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別只練架子,實用方法很重要!傳統楊氏太極拳85式體用功法,楊澄甫大師示範講解!

別只練架子,實用方法很重要!傳統楊氏太極拳85式體用功法,楊澄甫大師示範講解!

極拳起勢:

此為太極拳預備動作之姿勢,立定時,頭宜正直,意含頂勁,眼向前平視,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後仰,沈肩垂肘,兩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松腰胯,而足直踏,平行分開,距離與肩相齊,尤要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牽強,守我之靜,以待人之動,則內外合一,體用兼全,人皆於此勢易為忽略,殊不知練法、用法,俱根本於此,望學者首當於此注意焉。

攬雀尾綳法:

攬雀尾為太極拳體用兼全之總手,即推手所謂黏連貼隨,往複不離不斷,遂以雀尾比喻手臂,故總名之曰:攬雀尾,其法有四:曰綳、捋、擠、按,

綳法:由起勢,設敵人對面用左手擊我胸部,我將右足即向右側分開坐實,隨起左足往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實,後腳伸直,遂為左實右虛,同時將左手提起至胸前,手心向內,肘尖略垂,即以我之腕貼在彼之肘腕中間,用橫勁向前往上綳去,不可露呆板平直之像,則彼之力即為我移動,彼之部位亦自不穩矣。

攬雀尾捋法:

由前勢,設敵人用左手擊我側肋部,我即將右足向右前正面踏出,屈膝踏實,左腳變虛,身亦同時向右面轉,眼隨往平看,右手同時圓轉,往右前出動,右手在前,手心側向里裹,左手在後,手心側向內,轉至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時,速將我右肘腕間,側貼彼肘節上,側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向左外側,全身坐在左腿,左腳實,右腳虛,此時敵如進攻,我即閃向胸前,右側捋來則彼之根力拔起,身亦隨之傾斜矣。

攬雀尾擠勢:

由前勢,設敵人往回抽其臂,我即屈右膝,右腳實,左腿伸直,伸腰長往,隨之前進,眼神亦直前往上送去,同時速將右手腕向外翻出,左手心貼我之右腕臂間,向前往,乘其抽臂之際,隨出擠之,則敵必應手而跌矣。

攬雀尾按法:

由前勢,設敵人乘勢從左側來擠,我即將兩腕,從左側往上提勁,空其擠力,手指向上,手心向前,沉肩垂肘,坐腕,含胸,全身坐於左腿,速用兩手心按其肘及腕部,向前逼按去,屈右膝,坐實,伸左腿腰亦同時往前進攻,眼神隨動往前從上送去,則敵人即後仰跌出矣。

單鞭:

由前勢,設敵人從身後來擊,我即將重心移在左腳,右腳尖翹起,向左側轉動坐實,左右手平肩提起,手心向下,一致隨腰,左右往複盪動,以稱轉動之勢,兩手盪至左方時,乃將右手五指合攏,下垂作刁字勢,此時左掌暫駐腰間,與刁手相抱,手心朝上右足就原位,向左後轉動翻身向後,左足提起,偏左踏出,屈膝坐實,右腿伸直,同時轉腰,左手向里,由面前經過,往左伸出一掌,手心向外,松腰胯,向敵之胸部逼去,沉肩,垂肘,坐腕,眼神隨之往前,俱要同一時動作,則敵人未有不應手而倒。

提手上勢:

由前勢,設敵人自右側來擊,我既將身由右側迴轉,左足隨向右側移轉,右足提起向前進步,腳跟點地,腳尖虛懸,全身坐在左腿上,含胸拔背,松腰眼前視,同時將兩手互相往裡提合,是為一合勁,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兩手心左右相向,兩腕提至與敵人之肘腕相銜接時,須含蓄其勢,以待敵人之變,或即時將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於我右腕上擠出亦可,身法步法,與擠亦有相通處。

白鶴亮翅:

