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僧侶的姿態》獲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人物類一等獎

《僧侶的姿態》獲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人物類一等獎

《僧侶的姿態》攝影:丁祖和

2017美國《國家地理》

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人物類一等獎

這是一群疲憊的乘客

一位出家人卓而不群的身影

無心彰顯佛門「四大威儀」中

「坐如鐘」的莊嚴魅力

其無聲說法的僧伽之美

讓我們深受感染

遙想當年馬勝比丘無聲的威儀

度化舍利弗尊者

是何等的殊勝而親切

眾生無盡的煩惱生死流中

這一襲僧衣

乃是如來使者悲心不舍的

眾生希望

做為佛陀的弟子

做為任何場合都穿著僧裝的出家人

威儀教相、舉止動態真的太美好了!

向莊嚴偉岸的僧

——致敬!

守培法師:僧寶論

嘗聞:驪龍頷下有珠焉,雨一切財物,凡有求者,悉皆如意,故名如意寶。其餘世間珠玉,雖有寶名,實玩物而已,未足稱寶也。佛法中有僧焉,演一切法音,凡有求者,無不離苦得樂,故名僧寶。其外一切人等,雖知佛法,不能如佛而行,未足稱寶也。

或問曰:佛法為世間之尊,故名為寶,僧猶常人也,且有不如常人者,何得偕佛法並立而稱三寶耶?縱有高上之士,精通佛法,隨機設化,滿眾生願,而名為寶。其中下緇流,不解佛理,等若啞羊,焉能稱寶耶?

答:凡舍俗出家,剃髮染衣,具足僧儀者,皆稱僧寶。何以故?佛法利生,不但口說,有以身行而作佛事者。如一泛常之僧,不解說法,即以身形能破世人一切煩惱,得清涼自在。

夫世人之煩惱者,無非不滿其意,如無妻者,見他人嬌妻美妾,夫唱婦隨,自不如彼,心生熱惱。若見僧人,遠離妻妾,心常泰然,熱惱心息,清涼自得矣。

又如窮夫,見富者,金玉滿堂,錦衣盈箱,自不能得,心生熱惱。若見僧人,逃名避利,樂道安貧,煩惱心息,清涼自得矣。

又如無子者,見他人子孫昌盛,繞膝承歡,自不能得,心生熱惱。若見僧人,拋別子孫,以道相傳,延綿不絕,煩惱心息,清涼自得矣。

又如卑賤之人,見豪貴者,祿位高增,威令人民,自不能得,心生熱惱。若見僧人,以道自貴,與世無爭,煩惱心息,清涼自得矣。

世人之煩惱,多從妻財子祿而來,此四為世人之最好,有一不如,懷恨終生。唯僧人能舍妻財子祿,為求妻財子祿者作一對治,猶如無上清涼散,凡有服者,無不清涼自在也。

即此一端,足堪為寶,況宏揚佛法,植出世善因,得無上菩提者,能不為無上至寶者乎?惜世人不識僧寶,反將醍醐為毒藥,奈如何耶?

佛曰:僧為世人之福田。宋仁宗曰:世間最貴者,莫如舍俗出家,良有以也。僧伽入中國,二千年來,化熱惱而作清涼,舍迷途而登覺岸者,不可以數計。

今人謂僧人曰:當服俗人之服,事俗人之事,否則,不合進化潮流。嗚呼悲哉!僧人從來不隨流俗,所以能化流俗也。今欲隨順潮流,反為流俗所化矣。何自生顛倒而如此耶?

或問曰:嘗問濟世者,無衣與之衣,無食與之食,進化事業,滿足人心。今之僧者,不耕不織,寄生於人,與世有損而無益,何足為貴哉!

答:益世者,有二:一益身,二益心。益心者貴,益身者賤,所以農工不如仕師也。若以衣食而稱益世者,耕田織布之農夫工人,皆為益世之者,世人衣食皆仰給於彼故。而安邦定國之文丞武士,皆為損世之人,寄衣食於人故。豈知人不知物理,所以常起貪瞋之心。知物理者,常起知足之想。知足者樂,貪瞋者苦。今之言進化者,無非瞋故貪新,愈趨愈苦。若無知足者,感化人心,節制貪慾,世必悖亂,民不聊生,雖有農工,焉能安居樂業哉?如是益心勝於益身大矣!

