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11看京東的邊界與無界
[釘科技述評] 儘管有不少爭議,但京東的成長是看得見的。幾個月前,京東市值甚至逼近了互聯網巨頭百度,衝擊著BAT這個傳統看似牢不可破的組合。
不過,技術的百度還是有底蘊的,其在AI上的布局和投入逐漸被華爾街認可,股價也逐漸回暖,算是穩住陣腳。
京東也沒有停下腳步。以11.11這個中國最大的零售大促節為契機,京東推出了全球好物節,並在技術、模式兩方面,試圖重新定義零售的含義。
京東號稱自己是中國最大的零售商,顯然並不認可阿里在零售領域的地位超過自己。這麼說,其實也對,因為阿里一直並不把自己定位為零售商或者渠道,而是大數據公司。
如果京東可以代表零售,那麼其又如何推動零售業的創新發展呢?從11.11全球好物節上,釘科技看到京東的幾大策略:
其一,全場景覆蓋。以前大家都講線上線下全覆蓋,或者說線上線下融合,這是正確的,但並不夠。
原來講的線上線下平台,主要是零售企業自己的平台,比如自有商城和自有門店(加盟店),但消費者是無處不在的,這就要求零售商的入口要遍及更多場景。
這大概也是京東提出無界零售的一大原因。所以,我們看到,京東與騰訊進行了戰略、戰術層面的緊密合作。不僅微信、手機QQ、騰訊新聞、騰訊視頻這些產品成為京東導流的渠道,而且進行了數據整合營銷,進行了賬戶融合、權益互通。
我們還看到,京東與今日頭條、百度、360、網易、搜狗等進行合作,打通數據壁壘,獲得更多的流量支持,也獲得更大的用戶觸達率。
線下方面,京東的布局就顯得弱了一些。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或者說是基因問題,需要京東逐漸補足這個短板。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其二,技術驅動。零售不再只是簡單的買賣交易,其背後是大數據、雲計算、AI、生物識別、物聯網等黑科技在支撐運營。
比如,京東強調的智慧供應鏈,就需要大數據的支撐;智能門店,無人門店,除了生物識別技術之外,還離不開支付、金融等相關技術與服務的支持。
傳統零售業態在一系列技術的支撐下,會發生很多奇妙的改變。供應商會更加精準備貨、精準營銷,消費者會更便捷購物,平台商會更容易地搭建出智慧的零售生態。
其實,以上說的內容,熟悉這個行業的人都清楚,關鍵的問題在於兩點:一是是否足夠專註,二是是否開放。這就涉及到文章標題里說的邊界與無界的問題了。
京東的擴張外界都能看到,但基本都是圍繞零售這個核心來布局的,比如金融、物流。也就是說,京東的擴張還是有邊界的。
阿里也在擴張,看似沒有什麼邊界,其實這符合阿里的定位——數據公司。如果阿里是一家零售公司,那麼很多擴張就講不通了,至少就不是那麼理性。
再看看無界。無界並不是說業務延伸無邊界,而是指時空場景的無界,即用戶的觸達無時無刻不在。客觀看,這一思路沒有問題,不過真正落地並不簡單,尤其是線下場景太多,很難全部觸達。
綜上,零售業的改變已經展開,技術與模式的升級改變了零售的傳統形態,智慧零售也好,無界零售也罷,我們都樂見這個行業進行價值再造。(本文為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傳三星Note9將配屏下指紋,全面屏普及潮下會不會被別家搶先
※華為Mate 10 Pro諸多細節再曝光
※三星領世旗艦8:開合之間,有競逐未來的從容
※榮耀暢玩7X,做了小米vivo們沒做到的事情
※iMI X手機發布,蘋果小米「驚呆」了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