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康:二王筆法如何突破?
此文來源於「書法博士」
陳忠康,1968年出生於浙江永嘉,1991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專業,曾任職於溫州博物館、溫州師範學院。2008年中央美院畢業獲博士學位,現任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
其書法取法「二王」,用筆精熟,法度森嚴,是當今書壇為數不多的實力派書家之一。陳忠康的行書、楷書,均已形成了自己面貌,而且是一種很好的面貌。當今「二王」盛行的背景下,許多號稱承繼「二王」的行草筆法精熟,但千人一面,蓋上落款根本分不清誰寫的,缺乏個人風貌;有的雖強調個人風貌,卻失之於野、俗。這也是陳忠康的可貴之處。
陳忠康:總在與古人對話........
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堅定而刻苦的學古派,私意欽慕於如米芾、董其昌、王鐸、何紹基等一路學古出新的路數。學書三十餘年,一路過來,摸爬滾打,須臾未嘗離開古帖,不同時期總在與形形色色的古人對話.........
很多老師都會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東西來教學生寫字,這套東西是他們多年來一路摸爬滾打得出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他們來說是適合的,而對於學生來說是不是合適呢?這值得思考。比如,現代人以及以前的老先生如沙孟海、啟功,他們說的那一套對他們來說是對的,參考他們的意見會有啟發,但他們所有的東西都難貼上傳統的標籤,他們的那套不一定都行得通。
朱晦翁《墨梅》
因此,我在想,有沒有一種更客觀、更科學的方法啟發大家自己去研究?我希望能為大家建立一種方法、一種思路,通過我搭的「橋」去看整個歷史上的東西,通過我的指引看到一片天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杜甫《堂成》
書法史的資料有幾種:一是魏晉以來的名家體系;二是明清以來考古發掘出土的金石碑刻系列;三是敦煌民間殘紙墨跡。第一個系統唐以前的資料極度缺失,中間很多環節斷掉了,後兩個系統大都是善書者而書,特別值得研究,可以作為第一個系統的補充。但不同的書體有不同的信息,每個時代又有每個時代的信息,這些信息加起來太龐雜,我們該如何脫離固定模式去認識它?創作上可以從上千個信息里抓到幾十個信息,甚至把一兩個信息並將其無限擴大就可能成名,但從研究上這樣的認識方式可能會片面。
題竹石牧牛
認識東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感覺的方式,一種是描述的方式。比如一本帖,我們怎麼去認識它?大部分靠感覺,模模糊糊的,很虛無。人的感覺很多時候是不準的,而感覺又受思維框架影響,不可靠。歷代人想了很多辦法想把書法說清楚,但把目前所有的概念加起來,也只是說了很少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是說不清的。邱振中說書法研究的意義在哪裡?前人描述書法,只能說清百分之五,他想提高到百分之七,那就是對這個時代最大的貢獻了。
崔顥 《黃鶴樓》
這個定位很對,沒有一個人的感覺能把所有信息打通,每個人感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局部的,就看你敏感不敏感,有沒有想像力。想像力有很多種,你能不能從刻帖想像王羲之墨跡的面目?能不能把這個字的結構想出另一種樣子?
感覺的好壞,首先是天賦問題,其次是生理問題,這些都不是學習能掌握的。
東坡浣溪沙詞
我們所要研究的,就是那些通過學習能把握得住的。歷史上有一個說書法的系列,是充分利用中國語言的策略,任何人都可將自己的知識儲備加到這個語言體系里去,形成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認識過程。上古時候,造字的人感應到了某些東西而造字,這是李澤厚研究過的—美的積澱。怎麼積澱?天、地、人的某種道理暗合到文字造型裡面。早期的人看書法就像看物象,漢代人說的「點如高峰墜石,橫如千里陣雲」之類的話,是他們那時看書法的方式,那時沒有什麼「中鋒」「側鋒」,他們用從大自然中得到的感受來表達對書法的理解。
黃庭堅詩 51x40cm
後來又轉換到人倫品鑒方面,魏晉時代有「九品中正制」,這在《世說新語》里多有保留。這些人倫品鑒方面的語言流行於上層士族,漸漸地就會用這種觀念去改造他們的書法品評觀念,王羲之的書法就深受這些觀念的影響。再後來又提出神采論。魏晉時代的書法論述實際上還是模糊的,但在逐漸精確,概念若有若無,處在模糊與清晰之間。雖然還沒說到書法的具體東西,但筆法、墨法、章法全都包含了,他們用一種混沌朦朧的方式把這些我們今天看來很抽象的概念全包含了進去,這個很厲害,是最高級的。章祖安有篇文章提到關於書法鑒賞的「模糊反精到」的道理,說的就是這個。後來慢慢分化,辭彙越來越多,分析越來越具體,但離書法的本質反而越來越遠。理性越來越發達,感覺就越來越遲鈍了。理性的概念往往是一把雙刃劍。
