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百病生!一味特效中藥,專治各種脾胃不適!
中醫里講「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一虛,百病由生」,也就是說無論外感和內傷,皆與脾胃健旺有關,比如:
氣血不足、面色蒼白、口唇乾裂;說話有氣無力、精神不振、手腳冰涼、未老先衰,瘦得就像紙片人………
根據不同癥狀,脾胃病主要分為4大類型。
1
單純脾虛
脾的功能在於吸收運化,一旦脾虛,吸收運化功能就會變差,吃進去的東西不能變成營養吸收,而是存積在身體里成為「毒素」。
所以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大便稀溏等症,很多人還同時會有疲倦乏力、無精打采、老是睡不醒等癥狀。
2
脾胃虛弱
脾的吸收運化功能不行,胃的收納能力也不行,主要表現為沒有食慾,或者想吃但多吃一點就胃脹胃不舒服,愛打嗝,經常腹脹,有時大便不成形。
嚴重的人還會出現抵抗力下降,內臟下垂,包括子宮脫垂、脫肛,衰老明顯等中氣不足的現象。
3
脾虛濕盛
脾虛不能把食物化為精微,便會造成水濕在體內淤積停滯,形成痰濕,這就容易影響到頭部,造成眩暈;
痰濕停留身體中部,則影響消化器官,容易出現上腹脹痛、反胃、反酸等表現;
痰濕停留在身體下部,則影響生殖器官,容易出現婦科病、男科病,以及腿上的濕疹等等。
4
脾胃陽虛
陽虛的人最典型的癥狀就是怕冷,所以,脾胃陽虛的人表現為胃冷、痛,時常感覺吃進去的東西不消化,不敢吃涼的,經常感到小肚子、四肢冰涼。
白朮——治療脾胃病的特效藥
脾胃病常見,但懂中醫的人很少,有人要說,這麼複雜的「辨證分型」自我判斷起來真心好難,怎麼辦?
別慌,養生君今天為大家推薦一味治脾胃不適的特效中藥——白朮,只要是脾胃問題,不管屬於哪種類型,配伍白朮就能調理好。
白朮味苦、甘,歷代醫學典籍和臨床經驗都證明,白朮在健脾養胃、燥濕利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作用,可謂是「無白朮、不脾胃」:
絕大多數治脾胃病的中醫方,如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歸脾湯等,幾乎都離不開白朮;
調理脾胃的中成藥,比如補中益氣丸、參苓白朮散、半夏白朮天麻湯、附子理中丸等,裡面都有白朮,而且分量很重。
白朮的用法
單純脾虛:白朮30克,泡水,代茶飲。
脾胃虛弱:白朮30克,黃芪10克,泡水,代茶飲。
脾虛濕盛,導致頭暈:白朮30克,天麻10克,加水熬半小時,代茶飲。
脾虛濕盛,導致腹脹、反胃、反酸:白朮30克,陳皮10克,砂仁3克,泡水,代茶飲。
脾虛濕盛,導致腹瀉或大便不成形:白朮30克,茯苓15克,加水熬半小時,代茶飲。
脾胃陽虛:炒白朮30克,乾薑10克,泡水,代茶飲。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四怕生氣,而且脾胃疾病「三分治,七分養」,所以,脾胃調養重在順應自然變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心態平和。
脾胃四季調養法
春季易發怒,所以應情緒樂觀,保持心胸開闊,同時少吃酸,多吃點甜味食物,如山藥、香蕉、大棗等,以養脾臟之氣。
夏季濕氣重,汗多心氣易傷,尤其要保持心境平和,多吃豆類健脾利濕,同時少淋雨、少食寒涼生冷。
秋季,人的情緒不太穩定,心情煩躁,也易憂愁傷感,所以要多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同時多喝健脾的粥。
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平時最好早睡晚起、多曬太陽,讓身體溫暖,是保護脾胃的最好方法。
脾胃日常調養方法
飲食養脾胃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將脾胃的受納運化功能比作倉廩,可攝入食物,並輸出水谷精微以化生氣血,輸布全身。
人以水谷為本,胃主受納水谷,所以養脾胃最好的莫過於五穀,同時以水果、蔬菜和肉類等作為輔助,發揮補益作用。
另外,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的基礎、調養脾胃的前提: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以軟、爛易消化食物為主;
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棗等,脾胃虛弱者可以經常食用,還可以選用簡便實用的粥品:
胡蘿蔔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蘿蔔50克,大米煮成粥後加入胡蘿蔔,煮熟爛後食之,有健脾溫胃的功效。
糯米小麥粥:糯米50克,小麥仁60克,煮成粥後加糖適量,調味服用,有健脾益氣之功效。
沙參麥冬白扁豆粥:沙參10克,麥冬10克,白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將汁加粳米、白扁豆共煮成粥。適用於脾胃陰虛者,有清熱生津的功效。
運動養脾胃
推薦三種運動養脾胃的方法,即散步、打太極拳和摩腹:
散步對胃腸能起到有益的按摩作用,從而收到提高胃腸消化功能的效果;
打太極拳可以促進腹腔的血液循環,改善胃部的營養狀況,增加胃腸的蠕動;
仰卧時,用右手的掌心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做繞圈按摩,或可從上腹往下腹緩緩按摩。每天可進行3-4次,每次5分鐘左右。
養脾胃先養心情
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情志傷胃」,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的體會:心情抑鬱、情緒低落時,會茶飯不思,而放鬆的環境和愉快的心情則會使你胃口大開。
研究發現,胃功能失調者,患抑鬱症等各類情緒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由於「情緒」變化常可引發胃腸功能的改變,所以胃被稱為人體情緒變化的「晴雨表」。
因此,「調節情緒」、「情志養生」也是養脾胃。
※這5個壞習慣,是中年人的健康天敵!40歲後一定要改掉……
※一病一方:在家自製幾個小食方,就能少生一場病!全是秋季常見的
※明明是筋出問題,卻常常是骨頭代為受過,筋柔骨痛消!
※補中益氣丸等葯治便秘最見效,真是萬萬沒想到!
※5毛錢成本的一個小偏方,被稱為補陽第一方,竟能治多種小毛病!
TAG:養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