由前勢,設敵人從我身左側,用雙手來擊,我速將右腳收回,即提起直前踏出,稍屈坐實,身隨右腳同時轉向左方正面,左腳移至右腳前,腳尖點地,左手心同時合於左手肘里,沉下至腹時,右手隨沉隨起,提護至右頭角上展開,右手心向上側,左手急往下,從左側向下展開至左胯旁,手心向下,則彼之力即分散而不整矣。

左摟膝拗步:

由前勢,設敵從我左側中下二部,用手或足來擊,我將身往下一沉,實力暫寄於右腿,左足即提起向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實,右足亦隨之伸直,左手同時轉上至右胸前向左外往下,將敵人之手或足摟開,右手同時仰手心垂下,直往後右側輪轉旋上至耳旁,張掌,手心向前,沉肩墜肘,坐腕松腰前進,眼神亦隨之前往,向敵人之胸部按去,身手各部須合成一勁,意即揚長前往,便為得力。

手揮琵琶:

由前勢,設敵人用右手來擊我胸部,我即含胸,屈右膝坐實,左腳隨稍往後提,腳跟著地,收蓄其氣勢,右手同時往後收合,緣彼腕下繞過,即以我之腕黏貼彼之腕,隨用右手攏合其腕內部,往右側下采捺之,左手亦同時由左前上收合,以我之掌腕,黏貼彼之肘部作抱琵琶狀,此時能立定重心,左列右采,蓄我之勢,以觀其便,謂之手揮琵琶也。(下數式為:左摟膝拗步,右摟膝拗步,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式,左摟膝拗步)

進步搬攔捶:

由前式,設敵人用右手來擊,我即將左足微向左側分開,腰隨往左拗轉,左手即往後翻轉至左耳邊,手心向下,右手俯腕,隨轉至肋間,握拳,翻腕向右轉腰,右拳隨之旋轉至右肋下,此謂之搬,同時提起右腳側右踏實,松腰胯沉下,左手即從左額角旁側平向前擊,謂之攔,左足同時提起踏出一步,坐實,右足伸直,右手拳即隨腰腿一致向前打出,然此拳之妙用,全在化人擊來之右拳,先以我之右手腕,黏彼之右手腕,從左肋上搬至右肋下,其時,恐敵人抽臂換步,即將左手直前隨步追去,寓有開勁,攔其右手時,即速將我右拳,向敵胸前擊去,則敵不遑避,必為我所中,此拳之妙用,所以全在搬攔之合法也。

如封似閉:

由前式,設敵人以左手握我右拳,我即仰左手穿過右肘下,以手心緣肘護臂,向敵左手腕格去,如敵欲換手按來,我即將右拳伸開,向懷內抽拆,至兩手心朝里斜交,如成一斜交十字封條形,使敵手不得進,猶如盜來即閉戶,此謂之如封之意也,同時含胸坐胯,隨即分開,變為兩手心向敵肘腕按住,使不得走化,又不得分開,此謂之似閉,似閉其門不得開也,隨即用長勁,照按式按去,眼前看,腰進攻,左腿屈膝坐實,右腿隨胯伸直,合一勁,向敵擊去,此為合法。

十字手:

由前式,設有敵人,由右側自上打下,我急將右臂,自右向上大展分開,身亦同時向右轉,左腳與右腳合,兩手由上分開,復從下相合,結成一十字形,全身坐在左腳,右腳即提起,向左收回半步,兩腳直踏,如起式,此一閉一合勁也,際我用開勁分敵之手時,正恐敵先乘虛由我胸部襲擊,故我即結兩手成一合勁,其時手心朝里,將敵之臂棚住,如敵變雙手來按,我即用雙手將敵手由內往左右分開,手心朝上,或向下均可,惟結成十字手時,同時腰膝稍松,往下一沉,則敵所向之力,即自散失不整矣。

抱虎歸山:

