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TCL的未來會是一家半導體企業?

TCL的未來會是一家半導體企業?

說到TCL,大多數人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對於其智能手機業務卻是少有耳聞。

但是不可否認,TCL智能手機依舊是國內市場的一朵奇葩,在國內無論是品牌宣傳還是產品銷售都鮮少見其蹤影的TCL,在2015年成為全球第五大手機廠商,年出貨量更是高達8000萬台。

也正是這樣一家公司,其隕落速度更是遠超聯想手機,在2016年宣布退市,2017年10月9日,更是宣布擬向紫光集團有限公司、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戰略投資者轉讓其所持有的TCL通訊科技合計近6.27億股股份,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9%。

是什麼促使TCL在短短的兩年之內出售通訊業務?在出售手機業務之後,TCL的未來又在哪裡呢?這一切都要從近兩年TCL的發展軌跡來看。


外強中乾的TCL通訊

為什麼說TCL智能手機是一朵奇葩呢?

資料顯示,TCL於1999年進入手機領域,是最早進入手機產業的本土廠商之一。

2001年,TCL推出寶石手機,在手機上妝點寶石,擊中了中國用戶的喜好,這一策略曾讓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也奠定了TCL手機在國內手機行業的領先地位。

2004年,TCL通信操盤人萬明堅推動公司國際化,併購了阿爾卡特的手機,但這一收購把公司拖入虧損深淵,導致公司手機業務多年不振。

此後,TCL手機業務主要方向轉向接海外電信運營商的手機訂單,營收和利潤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2015年,TCL手機出貨量高達8000萬台,營收為286億港元,凈利潤高達10億港元。

但業績靚麗的背後卻充滿了隱憂,這就要從TCL通訊的業務構成說起。

TCL的未來會是一家半導體企業?

可以說,TCL通訊的業務主要呈現兩個特點:

首先是國外手機業務明顯強於國內手機業務,最為明顯的情況就是國內幾乎難以看到TCL手機,而國外出貨量巨大。

據了解,TCL通訊旗下主要有TCL和阿爾卡特兩大手機品牌,從近幾年產品全年出貨量來看,海外市場佔比超過90%,主要是以阿爾卡特品牌為主,TCL佔據較少,後者大部分面向份額較少的國內市場。

數據顯示,2014年TCL通訊在墨西哥、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等地區手機銷量排名第一,拉美市場整體排名第二。2015年,TCL全球銷量為8355萬台,其中海外銷量7422萬台,佔總銷量的88.83%。

這種情況到了2016年更加明顯。

據了解,2016年第一季度,TCL通訊海外手機銷量為1609.3萬台,同比增長19.8%,國內手機銷量只有區區111.7萬台,同比大幅下滑53.5%。

另一方面,TCL通訊還呈現功能手機出貨遠高於智能手機,低端手機出貨過高的情況。

具體來看,2016年上半年,TCL終端銷量3316萬部,同比下降4.8%,而廉價的低端功能機銷量則上升至1600萬台,這在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幾乎是難以想像,也是逆潮流而行的一件事。同時,2015年一整年,TCL通訊僅在中國內地賣出了210萬台600塊以下的千元機。以低端市場為主的品牌定位,已經對TCL通訊的品牌價值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害。


TCL通訊難以走出低迷

這種對於TCL的損害最直觀的反映就是在業績方面。

三年前,當TCL跨過千億收入門檻,外界以為將就此契機飛速發展時,然而直到今年集團營收仍在該區間徘徊,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TCL通訊的拖累。

在TCL最近公布的年中報中顯示,在TCL集團的六大子業務中,TCL通訊是唯一一個營收出現下滑的業務。

TCL的未來會是一家半導體企業?

從上圖中,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TCL多媒體電子還是傳統的家電,TCL都出現了增長,而TCL通訊則出現了顯著的下滑。

這種下滑的內在原因就是TCL通訊業務分布偏向於國外和中低端市場造成的,可以說,TCL每賣出一台中低端手機,都是在虧錢。

進一步的詳細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TCL 通訊科技實現通訊設備及其他產品銷量合計2116.9萬台,同比下降 36.2%;實現銷售收入68.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26.1%;虧損8.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71億元人民幣。

對於業績持續下滑的原因,TCL通訊表示,是受到海外手機市場低迷態勢的延續,及內部組織及業務重組的階段性影響。

但是其更深層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首先,TCL通信將業務重點放在海外市場,對國內市場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在蘋果、三星等國際大廠都無法忽視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要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特定機型和功能情況下,TCL通訊還反其道而行,不可謂不失敗。

