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指遵循「道」的準則處事
內容提要:《道德經》的無為思想遍及成玄英《道德經義疏》的各個章節,本文以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和第六十一章為依據,從修身、治國和處理國際關係三方面,嘗試分析其中運用無為之道即能自利又能利他的奇妙功用。
關鍵詞:治身、治國、接物、長生、和諧
《道德經》所主張的治國和修身的核心思想就是「無為」,認為「無為」是聖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則;如第三十七章中「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五十七章中「我無為而民自化」,第三章中「為無為則無不治」,等多處闡述了無為而治的依據和理由。其 「無為」當然不是消極被動的無所作為、無所事事,而是指遵循「道」的準則處事,不做違反自然的事或胡作妄為。
成玄英《道德經義疏》對其「無為」做了充分的闡釋。諸如:第二章「顯無為之能,有為之弊」,「聖人慈悲救物,轉無為之妙法,治有為之蒼生」;[1]第四十三章「柔能破剛,無能遣有,是以知無為之教,大益修行之人」;[2]等等;其「無為」思想被融入各個章節。然而,筆者發現其中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和第六十一章是成玄英對《道德經》中無為含義和功用的歸納性闡釋,分別從修身、治國和處理國際關係三方面綜述了無為的主要功用,儘管在這三章原文中並無「無為」一詞。成玄英認為第五十九章主要闡述了無為對治身可達長生久視的功用,第六十章為無為治國可達安定太平的功用,第六十一章即用無為處理國際關係可致社會和諧;運用無為之道首先會使自身獲利,可得長生久視之福報;從而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了前提基礎,以達各國內部的穩定發展;個人的長生久視和國家的穩定發展自然會促使天下各國的和諧共處。
[1]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9冊,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頁。
[2] 同上,第266頁。
一
無為治身則長生久視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的首句,在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中皆為「治人事天莫若嗇」。河上公註:「嗇,愛[惜]也。治國者,當愛惜民財,不為奢泰。治身者當愛[惜]精氣而不為放逸。」[1]意為,治理國家的人應當愛惜人民所創造的財富,不奢侈妄為或求享安逸。修身立德的人應當愛惜自己的精氣神,不能放蕩淫逸。《韓非子?解老》為「治人事天莫如嗇」,注曰:「所謂事天者,不極聰明之力,不盡智識之任。苟極盡則費神多,費神多則盲聾悖狂之禍至,是以嗇之。嗇之者,愛其精神,嗇其智識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嗇……知治人者其思慮靜,知事天者其孔竅虛。」[2]可見韓非子不但從正面說治人事天要愛惜自己的精氣神,還從反面闡釋了不珍惜精氣神的危害。王弼對此句的解釋更加具體形象,他用農夫種植莊稼的道理來形容保養精氣神和驅除不必要的淫慾的重要性,並認為此法是上順天理下撫民心的自然法則;注曰:「嗇,農夫。農人之治田,務去其殊類,歸於其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上承天命,下綏百姓,莫過於此。」[3]
可是成玄英《道德經義疏》第五十九章首句卻為「治人事天莫若式」, 「天,自然也。式,法也。莫若,猶無過也。言上合天道,下化黎元者,無過用無為之法也。」[4]他已將此句從個人的自我「嗇」的修身行為發展到「攝化蒼生,莫先用道」順應宇宙萬物自然規律「無過用無為之法」的高度。
針對無為的功用,在註疏第二句經文時成玄英順理成章地提出了無為可以「自利利他」的新理念,「用之治身則諸魔試,用之治國則遠荒歸伏」。其經文在河上公本和王弼本皆為「夫唯嗇,是謂早服」。河上公註:「早,先也。服,得也。夫獨愛[惜]民財,愛[惜]精氣,則能先得天道也。」意為只有愛惜民財和自身精氣才能首先獲得天道。王弼註:「早服,常也。」可見王弼認為驅除不必要的淫慾就是天然之常理。然而成玄英本卻為「夫唯式,是以早伏」,認為只有無為之法才能自利利他,不會與文明之邪產生共鳴而制伏一切邪魔的考驗,並使遠近人們皆來歸服。對其「重積德」解釋:「其德深重,方可遠伏」,「其德深重,自利利他,無所喪失,內外製伏,無不獲勝」,因為思想的交流都是雙向的,只有德行深重的人(覺悟者)才能即自利又利他,於人於己皆無損傷,自然就會無所不勝。