由前式,設敵人向我右側,後身迫近擊來,未遑辨別其用手,或用腳時,急轉腰分開兩手,踏出右步,屈膝坐實,左腿伸直,右手隨腰向右方敵人腰間摟去,復抱回,左手亦急隨之往前按,故右手先用覆腕摟去,旋用仰掌收回,如作抱虎式,倘敵人手腳甚快,未能為我抱住,但僅為我摟開,或按出,則彼復換左手擊來,我即用捋勢捋回,故下附攬雀尾三式:捋、擠、按(同上)。

肘底看捶:

由前勢,如敵人自後方來擊,我即轉身,其動作如上單鞭轉身式,可參用,迨身將翻轉正面時,左腳直向正面踏實,右腳即偏向右前,踏出半步,坐實時,則左腳提起,腳尖翹起,兩手平肩,同時隨身向左轉,此時即用左手腕外平接敵人右手腕,向右推開,至其失卻中定時,即將左手指下垂,緣彼腕間,向內纏繞一小圈,右手同時向左,與其左手相接,自上黏合,則彼之左右手都處背境,而失其所向,我即將左腕,抑其右腕,右手急握拳,轉至左肘底,虎口朝上,以蓄其勢,向機而發,未有不應聲而倒,此之謂肘底看捶也。

倒攆猴:

由前式,設有敵人用右手,緊握我手左腕,或小臂間,倘又以左手托住我肘底拳,則我先受其制,不得施展時,即翻仰左掌,用沉勁松腰胯,向左後縮回,左腳亦退後一步,屈膝坐實,右腳變虛,則敵之握力頓失,右手同時向後分開,至其失卻握力時,急向前按去,此式雖然倒退一步,仍可攆去敵勁,故謂之倒攆猴,其要尤在松肩沉氣也。

倒攆猴:

左右倒攆猴同一意,其身法步法,及姿勢皆相似,練法退三步,五步,七步,均可,但以右手在前為止。

斜飛式:

由前式,如敵人自右側,向我上部打來,或用力壓我右臂腕,我乘勢往下沉合蓄勁,隨即將右手向右上角分展,用開勁斜擊,同時踏出右步,屈膝坐實,似成一斜飛式,其用意亦須稱其勢也。(後接提手上式,白鶴亮翅,摟膝拗步)

海底針:

由前式,設敵人用右手牽住我右腕,我即屈右肘坐右腳,轉腰提回,手心向左,腳亦隨之收回,胸尖點地,如敵仍未撒手,更欲乘勢襲我,我即將右腕順勢鬆動,折腰往下一沉,眼神前看,指尖下垂,其意如采海底之針,此時雖欲采欲戰,皆往複成一直力,不意為我一挫,則其根力自斷,便可乘虛進擊也。

扇通背:

由前勢,設敵人又用右手來擊,我急將右手由前往上提起,至右額角旁,隨將手心向外翻,以托敵右手之勁,左手同時提至胸前,用手掌慟開,直勁向敵脅部慟去,沉肩墜肘,坐腕,松腰,左腳同時向前踏出,屈膝坐實,腳尖朝前,眼神隨左手前看,右腿隨腰胯伸勁送去,其勁正由背發,兩臂展開,欲扇通其背,則所向無敵矣。

撇身捶之一:

由前式,設敵人自身後脊背,或脅間用手打來,我即將左足向右偏移轉坐實,右足變虛,腰隨轉向正面,右手同時即握拳,暫於左脅腋間一駐,左手心朝上合護左額角,即時右拳由上圓轉撇去,交敵之手由右脅側間用沉勁疊住,同時左手由左側,急向敵人面部擊去,則敵必眼花失措矣。

撇身捶之二:

(下接進步搬攔捶、上步攔雀尾,單鞭)

雲手:

