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書故事(11):一位公主有三任駙馬,去世後與誰合葬?你怎麼看

唐書故事(11):一位公主有三任駙馬,去世後與誰合葬?你怎麼看

王同晈[jiǎo](?~706年),相州安陽人。唐中宗李顯第三女安定公主的第一任丈夫。「神龍革命」的功臣之一。神龍二年(706年),因反對武三思而被殺害。唐睿宗李旦即位,為之平反。賜謚「忠壯」,追贈「太子少保」,追封「琅琊文烈公」,由其子王繇襲封琅琊公。

王同晈的妻子是安定公主,唐中宗李顯的第三女。他嫁給王同晈的時候,李顯已經被武則天廢去皇位,那時安定公主還是新寧郡主。神龍政變以後,李顯複位,封安定公主,王同晈也隨之成為駙馬。

然而,忠勇的駙馬和公主,並沒有幸福地生活下去。唐中宗複位以後一年左右,王同晈因看不慣武三思把持朝政、禍亂後宮,便計劃除掉他。可是,密謀不慎,被武三思倒打一耙。結果,唐中宗下旨,將王同晈等人處死。

漢唐時代,公主改嫁很正常,有的還不止改嫁一次,如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安定公主也是其中一位,在丈夫王同晈被害以後,曾先後改嫁了兩次。改嫁的第一個丈夫,是韋皇后的同族兄弟韋濯;第二個,是太府卿崔銑。因為嫁了三次,當公主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二月去世後,竟不知該同誰合葬才好了。

安定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是中宗韋皇后的娘家祖弟韋濯,並生有一個兒子韋會。但是,韋濯在「唐隆政變」時,因為是韋後的親族中的高官而被殺。而發動政變的,不是別人,正是現在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韋家自然不會自找麻煩,去掙什麼合葬權。

但是,安定公主與第一任駙馬王同晈的兒子王繇就不同,他極力爭取父母合葬。因為王同晈不僅是曾經的駙馬,更是大唐復國的「神龍政變」的功臣。此時的皇帝李隆基,當時已經20多歲,想是目睹過王同晈為大唐復國而戰時的風采;而且,王繇自己本身也是唐玄宗的女婿。因此,他有足夠的自信去爭取。果然,王繇說話很好使,唐玄宗很自然地同意了這位駙馬的申請。

可是,定安公主的現任丈夫崔銑,當時還在世,他自然不同意老婆與前夫合葬。雙方爭執不休,都不肯讓步。給事中夏侯銛聽說後,更是直接上書,反對定安公主和王同晈合葬。

【筆者小註:銛,這個字多音多義,而筆者又未找到夏侯銛的字,故不好推測其準確讀音。謹將其列出,由各位自己判斷。銛,①[xiān]鋒利; 一種農具;捕魚工具;利器;罕見姓氏。 ②[kuò]無知的樣子。③[tiǎn]挑取。 ④[guā]斷。】

夏侯銛的大意是說:「公主已經改嫁,而且是在你爹去世以後。這樣看來,公主在世的時候,就已經跟你們王家恩斷義絕了。她現在是崔家的人,死了也應該是崔家的鬼。如果跟你爹合埋,只怕你爹在天之靈,也會拒絕接納她;而崔銑死後,也必然要去陰間申訴。」【《定安公主不得合葬王同皎墓議》:「公主初昔降婚,梧桐半死;逮乎再醮,琴瑟兩亡。則生存之時,已與前夫義絕;殂謝之日,合從後夫禮葬。今若依繇所請,卻瘞舊姻,但恐魂而有知,王同皎不納於幽壤;死而可作,崔詵必訴於元天。國有典章,事難逾越。」】

王繇聽說以後,簡直要氣炸了。怎麼個意思,我們的家務事,你摻和個什麼勁?而且,你夏侯銛說話怎麼這麼難聽?王繇直接跑進皇宮,向自己的岳父唐玄宗告狀。崔銑也不服,也去上訴。

唐玄宗見此情形,一時兩難。此事早已引起街頭巷尾的議論,玄宗只好交與廷臣,讓大臣們在朝堂上討論解決方案。大多數大臣認為,夏侯銛話雖然說的刻薄,卻還是有些道理的。於是玄宗判決:公主與崔銑合葬。同時為顯公平,夏侯銛妄議別人家事,被降為瀘州都督。

最終,定安公主還是與崔銑合葬,並陪葬中宗的定陵。前兩篇,我們也提到過,王同皎陪葬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昏庸岳父唐中宗李顯。如此一來,王同晈、安定公主和崔銑三人,竟然湊到了一塊兒。黃泉路上,如若在閻王面前再爭論起來,怕是又成一樁難斷的官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此人曾是大將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卻因一個封號被唐太宗所殺!
銘記我們的文化之:千里送鵝毛的由來
唐朝皇室把它推廣到全國,如今竟被別人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米易食考丨沒什麼可吃的吃貨帝國·唐代食考
歷史證明,你篡位成功了,大多距離滅亡也不遠了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