成玄英對經文「無不克,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之語的注釋亦與河上公和王弼的注釋有所不同。河上公註:「無不克勝,則莫有知己德之窮極也」,「莫知己德有極,則可以有社稷,為民致福」,「身國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氣不勞,五神不苦,則可以長久」,「人能以氣為根,以精為蒂,如樹根不深則拔,蒂不堅則落。言當深藏其氣,固守其精,使無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長生久視之道」。[5]可見河上公在此著重強調,人應當使元氣深深地埋藏於身中,並不斷固守之,不能使之漏泄於身體之外,如是才能長生久視。王弼註:「道無窮也」,「以有窮而蒞國,非能有國也」,「國之所以安,謂之母。重積德,是唯圖其根,然後營末,乃得其終也」。可見王弼在此強調的是順道積德,認為積德才是國安之根本。成玄英註:「能所相應,理無不契。道深功遠,莫能知其窮極者也」,「既理無不契,深遠無極,故可以有國蒞民,為王侯化主也」,「既為帝王主,慈育蒼生,視物如子,故云之母。德行雖高,功成不處,無為虛淡,故可長久」,「根,本也,蒂,跡也。根能生蒂,以譬本能生跡。跡而本,曰深根;本而跡,曰固蒂。夫根不深,則傾危;蒂不固,則零落。只為根深,所以長生;蒂固,所以久視」。成玄英認為個人積德內省只屬自我身心的凈化,真正的聖人應當具備王侯和化主雙重身份,必須將個人內省與投身社會相結合,視萬物如自己的子女,全力撫育萬物卻從不惦記自己的功勞,「無為虛淡」,方能深根固蒂、本跡俱妙。
通過以上的對照,我們不難發現,河上公在此章著重強調保養精氣、愛惜民財、固守本元的在修身和治國中的重要性;王弼在此章認為積德去妄、以無窮之道蒞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而成玄英認為個人生命的存在才是一切長治久安的前提,在繼承二者積德培元的基礎上提出了「無為虛淡,故可長久」—— 無為治身可長生久視之身國同治的統一認識。
[1]王卡校點:《老子河上公章句》,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231-232頁。
[2]王卡校點:《老子河上公章句》,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231頁。
[3]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24冊,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頁。
[4]樓宇烈校註:《老子道德經校釋》,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55頁。
[5]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9冊,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頁。
二
無為治國則國家安定
在唐前,對《道德經》第六十章中「治大國若烹小鮮」一語的解讀,大都集中在「不擾民」的觀點上。如《韓非子·解老》雲:「工人數變業則失其功,作者數搖徙則亡其功。??故以理觀之,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其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擾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若烹小鮮。』」[1]河上公云:「鮮,魚也。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2]韓非子指出,正如「烹小鮮而數擾之則賊其澤」(即失去其光潤的鱗次) 一樣,治理一個大國而政策反覆無常,也會令民眾無所適從,深受其苦。河上公將治國與治身等同,認為妄為治身與政令繁瑣一樣會使精氣無所適從而漏泄。成玄英雖然遵從了前人去妄的見解,認為「煮小魚撓之則糜爛,任置即自全,喻國無為則太平,躁動即荒亂」[3],但將原文里「鮮」字改為「腥」。「腥」不但有魚類的意思,還可指魚類發出的臭氣,若烹之不慎,不但會使之糜爛,其臭味還會使烹煮之人躁動荒亂。裡面蘊含著世人皆知之理,烹腥光有全魚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各種各樣的佐料伴隨適時恰當的翻動,才能而將魚與各種不同的佐料一起燒制出味道鮮美的魚來。所以他在疏中說此句為「舉譬明用道之能」。