其次,過分關注中低端市場。通過之前的數據,我們能夠看到TCL通訊主要銷售的是中低端手機,甚至是價格在600元以下的手機,這些手機在某些特定市場或許能夠獲得市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大多數的廠商不會關注這一市場,即便是千元機市場,這一在國內之前比較火熱的市場,也在近兩年漸漸熄火。

有一種觀點指出,TCL通訊之所以能夠在2015年獲得全球第五的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推出的中低端手機在這時候收割了由於諾基亞等廠商先後推出的低端市場,填補了市場空白,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換代,這一策略絕非長久之計。

第三,TCL難以再戰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其實TCL也並非沒有考慮重返中國手機市場並擺脫中低端手機的形象。為此,TCL通訊先後採取了多項舉措,包括挖來前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CMO楊柘,在品牌理念、產品組合上做出大幅調整,確定「Tout Comme La Vie宛如生活」的品牌理念,並實施精品戰略,分別針對T務實、C年輕、L時尚、V商務等四大不同消費群體推出差異化產品。甚至是通過收購黑莓來進軍中高端市場,但是TCL的痼疾和中低端的形象要遠比小米要深。

所以,在TCL集團看來,雖然公司正積極推進戰略調整、業務重組及組織優化,但受海外手機市場低迷態勢延續、及內部組織及業務重組的影響,TCL通訊科技仍未走出業績低迷態勢。


退一步海闊天空

那麼TCL又是如何考慮調整手機業務的呢?到目前位置,TCL主要採取了私有化和引入外部投資人兩種措施。

首先,2016年6月,TCL通訊以7.5港元/股,宣布從港交所私有化退市,並於當年9月底徹底退出港股市場。

對於私有化,TCL通訊給出的官方理由是:為了促進公司長遠發展,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進一步優化公司的整體產業布局。

不過,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認為,TCL通訊私有化和許多大陸赴港上市企業私有化原因如出一轍,都是由於港股市盈率偏低,股價被嚴重低估。

其次就是本次出售公司 49%的股權,一方面可以引入具備產業背景和業務資源的外部投資人,有利於TCL通訊科技的股權結構優化,並推動公司加速轉型;另一方面也可將降低TCL集團持有 TCL 通訊科技的股權比例,有利於減少TCL集團股東分佔的虧損。

儘管對TCL通訊部分股權進行了轉讓,但這並不意味著TCL集團將就此放棄通訊業務。

可以說TCL手機業務是TCL集團必須加強並且無法輕視與割捨的板塊。

12年前,面對併購湯姆遜家電與阿爾卡特手機業務連續出現5年巨額虧損所產生的巨大壓力,李東生賣掉了當時蒸蒸日上的國際電工業務以及PC業務,但卻始終沒有放棄對手機市場的堅守。

在私有化之前的一年中,TCL集團先後11次出手回購TCL通訊股份。

實際上,今年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上,TCL集團掌門人李東生表示自己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逐漸轉移到通訊業務上,並會親自和有關部門探討通訊業務的發展規劃,爭取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9月下旬,李東生辭去TCL多媒體董事長,辭職原因也談及會將精力部分移至通訊業務。


華星光電——TCL的未來

與通訊業務的萎靡相比,目前擺在TCL集團面前更大的問題,恐怕是營收如何更進一步。

自2014年開始,TCL集團即突破了千億營收,成為與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家電企業一掰手腕的公司,然而三年過去,集團營收雖連年增長,但至今仍未突破1100億元大關。

要知道,TCL集團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集團,除了手機業務外,TCL的彩電業務、生活家電業務表現平穩,旗下的液晶面板業務華星光電受益於近年液晶面板高景氣度,利潤快速增長,成為TCL集團的主要盈利來源。

TCL的未來會是一家半導體企業?

2017年上半年,TCL集團實現營業收入 522 億元,同比增長7.93%,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11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19億元,同比增長599.1%。TCL集團在財報中解釋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的原因稱液晶面板行業高景氣度延續,華星光電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2017年上半年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135.4億元,同比增長49.2%,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54.8億元,同比增長149.7%。

華星光電一直是TCL集團的重要利潤來源。資料顯示,華星光電在全球電視面板市場的佔有率排名第五,在中國大陸電視液晶面板廠商中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2016年為TCL貢獻了半數的利潤:華星光電2016年,華星光電實現營收223億元,實現凈利23.1億元。