由前勢,設敵人自前右側用右手擊我胸部,或脅部,我即將右手落下,手心向里,即以我之腕上側,與敵之腕下相接,由左而上,往右旋轉,復翻下向左行,劃一大圓圈,如雲行空綿綿不絕,左手同隨落下,手心向下,隨往下向上翻出,與右手用意同,身亦隨右手拗轉,眼神亦隨手腕看去,旋轉照應,右足往右側往左移動半步坐實,左足亦即向左踏出一步,成一騎馬式,此時而手上下正行至胸臍相對,則右腳又變虛,向左移入半步,則續行為第二式,惟變化虛實交互旋轉時,萬不可露有凸凹斷續之意,此式之妙用,全在轉腰胯,然後可以牽動敵之根力,應手翻出,學者其細悟之。(下接單鞭)

高探馬:

由單鞭式,設敵用左手,自我左腕下繞過,往右挑撥,我隨將左手腕略鬆勁,手心朝上,將敵腕疊住,往懷內採回,如上圖,左腳同時提回,腳尖著地,松腰含胸,右膝稍屈坐實,同時急將右手由後而上圓轉向前,往敵人面部,用掌採去,眼前看,脊背略聳有探拔前進之意。

右分腳(捋式)

右分腳:

由前勢,設敵人用左手,接我采出之右腕,我用右手腕壓住敵之左肘,垂肘沉肩,即將敵左臂向左側捋回,同時左手粘住敵人左腕,手心向下暗施采勁,左腳同時向前左側邁去半步,坐實,腰向左斜倚,隨將右腳提起,腳尖與腳背,平直向敵人左脅踢去,同時而手掌側立,向左右平肩分開,以稱分腳之勢,眼亦隨右手看去,含胸拔背,定力自足,則敵勢不能自支矣。(下接左分腳)

轉身蹬腳:

由左分腳式,設敵人自身後用右手打來,我即將身向左正方轉動,合胸拔背,松腰尤須虛靈頂勁,左腿懸提,隨腰轉時,腳尖垂下,右腳立定時,左腳即向敵腹部用腳跟蹬去,腳指朝上,兩手隨腰轉動時,由外往內合,隨左腳蹬出時,掌即向左右側立,平肩分開,眼神隨左指尖望去,立定根力,則敵必應腿自仰矣。(下接左摟膝拗步、右摟膝拗步)

進步栽捶:

由前式,設敵又用左腿踢來,我即用左手順敵腿勢由左摟去,則敵必往左仆,我即將左足同時向前一步追去,屈膝坐實,右手隨握拳,向敵腰間或腳脛捶去皆可,是為栽捶,其時右腿伸直,腰胯沉下成平曲形式,胸含,眼前看,尤須守我中土為要。

翻身撇身捶:

由前勢,設又有敵人自身後用拳擊來,我即將身由右往後翻轉,左腳坐實,右腿向前提起踏出半步,右拳同時提起,向後正面撇去,拳背向下沉,或將敵肘疊住,或暗用采勁皆可,左手同時隨右拳,向敵面部用掌列去,以助右拳撇勢,身須隨即進展為得勢也。(下接進步搬攔捶)

右蹬腳:

由前勢,設敵人用左手將我右臂向左推出,此時將我右腕順勢由敵人手腕下纏繞,自右往左列開,兩手分開與腳相稱,腰胯沉下,眼神隨往前看,同時將右腳向正面蹬出,左腳尖同時向左稍轉,坐實,身亦隨往左轉入正面。

左打虎式:

由前式,設敵人由左前方,用左手打來,我將右足落下,與左足並齊左右手隨向左側轉,左腳往後踏出,屈膝坐實,右足變為虛,略成斜騎馬襠式,面向側正方,兩手同時盪拳隨落隨往左合,即用右拳將敵左腕扼住,往左側下采,至與心部相對,左拳由左外翻上,轉至左額角旁,手心向外,急向敵人頭部,或背部打去,此式以退為進,忽開忽合,意含兇猛,故謂打虎式也。

右打虎式:

由前式,設敵人自後右側,用右手打來,我即將右足提起,向右側邁去,屈膝坐實,略成右跨馬式,腰隨之往右側前方拗轉,左腿變虛,兩拳同時隨往右圓轉,成右打虎式,與左同一用法,希參用之。(下接回身右蹬腳)

雙風貫耳:

由前勢,設敵人自右側,用雙手打來,我即將左腳尖稍向右移轉立定,右腳同時向右側懸轉,膝上提,腳尖垂下,身同時隨轉至左正隅角,速將兩手背由上往下,將敵人兩腕往左右分開疊住,隨將兩手握拳由下往上,向敵人雙耳用虎口相對貫去右腳同時向前落下變實,身亦略有進攻之意方可。

左蹬腳:

由前式,設有敵人自左側脅部來擊,我急用左手將敵右手背粘住,由里往外列開,右足在原地向右微有移動,左足同時往前提起,向敵脅腹部蹬去,餘與轉身蹬腳同。

轉身蹬腳:

接前式,如有敵人從背後左側打來,我急將身往右後正面旋轉,左腳同時隨身轉時收回往右懸轉,落下坐實,腳尖向前,此時右腳尖為一身旋轉之樞機,兩手合收隨身至正面時,急用右手腕,將敵肘腕粘住,自上而下,向右列出,右腳同時提起,向敵脅腹部蹬去,左右手隨往前後分開。

(下接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斜單鞭與上單鞭同,惟方向斜向右前正隅二方向之間)

野馬分鬃右式:

由前式,設敵人自右側,用按式按來,我即將身向右轉,左足亦向右移動,右足腳跟松同,腳尖虛點地,隨用右手將敵左右腕黏住,略往左側一松,用左手列其右手腕,同時急上右足,屈膝坐實,左足伸直,隨用右小臂向敵腋下分去,則其根力為我拔起,身即向後傾仰矣,此時左手亦須稍從後分開,用沉勁以稱右手之勢。(下接野馬分鬃左式,用意與右式同,方向稍自改易,攬雀尾,單鞭)

玉女穿梭一:

由單鞭式,設敵人從後右側,用右手自上打下,我即將身隨左腳同向右方翻轉,右腳隨即提回,落在左腳前,腳尖側向右分開坐實,左手收回,合於右手腋下,隨即護繞右大臂,穿過右肘,即用棚勁,向左前隅角上翻去,將敵之手腕棚起,左腳同時前進,屈膝坐實,右腳伸直,右手即變為掌,急從左肘下穿出,沖向敵之胸脅部擊去,未有不跌,此式左右手相穿,忽隱忽現,捉摸不定,襲乘其虛,故曰玉女穿梭,以喻其勢之巧捷也。

玉女穿梭二:

接前式,如敵人由身後右側,用右手劈頭打來,我即將左腳往裡稍轉,右腳同時向後右側踏出一步,屈膝坐實,身隨向後往右拗轉,左腳變虛,急用右腕由敵右臂外粘住,往上右側棚起,隨將左手向敵右肋按去,余同上式。

玉女穿梭三:

接前式,如敵從左側用左手襲來,我即將右腳尖稍向右分開坐實,左腳提向左隅角踏出坐實,手法與上第一式同。

玉女穿梭四:

此式與上第二式同,惟玉女穿梭之方向,正式在四隅角,萬不可錯誤也。(下接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

單鞭下勢 :

由單鞭已出之左手時,如敵人以右手將我左手往外推去,或用力握住,我即將右腿稍向右分開,往後坐下,左手同時用圓活勁收回胸前,或敵用左手來擊,我急用左手將敵左腕扼往,往左側下采亦可,右腿與腰胯同時坐下,以牽彼之力,而蓄我之氣。

金雞獨立右式:

由上式,如敵人往回拽其力,我即順勢將身向前上攢起,右腿隨之提起,用足尖向敵腹部踢去,右手隨之前進,屈肘,指尖朝上,以閉敵人之左手,此時左腳變實,穩立,右手隨進時,或牽制敵人左右手亦可,不必拘執。