鑒定學裡有「觀氣」一說。從唐代開始,儒、道、釋、文學、兵法、音樂、舞蹈等領域的語言都被借鑒來說書法,如蘇、黃、董用佛法說書法是典型的例子。文學理論辭彙對書法影響很大,所以研究書法還得看些文論。總之,神采論的語言都是虛的,外國人是看不懂的,現在中國人看得懂的也越來越少了。因為,古代漢語的語境系統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書法集聯
古人也偶爾談形質,如唐代的一些技巧性的書論,往往假託於名人名下,大談筆法、結構、執筆之類,這些東西就像今天充斥於書店裡那些學書速成秘訣之類的出版物,是針對普通人的。古代的高級知識分子不這樣說,因為彼此的高度相差不遠,他們喜歡說虛的,跟打暗語一樣,一句話就能把人給震住。可悲的是我們的古漢語能力太差了,說到形容詞,只會用粗獷、豪放、纖細這樣的幾個,古人看了會笑話的。辭彙量一低,感覺力就不行,就體驗不到古人細膩的感悟。季惟齋的《書史》寫得好,他用綜合的古代人文系統的辭彙說書法,他的辭彙量很多,且都有來歷,都很準確。
杜甫詩一首 364x145cm
現代的書法理論不是這個方法,他們要精確、要分析、要科學,從客觀形質上進行描述,建立起一個框架,雖然論形質的辭彙越來越發展,但大部分卻很難觸及事物的本質。如古人論筆法有起筆、行筆、收筆、中鋒、側鋒、留、駐、蹲、內擫、外拓等,講章法有「一字為一篇之准」「如眾星之列河漢」「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計白當黑」等,而我們現在用的更多的則是點、線、面、空間、角度、節奏、中軸線等。古代的概念符合書法原生態發展,現代的概念將書法拉到和美術造型等視覺藝術共通的層面來分析。與中國人偏感性、講內在體會不同,西方人喜歡具體化分析,這樣就把書法片面化了。當我們放棄了感覺和體悟,由老師灌輸這些概念的時候會貽害無窮。現在書法教育的弊端就在於此,學生沒有體悟,只從概念入手,得到的只是一鱗半爪,都是碎片。我們把認識書法的那種「模糊的」「唯觀神采」的方法丟掉了。現在老師一上來就教學生各種概念,一教,學生的注意點就會在這個概念上,就不會直覺地去發現問題。當學生纏在概念里就會產生弊端,造成書法最後徒有形式,創作模式簡單化。
吳昌碩題蘭詩
中國的藝術有其特殊性,比如京劇、崑曲、古琴、中醫,這些都不能用西方的詞去分析,否則就是隔靴搔癢。把一個特殊的東西拉到一個共通的層面,實際上是降低了這個藝術的檔次。書法先要進入普通平台,然後再超出這個平台。書法在普通平台時是造型藝術,但到了特殊的層面就不是了,用西方藝術中的視覺藝術和造型藝術是說不通的。我們要從本質上考慮書法,不要在小問題上糾結。
蘇東坡同王勝之游蔣山 41x35cm
以上只是大略梳理了從古至今人們闡釋書法的基本狀況,各種理論都有自己的利弊,從虛到實、從模糊到越來越精確是大概的趨勢,任何的語言描述都有利於認識書法,但也都存在陷阱。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學習,廣泛理解各種理論所使用的辭彙以及它們所能解決的問題。同時,又不能丟掉直觀的、不依賴於理論認識的、一種更原始的感悟方法。經過這樣打磨的腦袋,才會通達,不拘泥於某些成見,才會更理智地吸取、判斷別人具有獨特價值的各種學書經驗,結合自己的實踐體驗,建立屬於自己的一種感悟與描述機制。
蘇軾詩 248x124cm
崔顥 《黃鶴樓》
陳忠康 | 二王筆法如何突破?
1、如何打通五體?
第一。這個問題太高大上了,我沒法回答,因為我沒打通。初學者先掌握一兩種書體的熟練運用,然後再鋪開學學五種書體,五體之間相輔相成,對專業人士很重要。要打通估計需存一以貫之的道理。但真正打通的其實少之又少,歷史上五體俱優的書家並不多,能擅兩三種就不錯了。這是高階段要想的問題,初級階段想這個不務實。但五體對學習技巧和審美的完善很重要,即使不精,也要廣泛涉及很有必要。開始學不同書體還是各學各的,到一定階段自然會融通的。
2.寫二王用什麼紙筆最佳?求推薦
具問題現在人特別注重。工具固然重要,不如功夫重要,想當初我們學書法就沒什麼好紙筆,拿破報紙就寫。紙,現在普通的練習紙如毛邊紙就可以,寫二王忌用生紙。筆,狼毫、兼毫、羊毫都可以,但要有一定彈性,鋒不能太長。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試用各種紙筆,體會材料的性能,這也是學習,就是得費錢。不同材料都可以表現不同的味道,要體會到。我近年來用的筆有宣和、千枝秀、晉風堂、藝雲筆庄、劉廣生、安邦、吳雲輝等的狼毫,近來用一些羊毫,如日本迴流的八十年代上海工藝的宿羊毫。
3.在臨習王右軍手札時,經常遇到炫技之筆,例如截鋒(筆畫突然變細)的筆畫,我們在臨帖的時候,需要不需要照搬。謝謝陳老師。
二王及書譜有很多你說的這種截筆,是摺紙造成的跳躍,可以學,有奇特味道。對經典,任何細節不能放過,都是有意味的,而且應該先迷信它,他們隨便一個塗抹一根賊毫都是好的。二王孫過庭他們應該覺得這個挺好看,所以保留了,否則把紙抹平就沒了。
4.我想問一下陳忠康老師: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我們總想追求個人風格,天天臨不同的帖本去尋找出路,除了與自己的文化修養藝術審美有關外還要怎樣做才更為有效?