古之君子謀道不謀食,今之君子謀食不謀道,所以只求衣食進化,不求道理進化也。化學者,雖知猿進化而為人,實不知退化而為猿也。進化退化,非由求得,乃因業感也。人心善,不求進而自進。人心惡,不求退而自退。今人舍道德尚機巧,而求進化,如此求進,不啻殺羽翼而欲高飛,愈進愈退也。

貪者,以為今日之衣食,如是之美麗,住處如是之新鮮,皆由進化而成也。而不知近日人身,如是之小,壽命如是之短,世界如此之惡劣,亦由進化而成也。古之草衣木食,而人民樂以忘憂。今日衣輕食肥,而人民苦不盡言,其何故耶?須知知足之心不可無,進化(貪慾增勝)之心不可有。

是故僧人,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感貪夫之心,起知足之想,保真靈而綿延人道,消惡業而培植善因,其益世之道,孰有過於此哉?

夫今人之思潮,欲造極機巧,極華美之物,以滿足人之慾望。斯者,可謂有益於社會,是為特色之國民。其不知所造之物有限,人心之貪無窮,誰不欲富有四海耶?誰不欲貴極一切耶?任爾有極大之神通,造無窮華美之國土,使世間人個個為王,各遂其欲。若人不知節制貪慾,常存不足之想,安能無并吞之患乎?可知進化之道,是縱人之貪,促世之亂,非但無益於世,害世之甚,莫過於彼。

夫貪求是世界亂原也。知足是治世之良方也。節制資本平均地權,是故凡夫之心,只可以奪,不可以與。只可以約,不可以縱。所以吾佛大約其心,大奪其心,舍國城妻子,為出苦海之導師。

今人不能約心奪心,出離苦海,而反鄙約心奪心之士為消耗份子,為人民蛀蟲。嗚呼悲哉!時人不識僧寶,而謂僧寶是消耗份子,是人民蛀蟲。而僧寶終是僧寶,而不因彼不知變為消耗份子、人民蛀蟲。猶如不識如意珠者,而謂如意珠是瓦礫,是怪物,而如意珠終是如意珠,而不因彼不知變為瓦礫與怪物。

世人不識僧寶,無妨於僧寶也。惟僧者自不知寶。而欲隨順潮流,違背僧寶,更其衣,易其事。如如意珠不雨財務,而雨瓦礫與怪物,則僧寶壽命盡矣!經云:佛如獅王,一切惡獸不敢害,惟獅子身中蟲,能食獅子肉。

為僧者,當謹遵佛制,莫隨順俗情,重僧寶之名義,防世人之譏嫌,處處以利生為己任,時時以濟世為本懷,庶不愧與佛法並立,同名曰寶。我等為僧者,當自勉旃!

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詔譯

最後身菩薩,如是示現處王宮已,然後出家。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示現出家。何等為十?所謂:

為厭居家故,示現出家。

為著家眾生令舍離故,示現出家。

為隨順信樂聖人道故,示現出家。

為宣揚讚歎出家功德故,示現出家。

為顯永離二邊見故,示現出家。

為令眾生離欲樂我樂故,示現出家。

為先現出三界相故,示現出家。

為現在自在不屬他故,示現出家。

為顯當得如來十力無畏法故,示現出家。

最後菩薩,法應爾故,示現出家,是為十。菩薩以此調伏眾生。

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

曹魏三藏法師康僧鎧譯

我當何時舍於家垢?我當何時住如是行?應生如是欲出家心無有在家。修集無上正覺之道。皆悉出家趣空閑林。修集得成無上正道。

在家多塵污,出家妙好。

在傢具縛,出家無礙。

在家多垢,出家舍離。

在家惡攝,出家善攝。

在家沒於愛欲淤泥,出家遠離愛欲淤泥。

在家凡俱,出家智俱。

在家邪命,出家凈命。

在家多垢,出家無垢。

在家衰減,出家無減。

在家處憂,出家歡喜。

在家則是眾惡梯隥,出家出家離隥。

在家系縛,出家解脫。

在家畏懼,出家無畏。

在家謫罰,出家無罰。

在家多患,出家無患。

在家煩熱,出家無熱。

在家多求苦,出家無求樂。

在家掉動,出家無動。

在家貧苦,出家無苦。

在家怯弱,出家無怯。

在家下賤,出家尊貴。

在家熾然,出家寂靜。

在家利他,出家自利。

在家之人無潤精氣,出家之人有大滋潤。

在家結樂,出家滅樂。

在家增刺,出家無刺。

在家成小法,出家成大法。

在家不調,出家調伏。

在家離戒,出家護戒。

在家增長,淚乳血海,出家干竭,淚乳血海。

在家之人諸佛聲聞緣覺所呵,出家之人諸佛聲聞緣覺所贊。

在家無足,出家知足。

在家魔喜,出家魔憂。

在家不降伏,出家降伏。

在家奴僕,出家為主。

在家生死際,出家涅槃際。

在家墮落,出家拔墮。

在家闇冥,出家明照。

在家之人根不自在,出家之人諸根自在。

在家狂逸,出家不逸。

在家不相應,出家相應。

在家下觀,出家上觀。

在家多營,出家少營。

在家少力,出家大力。

在家諂曲,出家正直。

在家多憂,出家無憂。

在家箭俱,出家除箭。

在家病患,出家無病。

在家老法,出家壯法。

在家放逸命,出家修慧命。

在家誑詐,出家無詐。

在家多作,出家無作。

在家毒器,出家甘露器。

在家災患,出家無災害。

在家不舍,出家放舍。

在家之人取於毒果,出家之人取無毒果。

在家之人不愛相應,出家不與不愛相應。

在家痴重,出家智輕。

在家失方便,出家凈方便。

在家失正意,出家凈正意。

在家失至意,出家凈至意。

在家之人不能作救,出家作救。

在家造窮劣,出家不造窮。

在家非舍,出家作舍。

在家非歸,出家作歸。

在家多怒,出家多慈。

在家負擔,出家舍擔。

在家不盡一切諍訟,出家盡諍。

在家有過,出家無過。

在家怱務,出家閑務。

在家熱惱,出家離熱。

在家多讎。出家無讎。

在家貯聚,出家無聚。

在家財堅,出家德堅。

在家憂俱,出家寂憂。

在家損耗,出家增益。

在家易得,出家之人億劫難得。

在家易作,出家難作。

在家順流,出家逆流。

在家處流,出家船筏。

在家結河,出家越度。

在家此岸,出家彼岸。

在家纏縛,出家離纏。

在家嫌恨,出家寂恨。

在家王法,出家佛法。

在家愛染污,出家離染。

在家生苦,出家生樂。

在家淺近,出家深遠。

在家易伴,出家難伴。

在家妻伴,出家心伴。

在家匆務,出家離務。

在家逼他苦,出家樂他。

在家財施,出家法施。

在家持魔幢,出家持佛幢。

在家巢窟,出家離巢。

在家非道,出家離非道。

在家稠林,出家離林。

如是長者,在家菩薩漸次思念:我恆河沙等設於大祀,為諸眾生一日悉施。善調法中生出家心,是則堅實施已畢足。

大寶積經·摩訶迦葉會

曹魏三藏法師康僧鎧譯

四天下中,無一眾生樂在家者,皆悉發心愿求出家。迦葉,時妙花如來知諸眾生心信清凈求出家已,妙花如來於四天下一切城邑村落,悉作化佛及比丘僧。迦葉,時四天下一切眾生,無有一人住在家者,以凈信心離於慾火,悉得出家。彼諸眾生既出家已,不須種殖其地自然生諸粳米,諸樹自然生諸衣服,一切諸天供侍給使。

山海慧菩薩經·菩薩見佛國往生品

若有眾生,以飲食、衣服布施一世界眾生,不如有人一時之間正念禮拜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復置是事,若得有人終身禮拜,不如有人活一生命功德復多。復置是事,若復有人活百千命,不如有人一發善心造立塔寺,以四事供養,供養四沙門功德復多。復置是事,若復有人供養百千沙門,不如有人一發善心,心懷歡喜放一人出家功德復多。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凈印法門經

出家菩薩得二十種廣大善利,是即圓滿彼一切智無上勝利。何等為二十?

一者,棄捨王之所有富貴受用,得無我、我所大利。

二者,樂出家已而能出離煩惱大利。

三者,被服袈裟得心無雜染大利。

四者,於其聖種生歡喜已即能圓具長養大利。

五者,修行頭陀功德斷除多欲得離染大利。

六者,戒蘊清凈已生天人中得斯大利。

七者,不舍菩提心得圓滿六波羅蜜多大利。

八者,居寂靜處得離憒鬧大利。

九者,心無愛著得思惟法樂大利。

十者,修習禪支得心調暢大利。

十一者,勤求多聞得大慧大利。

十二者,離諸慢故得大智大利。

十三者,少求少事故得決擇聖法大利。

十四者,於一切眾生心平等故得大慈大利。

十五者,起解脫一切眾生心故得大悲大利。

十六者,不惜身命故得護持正法大利。

十七者,心輕安故得神通大利。

十八者,常念佛故得解脫一切苦大利。

十九者,常所伺察深固法故得無生法忍大利。

二十者,積集一切勝功德故速成一切智大利。

大王!此如是等二十種法,是即出家功德勝利,諸出家菩薩不為難得。

增壹阿含經

世尊告曰:……又迦葉當知,將來之世,當有比丘剃鬚發而習家業,左抱男,右抱女,又執箏簫在街巷乞食。爾時,檀越施主受福無窮,況復今日至誠乞食者。如是,迦葉!一切行無常,不可久停。

迦葉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舍八種道及七種之法,如我今日於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然後檀越施主飯彼比丘眾,猶獲其福,況復今日而不得其福乎!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

大唐三藏義凈奉詔譯

(僧護)告曰:諸具壽,汝等能有如是增上信心,斯為善事。如世尊說,能出家者,獲五種利益。云何為五?