近年來,華星光電也持續投入重金,以擴大面板的產能。在當前建設的產線中,G11項目和武漢的柔性屏產線最受關注,其中,G11項目預計在明年開始投產,主打大尺寸屏幕,將會在彩電屏上有很大的產能增量。而柔性AMOLED生產線預計2019年投產,2020年上半年量產,預計滿產後月產能達到4.5萬片玻璃基板。

李東生曾經表示,三星一直是TCL學習的標杆。近10年前,TCL以三星為榜樣,按垂直整合型企業進行戰略布局,標誌性舉措就是成立華星光電,投資245億元巨資進軍上游面板業務。接著,TCL又參股Mlogic等兩家晶元設計公司。

在今年年初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李東生在《關於對半導體顯示/晶元產業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議》中就指出,半導體晶元和半導體顯示產業是提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最重要的基礎,建議國家採取切實有效的綜合措施支持這些產業的發展。

TCL的未來會是一家半導體企業?

半導體——TCL不得不做的行業

為何李東生尤其重視上游半導體業務呢?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一個蓬勃崛起的力量,正在從跟隨者變成領先者,但是在資本和技術密集的核心基礎產業方面,中國企業還是需要繼續努力。」李東生曾表示。

半導體晶元和顯示產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技術、資金最密集的領域,在過去幾年,中國的半導體晶元和顯示產業的競爭力和規模正在快速趕上國際領先水平。但相對而言,這兩個產業的資金投入規模都十分巨大,比如兩個產業的單個項目總投資均超過500億元人民幣,其中資本金約佔50%。

我國過去長期處於「缺芯少屏」的困境中,所有中國無法自主生產的東西,價格都不由中國人說了算。以彩電屏幕為例,2007年,一台彩電60%以上的成本,都是面板的成本,而當時中國彩電企業需要的面板幾乎全靠進口,大頭全由外國企業賺走,這是中國彩電產業鏈條不完整的表現。

2009年,繼京東方、夏普、LGD、三星等企業相繼宣布在中國大陸布局液晶面板生產線之後,TCL亦進入了這一燒錢的領域。

2014年,華星光電投資成立了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參與的股東還有天馬微電子,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這個項目已初具規模,在科學城大概有10多萬平米的建築,還有配套的潔凈設備,到今年6月份可以實施運作。

2015年,TCL還投資了一家做印刷顯示設備的美國公司。

此外,TCL還試水晶元產業。TCL自2013年起已經參股了兩家晶元企業,分別是敦泰電子與另一家美資晶元廠商晶晨半導體。

2014年,TCL拋出了57億元定向增發計劃,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包括擁有展訊和銳迪科兩家通訊晶元公司的紫光通訊,旨在加強產業鏈上的合作。

不僅如此,TCL還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到供應量的上游,去年2月份,TCL宣布與與紫光集團設立百億產業併購基金,重點瞄準產業上下游及相關產業、TMT、工業4.0、中國製造2025及互聯網+等領域。

緊接著的5月19日,TCL集團又與湖北省長江引導基金、湖北科投宣布共同組建一隻百億規模的產業併購基金,重點投資於TMT、工業4.0、「中國製造2025」以及「互聯網+」等領域,特別是光電子信息行業的直接投資、併購等。


總結

目前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可謂是異常紅火,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崛起,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TCL作為一家傳統的電子產業公司,一直從事於家電、智能手機方面的業務,雖然說是駕輕就熟,但是想要在競爭如此激勵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分一杯羹卻是難上加難。

即便如此,應當明白的是,很多關鍵的電子元器件,中國並沒有完全的自給自足的能力,很多元器件都依賴國外進口,可以說,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從消費者身上賺到了錢,而外國的元器件廠商從中國智能手機廠商身上賺到了錢,歸根結底,都是流向了元器件廠商。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TCL出售通訊業務的股份只是在在斷臂求生,更好的進行公司的結構優化和調整,甚至是拋棄拖累整個集團的業務。

但是這不失為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既然很難在智能手機市場賺到錢,那就轉換思路,利用多年積累下來的技術優勢,打入供應鏈的上游,深入到半導體領域。

畢竟,無論是電視機也好,洗衣機也罷,還是智能手機,都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元器件。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TCL的斷臂之舉也許在將來會造就另一個三星!

文/半導體行業觀察 劉燚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428期內容,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時代,數據中心需要新型內存
Intel的量子計算計劃曝光
「芯」戰爭,人工智慧晶元研發攻略
新冒出來的Efinix會革掉FPGA的命么?
富士通出售晶圓廠,日本半導體怎麼啦?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