金雞獨立左式 :

由右式,設敵人用右拳打來,我右手沉下,速起左手托敵肘,提左腿,與右式同。(下接倒攆猴,斜飛式,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海底針,扇通背,轉身白蛇吐信(略與撇身捶同,唯第二式變掌用法,唯在手掌加沉勁耳。),搬攔捶,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

高探馬穿掌:

同上,唯右手探出後,即收回,手心朝下,左手稍提起穿掌向敵喉間衝去,右手仍藏在左肘下,以應變。

十字腿:

由前式,設敵人用右手牽住我之右手時,我即將右手抽開,至左手腋下,隨將左掌向敵胸部衝去,成十字手形,其時設有敵自身後右邊用右手橫打來,我急將身向右正面拗轉,左臂同時翻上屈回,與右臂上下相抱時,急將左右手向前後分開攔住敵手,同時急將右腿提起,用腳跟向敵右脅部蹬去,則敵必應腿躍出矣。

進步指襠捶:

接前式,如敵人往回撤手時,我即將右足落下,同時左足前進,屈膝坐實,在此時設敵人用右足自下踢來,我急用左手,將敵右足往左膝外摟開,左手隨即握拳向敵襠部指去,身微向前俯。

(下接上步攬雀尾,單鞭,單鞭下勢)

上步七星:

由前式,沒故人用右手自上劈下,我即將身向左前進,兩手變拳,同時集合交叉,作七字形,手心朝外棚住,向敵胸部用拳直擊亦可。

退步跨虎:

由前式,設敵人用雙手按來,我即將兩腕粘在敵之兩腕里,左手往左側下方列開,右手往右側上方黏起,兩手心隨向外翻,右腳隨往後退一步,落下坐實,腰隨往下沉勁,左足隨之提起,腳尖點地,遂成跨虎形,使敵全身之力皆落空,此時則敵雖猛如虎,略一轉動,便受我制矣。

轉身擺蓮:

由前勢,設又有敵人,自我身後用右手打來,前後應敵於萬急時,我即將右腳就原地,向右後方懸起左腳隨身旋轉,同時以兩手及左腿用旋風勢,以手腳向敵上下部颳去,復轉至原位時,緊將敵右肘腕粘住,隨繞敵之腕里,往左用捋帶列抽回,急用右腳背向敵胸脅部,用橫勁踢去,腳過似疾風擺盪蓮葉,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撒去滿身都是手,此功之奧妙,非淺學者所可領略也。

彎弓射虎:

由前式,設敵人往回撤身時,我即將左右手隨敵之手粘去,復繞過敵之手腕間,向右側旋轉,握拳從左隅角擊去,左手同時沉在敵右肘部擊去,右腿隨往右落下坐實,右手輒向敵胸部擊去,皆要蓄其勢,腰下沉勁,略如騎馬襠式,左腳變虛,如成射虎彎弓之勢也。

(下接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

合太極式:

由如封似閉,雙十字手,兩手分左右下垂,手心向下與起勢式同,是名合太極,此為一套拳終了之時,學者尤不可忽略,合太極者,合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仍歸於太極,即收其心意氣息,復全歸於丹田,凝神靜慮,知止有定,不可散失,以免貽笑大方也。

楊澄甫-《太極拳之練習談》

中國之拳術,雖派別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術,歷來古人窮畢生之精力,而不能盡其玄妙者,比比皆是。雖然,學者若費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積月累,水到渠成。

太極拳,乃柔中寓剛、棉里藏針之藝術,於技術上、生理上、力學上,有相當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須經過一定之程序,與相當之時日。雖然良師之指導,好友之切磋,固不可少,而最緊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鍛煉。否則談論終日,思慕經年,一朝交手,空洞無物,依然是門外漢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謂:終思無益,不如學也。 若能晨昏無間,寒暑不易,一經動念,即舉摹練,無論老幼男女,即其成功則一也。