還是先別追求個人風格吧。這個問題對初學者很有害。當今很多的所謂個人風格基本是沒意義的。我自己的體會是學古時要無我,主觀上消滅自己,古人才能進得去。一開始那個「我」是有毛病的,無需保留,要置之死地而後生。經過傳統的洗禮,你再找到的那個我才是有價值的。當然,學字是一個系統工程,技術的提高也是頭腦、觀念、學養、境界的共同提高過程,要建立一個大「我」的觀念,才有希望找到有價值的個人風格。
5.我請教下陳老師 關於魏晉絞轉筆法 是否可以演示下 一直很困惑
絞轉問題建議仔細看看邱振中老師的文章。他有個比喻,絞轉像天空飄揚的彩帶。我的理解是線條中段的換鋒換面問題,筆毫不是平鋪直敘的。唐以後,由於楷書影響,後人習慣於注意筆畫兩端的動作,而忽略筆畫中間的變化。到清代為甚,一些人注意到這個問題,如包世臣反對中怯,而絞轉可以避免中怯。關於絞轉,在二王書法中其實也是部分用筆特徵,要研習二王只關注這個還是不夠的。
6.我想問書法藝術這條路到底該怎麼走?
循序漸進,不能越級,一個階段干一個階段的事,路就會走得遠。
7.您好老師,關於寫二王行書。初學者最需要在哪方面進行學習?
先要有楷書基礎,最好是唐楷功夫。對筆頭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快寫慢寫結合,然後,對二王行書有一定的理解就可以寫了。
8.之前看陳忠康老師書《寒食帖》的視頻,非常過癮,我提個比較初級的問題:如何解決字型結構不準的問題,帖學筆法和碑學筆法有何異同?是否就是大字學碑,用篆隸筆法;小字學帖,用二王筆法?
字形不準要提高觀察能力,人的眼睛經常會欺騙的,心細、反覆觀察對比字帖應該可以解決。但很多人眼睛有惰性的,不善於反思自己的能力。一般經過美術訓練的眼睛會比較准。還有,觀察要經常變換視點,不要老是用一種辦法看字帖。
帖學和碑學我以為先學帖比較好,知道什麼是自然書寫,對「寫」有深刻體會後可以學碑,避免寫碑的描畫塗抹。實際上現在很多人體會不到他們的區別。
關於你說的大字學碑用篆隸法,小字寫帖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對。帖也可以寫大字的。
9.魏晉與明清如何嫁接?如何找到平衡點?
魏晉和明清甚至民國是書法史的不同板塊,各有勝處,作為當代人,都要研究,不能偏廢。不知道嫁接是何意思?所有的好書法,不管是碑是帖大字小字各種書體,它們都有共通的道理的。魏晉和明清好書法的道理是一脈相承的,找到共通性就可以了。
10.?請教陳教授:我看了您原本與創作的對比圖片,非常驚嘆!想請教一下,一個帖在您手上寫上多少遍即可以用它的筆法創作,比如大王《頻有哀禍》?
寫多少遍可以用,不好說。有的看幾眼就可以,有的寫很多也沒辦法。還是基礎問題吧,積學乃成。就像讀書,很多學問大的人,讀過很多書以後,遇到新書,就可以一目十行,因為他大腦已儲存太多的知識點了,他處理信息的能力就強。
11.請問陳老師:書法學到一定程度後,要從哪些方面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風格?往往臨得越多越無可是從。謝謝!
臨得越多,如果沒有消化能力確實會寫亂,所以一般先練一帖,能靈活運用,建立初步根據地。在此基礎上,開拓路徑,廣泛參學。到一定程度,建立自己的風格。如何建立風格,因人而異。有傳統共性,又有真正的新意,才算吧。當然,有時老師為了打開大家的書寫能力,有意識的臨很多字帖,那又臨當別論了。
12、前段時間在國博看陳老師的展覽,非常喜歡陳老師的小楷,希望陳老師能指點一下小楷的學習路徑,並推薦一下法帖。
無需刻意練小楷,會太狹隘了,多練大字,偶爾寫點小楷就行。小楷晉唐之間的寫經,明清名家的都可以.
※倪元璐書學王羲之、顏真卿、蘇軾,書法以險寓正,風格奇倔剛毅
※一個開飛機的書法家王道國
※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作品搶先看
※近距離拍攝的王鐸書法真跡,筆法一覽無餘
※筆法健勁、古拙質樸的黃道周書法欣賞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