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好些事上糾結,不是別的原因,恐怕是你永不滿足。」
每一個角落裡都有一個人的自信,而且安安靜靜的,不想去驚擾別人。
有一次,我,琳達,還有另兩個朋友去吃自助餐,可選擇的東西太多,不知吃什麼好。
很多人沖著好的拿,比如烤駱駝肉排,因為是限量供應,總覺得拿少了不甘心。
琳達,不緊不慢地拿咖啡、小菜和水果,都是不值錢的東西。
我笑她:這樣吃,只夠吃回十分之一。
琳達笑了,我到哪裡都只拿喜歡的,別的再多都不要。
還記得《生活十講》的一段話:有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一種充滿而富足的感覺,他可能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會覺得羨慕、敬佩,進而歡喜讚歎,但他回過頭來還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他不會覺得賺的錢少就是不好,或是比別人低賤,也不會一窩蜂地模仿別人、複製別人的經驗。你會在城市的某一個小角落,聞到一股很特別的香味,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調出來的味道。
二十年前,你在那裡喝咖啡,二十年後,你還是會在那裡喝咖啡,看著店主人慢慢變老……每一個角落裡都有一個人的自信,而且安安靜靜的,不想去驚擾別人似的。
這段話真的讓我太認同了。很多情境下,我們都是「不夠不夠」,好了要更好,多了要更多,永不滿足。
比如,對工作不滿足,每天怨氣衝天,琳達卻能發現隱形福利。
當年畢業時,一些同學挑三揀四的,眼光高得很,選擇單位要名氣大,待遇好。
琳達呢,你很難想像她選擇一個單位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外圍環境。
她選擇去那個很不起眼的學校教書,因為靠近一個天然湖泊公園。
她經常提起一個名稱「隱形福利」。
步行去湖邊,五分鐘,好像單位的後花園。每天中午兩個多小時,她幾乎都泡在那裡。這對她而言,便是隱性福利!
有一條林蔭大道直通公園側門,走進去,有一片茂密的香樟樹林,靜下來,香樟清潔的氣味四處流淌。
那一條湖邊的路,她給它命名「黃金小道」,因為總是陽光溫暖,歲月靜好。
她穿行在林中,慢跑二十分鐘,深呼吸,散步,練幾個瑜伽動作,做著身心雙重調節:工作上的壓力,人事關係的紛爭複雜,頸椎的不適,身體久坐的僵硬,都是可以調節的。
因為這一塊地方,她享受了許多。而單位很多人寧可中午呆在辦公室里上網,也不願多走一步。
日本人喜歡說「一期一會」,真的是這樣,每一個當下都是唯一。
她聽到好友抱怨時,總提醒:你發現了身邊的隱形福利嗎?它或者是單位附近一個漂亮的街心公園,或者是離你上班三步之遙的一個咖啡館,或者只是可以躺著曬太陽看書的小轉角……
它是免費的。只是它們常常空無一人,因為你們覺得不夠,你們忙著找別的東西去了。
琳達的「夠了」絕不是裝出來的,她是真的這樣想。
就拿小孩教育這件典型事來說吧,多少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不夠,你可以更好,再努力點。家長急切地去要求著,愛變形了,有多少畸形靈魂從此產生?大家都累。
琳達對孩子常說的一句話是:「你這樣挺好的。儘力就可。」
她孩子學習也沒見差。孩子能這樣健康良好,就夠了。
你在好些事上糾結,不是別的原因,恐怕是你永不滿足
TAG:隨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