名很感動,認為自己遇到了唐太宗似的明主,遂經過充分準備,於十月初十再次上疏,「吏部諸曹之首,尚書百官之表,而汪鋐小人之尤也。武定侯郭勛奸回險譎,太常卿陳道瀛、金贇仁粗鄙酣淫。數人者,群情皆曰不當用,而陛下用之,是聖心之偏於喜也。……真人邵元節猥以末術,過蒙采聽。……凡此聖心之少有所偏者,故臣敢抒其狂愚」(《明史·楊名傳》)。

奏疏中提到了五個人,汪鋐、郭勛、陳道瀛、金贇仁和邵元節。前四者,全都是世宗的親信密友,身居高位,卻作惡多端,皆為政治寄生蟲中的小人。有這些人佔據廟堂,大明政治能不黑暗腐敗嗎?弦外之音,世宗用人不當,忠奸不分,糊塗透頂。楊名的話,猶如幾把刀子,刀刀扎進世宗的心窩。

五人中的邵元節,那可是世宗崇信道教之路上的引路者和大紅人,說他的不是,世宗比死了親爹還難過。其實,邵元節作為一介道人,本無傷政治,但因為他的存在,招惹了諸多政治蒼蠅,搞得烏煙瘴氣,楊名這才有話要說。

楊名寫過兩首詩,如《嵩公別業》中的「入定忽然瞻法相,悟真久已超緇流」,《游雲台宿長潭有感》中的「從今細問刀圭訣,飛入蓬萊補納衣」。緇流和納衣,分別指僧徒和僧衣。不難看出,楊名信佛,與邵元節、世宗在信仰上格格不入,行同水火。把邵元節與四個小人相提並論,楊名真是豁出去了。

敢向皇帝叫板,敢蔑視皇權!這下,世宗再也忍不住了,當即變臉,下令嚴懲楊名,「疏入,帝震怒,即執下詔獄拷訊」(《明史·楊名傳》)。

明朝的刑罰很嚴酷,在刑具下喪命的臣工不勝枚舉。世宗拷訊楊名,用意有二。其一,狠狠地教訓楊名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人;其二,找出楊名的後台和幕後指使者。楊名倒是條硬漢,「數瀕於死,無所承」(《明史·楊名傳》),好漢做事好漢當,與他人沒有半毛錢關係,打死也不承認有同黨。期間,程文德、黃宗明、黃直等人因為設法營救楊名,均被世宗下獄問罪。

楊名雖然沒有死在獄中,但餘下的日子也不好過,「特詔謫名戍,編伍瞿塘衛。明年釋還。屢薦終不復召」(《明史·楊名傳》)。功名沒了,官職沒了,楊名帶著一身傷痕去了今重慶奉節縣東的瞿塘峽,做了一名普通士卒,儘管一年後被赦免,儘管有很多人為楊名說好話,但世宗鐵了心,永不起用。

返回家鄉的楊名,在寂寞中度日。他本想,等世宗死了,換了新帝,他就有出頭之日了,但世宗活得很長,在位時間也很長。苦等了二十多年,楊名沒能熬過世宗,加之父母病故給他帶來的打擊,最終發病而死,享年約五十歲。

明朝的士大夫大多頗有骨氣,敢於犯顏直諫,敢於為民請命,這其中有其正義感驅使,也有邀名之嫌。楊名,兩個因素皆占,名氣是有了,但代價太大。不可否認,楊名是個好官,能明辨忠奸,能入木三分,卻不能洞悉世宗的真實想法,不能游刃於驚險的政治漩渦,在政治上極不圓滑老練,乃至栽了跟頭。(劉秉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