作為一個得道的化主聖人、國家的統治者,不但要積行累功用自己的慈悲之心去引領那些具有慧根之善人,還要去感化那心懷邪惡之類之妖孽。所以成玄英在解「其鬼不神」時說:「言用正臨於天下者,使邪魅之鬼不復能為妖孽之患。」其論述對象由治國到鬼神、宇宙萬物,認為宇宙萬物,包括鬼神,必須服從唯一絕對的無為之道,得道之化主必須具有駕馭鬼神之智慧。故疏曰:「鬼處於陰,人處於陽,幽顯得所,不相損害,既而各守其分,兩無仇鬩,遂乃人施德於鬼,鬼恩惠於人。恩惠往來,故交相歸附也。」成玄英這種相互協作、和諧統一的無為思想,其側面也反映了大國之難治。
[1]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9冊,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頁。
[2] 同上,第279頁。
[3]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24冊,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15頁。
三
無為接物則社會和諧
在成玄英之前,一般註疏《道德經》的認為第六十一章是闡述國與國的正確相處應以謙下為本。作為大國,就應該像居於江河下游一樣,安居天下百川共同交匯的低處,用雌柔一般的氣度去接納百川。雌柔者常常以安靜勝過雄強者,因為其安靜表示謙下。要想維持理想的國與國和諧相處的方式,必須以謙下不爭為前提。如果爭勝好強,那麼小國必然會被滅亡,大國也就會由於戰事的消耗而難以維持其長久。然而,小國謙下相對比較容易,大國謙下就相對比較困難。因此,《道德經》特彆強調指出:「大者宜為下」。
成玄英將此章分為三層:「第一明接物謙和,以靜攝躁;第二明小大守分,各用雌柔;第三示高者抑之,以息誇企。」[1]首先他指出了大國何以成就大國的理由是因為:「大國即虛容,譬於江海,江海處眾流之下,故百川競注;大國用道謙柔,故萬邦歸往,朝宗慕義,滿於郊墎也」,「大國所以能令諸國款附而交會者,當用謙和雌靜,故能勝於雄躁也。」大國之所以大,是因為它具有江海般廣納百川的心胸,虛心學習他國的優點,包容接納他國的缺點,從不躁動、指責這個國家、挑戰那個國家。因為矛盾的雙方是相互影響的,思想的交流也是雙向的,所以成玄英將接下來的經文歸納為「大小守分,各用雌柔」,認為各國和平共處的理由是「大國所以用謙者,更無餘意,不過欲兼愛畜養,小國用柔者,亦無餘心,不過欲入大國之中,慕德接事」,如是則「大小二國,兼畜入事,各遂其心」。然而「夫物必以大輕小,未賞以小凌大」,所以成玄英將本章最後一句概括為「高者抑之,以息誇企」,認為大國和小國之間能不能和平相處,能不能建立睦鄰友好關係,關鍵在於大國。只要大國不要居高臨下,不要以強凌弱,不侵略小國,那天下就會平安無事,百姓就可安居樂業;然而現實中「小國自知卑下,守分雌柔,聚於大國之中,欽風慕義」是極其容易而自然的事,可「大國用小」去取「萬國之歡心」是難之又難的,因此只為「息心誇企」 驅除妄為(運用無為之道),所以他在後面的第六十六章又說:「人能退身謙下,虛柔容物者,亦為蒼生之所歸也。」
[1]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9冊,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頁。
結語
雖然在《道德經》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和第六十一章原文中並無「無為」一詞,成玄英卻從治身、治國和處理國際關方面將運用無為之道可自利利他的功用做了集中闡述,認為只要運用無為之道,就能使一些本來對自身有害的東西起不了危害的作用,從而獲得個人自身之和諧以及長生久視之福報;個人自身和諧會使人與人之間不相互傷害,從而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提基礎;國家內部各地區之間的和諧穩定,就會促使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朝宗慕義),天下自然就會太平昌盛、無所不利(自利利他,無所喪失[1])。
[1] 成玄英:《道德經義疏》,第五十九章。
(本文作者邱清輝,原文題目《用道無為自利利他——淺談成玄英《道德經義疏》的無為之功用》,文章曾發表於《凝眸雲水》2017年第3期)
※惠來有一奇坤道,不吃五穀幾十年
※可以聰明裝糊塗,不可糊塗裝聰明
※聆聽李建科《悟空傳?齊天大聖》
※流傳千年的「扶乩」到底是什麼,是科學還是迷信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顆寬容的心能笑對人生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