近來研究太極拳者,由北而南,自黃河流域至楊子江流域,同志日增,不禁為武術前途喜。然同志中,專心苦練,誠心向學,將來不可限量者,固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於兩途:

一則天才即俱,年力又強,舉一反三,穎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滿足,遽邇中輟,未能大受。

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經一載,拳劍刀槍,皆已學全,雖能依樣葫蘆,而實際未得此中三昧。一經考究,其方向動作,上下內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則式式皆須修改,且朝經改正,而夕已忘卻。故常聞人曰:「習拳容易改拳難」。此語之來,皆由速成而致此。如此輩者,以誤傳誤,必致自誤誤人,最為技術前途憂者也。

太極拳開始選練拳架。

所謂拳架者,即照拳譜上各式名稱,一式一式由師指授,學者悉心靜氣,默記揣摹,而照行之,謂之「練架子」。此時學者應注意「內、外、上、下」:

屬於內者,即所謂用意不用力,下則氣沉丹田,上則虛靈頂勁;

屬於外者,周身輕靈,節節貫串,由腳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

初學之時,先此數句,朝夕揣摹,而體會之,一招一式,總須仔細推求,舉動練習,務求正確。習練既純,再求二式,於是逐漸而至於習完。如是則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更變要領也。

習練運行時,周身骨節,均須鬆開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閉氣;其二,四肢腰腿不可起強勁。此二句,學內家拳者,類能道之,但一舉動,一轉身,或踢腿擺腰,其氣喘矣,其身搖矣,其病皆由閉氣與起強勁也。

摹練時頭部不可偏側與俯仰。所謂要「頂頭懸」,若有物頂於頭上之意,切忌硬直,所謂「懸」字意義也。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手法之不足也。其口似開非開,似閉非閉,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當隨時咽入,勿吐棄之。

身軀宜中正而不倚;脊樑與尾閭,宜垂直不偏。但遇開合變化時,有含胸拔背,沉肩轉腰之活用,初學時節須注意,否則日久難改,必流於板滯,功夫雖深,難以得益致用矣。

兩臂骨節均須鬆開,肩應下垂,肘應下曲,掌以微伸,手指微曲,以意運臂,以氣貫指,日積月累,內勁通靈,其玄妙自生矣。

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似貓行。體重移於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若移於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確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垂至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失中正之勢,敵得乘機攻矣。

腳掌應分踢腿(譜上左右分腳或寫左右起腳)與蹬腿二式。踢腿時則注意腳尖,蹬腿時則注意全掌,意到而氣到,氣到而勁自到,但骨節均須鬆開而平穩出之。此時最易起強勁,身軀波折而不穩,發腿亦無力矣。

太極拳之程序:先練拳架(屬於徒手),如太極拳、太極長拳;其次單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散手;再次則器械,如太極劍、太極刀、太極槍(十三槍)等是也。

練習時間:每日起床後兩遍。若晨起無暇,則睡前兩遍,一日之中,應練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但醉後、飽食,皆宜避忌。

練習地點:以庭園與廳堂、能通空氣、多光線者為相宜,忌直射之烈風與有陰濕霉氣之場所耳。因身體一經運動,呼吸定然深長,故烈風與霉氣,如深入腹中有害於肺臟,易致疾病也。

練習之服裝:以寬大之中服短裝與闊頭之布鞋為相宜。習練經時,如遇出汗,切忌脫衣裸體,或行冷水揩抹,否則未有不罹疾病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春秋冬款太極靴 太極養生堂 獨家發售
汪傳楊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及其基礎功的習練方法——跟汪永泉老師學拳心得
陳氏太極拳的「內氣」表現及練習方法:獲得氣感的十二項太極拳動作要領
花錢不一定聽得著的太極大實話 19句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