一者出家功德,是我自利,不共他有,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二者自知我是卑下之人,被他驅使,既出家後受人供養,禮拜稱讚,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三者從此命終當生天上,離三惡道,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四者由舍俗故,出離生死,當得安穩無上涅槃,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五者常為諸佛及聲聞眾、諸勝上人之所讚歎,是故智者應求出家。

汝應可觀斯利益,以殷重心,舍諸俗網,求大功德。是故我今度汝出家,汝等欲為於此出家。

尊 僧 篇

明教契嵩禪師

教必尊僧,何謂也?僧也者,以佛為性,以如來為家,以法為身,以慧為命,以禪悅為食。故:

不恃俗民。

不營世家。

不修形骸。

不貪生。

不懼死。

不溽乎五味。

其防身有戒,攝心有定,辨明有慧。

語其戒也,潔清三惑,而畢身不污;

語其定也,恬思慮正,神明而終日不亂;

語其慧也,崇德辨惑而必然。

以此修之之謂因,以此成之之謂果。

其於物也,有慈有悲,有大誓,有大惠。

慈也者,常欲安萬物;

悲也者,常欲拯眾苦;

誓也者,誓與天下見真諦;

惠也者,惠群生以正法。

神而通之,天地不能揜。

密而行之,鬼神不能測。

其演法也,辨說不滯。

其護法也,奮不顧身。能忍人之不可忍,能行人之不能行。

其正命也,丐食而食而不為恥。

其寡慾也,糞衣綴缽而不為貧。

其無爭也,可辱而不可輕。

其無怨也,可同而不可損。

以實相待物,以至慈修己。故其於天下也,能必和能普敬。

其語無妄,故其為信也至。

其法無我,故其為讓也誠。

有威可警,有儀可則,天人望而儼然。能福於世,能導於俗。

其忘形也,委禽獸而不怪。

其讀誦也,冒寒暑而不廢。

以法而出也,遊人間遍聚落。

視名若谷響。

視利若游塵。

視物色若陽焰。

煦嫗貧病,瓦合輿台而不為卑。以道而處也,雖深山窮谷,草其衣,木其食,晏然自得。

不可以利誘,不可以勢屈,謝天子諸侯而不為高。

其獨立也,以道自勝,雖形影相弔而不為孤。

其群居也,以法為屬,會四海之人而不為混。

其可學也,雖三藏十二部,百家異道之書無不知也,他方殊俗之言無不通也。

祖述其法,則有文有章也。

行其中道,則不空不有也。

其絕學也,離念清凈,純真一如,不復有所分別也。

僧乎!

其為人至。

其為心溥。

其為德備。

其為道大。

其為賢,非世之所謂賢也。

其為聖,非世之所謂聖也,出世殊勝之賢聖也。

僧也如此,可不尊乎!

出家十八難行之法

南北朝齊文宣王蕭子良

父母是孝戀難遣,而能辭親。

妻子是恩染難奪,而能割愛。

勢位是物情所競,而能棄榮。

飢苦是人所難忍,而能節食。

滋味是人所貪嗜,而甘蔬澀。

翹勤是人所厭怠,而能精苦。

七珍是人所吝惜,而能舍離。

錢帛是人所蓄聚,而能棄散。

奴僮是人所資侍,而自給不使。

五色是人所欣睹,而棄之不顧。

八音是人所競聞,而絕之不聽。

飾玩細滑人所保著,而能精粗無礙。

安身養體人所共同,而能忘形捨命。

眠卧是人所不免,而晝夜不寢為業。

恣口朋遊人所恆習,而處靜自檢。

白衣飲饌不知紀極,而進食如毒。

白衣日夜無所不甘,而己限以晷刻虛腹。

白衣則華屋媲偶,而己冢間離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偃師商城博物館的造像碑
佛經中關於禁止吃肉的經文
長干寺七寶阿育王塔
太虛大師就是看至這段經文入定的
憨山大師:不達自心,則宗為邪解,教亦妄見,皆非究竟真實處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