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絕對乾貨:史上最敢講茶論壇,為大紅袍定義,三位岩茶界大咖唇舌爭鋒

絕對乾貨:史上最敢講茶論壇,為大紅袍定義,三位岩茶界大咖唇舌爭鋒

這是一場動真格的岩茶論壇。有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激烈探討,也有著近距離與武夷岩茶不同領域的一線且一流工作者的交流所得,無論如何,它都應該在武夷岩茶發展的過程中被記上一筆。

在茶語網東方生活美學同步直播破16萬觀眾數的論壇結束後。

論壇發起人之一,也是論壇主講嘉賓之一的著名烏龍茶審評專家陳郁榕老師時而大聲又時而喃喃自語地重複感慨:

「這場論壇與直播真的圓了我獻身茶葉界多年的心愿——就是毫無保留地說出了所有事實!」

那麼,他們在論壇上到底說了什麼?

1

一場震撼武夷岩茶界的論壇

10月15日下午,由茶語網與陳郁榕工作室共同發起的面向武夷岩茶現狀與發展、山場與製作、鑒賞與拼配等全方面的介紹、答疑論壇,在福州不遠·生活美哲館進行了兩小時的激烈討論與深入答疑。

論壇嘉賓,岩茶界代表級人物審評專家陳郁榕、武夷岩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王順明、武夷山市茶業局局長鄧崇慧在現場認真回答了所有拋給他們的刁鑽問題,甚至還因為某個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你此時閱讀的這篇文章,是這次岩茶論壇話題問答的總結稿。我們詳細地分出了三大爭議話題與十個尖銳問題。每一個話題或問題,嘉賓都給出了精彩的答覆。

很有可能,你即使看了這篇文章或論壇直播,還是會選擇不相信答案。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些答覆,都是三位耿直嘉賓道出的觸底的事實。你不相信,可能是因為問題被扒得太過於真實。

為求真實,我們盡量用了現場原話做記錄。總之,耐心、認真地看下去,你會經歷前所未有的震撼。

2

嘉賓三大話題交鋒

話題交鋒1:動輒數萬十幾萬的武夷肉桂該不該這麼貴?

論壇的第一個話題,便是所有人意料之中也最迫切想要了解的問題:武夷岩茶,特別是肉桂越來越貴,動輒數萬乃至十幾萬,它們到底貴在哪?政府、茶農、學術界都是怎麼看待的?

陳郁榕老師耿直地給出自己的答案:

「武夷岩茶貴還是不貴,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我大學畢業,到武夷茶葉收購站當學徒時,工資47塊錢一個月,而當時國家收購肉桂的毛茶價格,最高的達到了20多塊錢一斤。也就是說,國家規定價格的時代,就有半個多月工資一斤的毛茶,更不要說精茶了。所以,按現在的市場算起來,我覺得好茶好價,次茶次價的原則沒問題。」

武夷山茶業局局長鄧崇慧從自身職位所見如此回答: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我國的六大茶類中,武夷岩茶是烏龍茶的代表,由於它受原產地區域範圍內限制(武夷山原產地區域範圍總共種植面積14.8萬畝),特別是大多數都只做一季,所以它算是六大茶類中的小眾產品,稀缺產品。又因為它有著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加上精湛的製作工藝,以及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成就了商家炒作的資本。」

「我們作為管理部門,一直有關注高價茶這個問題,但因為茶葉屬於放開的市場經濟產品,有需求才有價格,我們的行政手段無權更多地干涉產品定價。」

「不過我們在宣傳上倡導對消費者有一個正確的導向——就是選擇對的,不選擇貴的。茶無上品,適口為珍,你可以去嘗試不同的口味,再選擇最適合自己口感與消費水平的岩茶。」

王順明老師則更加幽默地表示:

「你們急什麼,我自己都不喝肉桂,為什麼?我拿去賣錢啊!肉桂不貴就不叫肉『貴』,喝不起的時候我們還有這麼多選擇——喝水仙啊,便宜這麼多;喝其它品種啊,特色這麼多。它們難道不叫武夷岩茶么?當大部分人都不喝肉桂了,肉桂不自覺地就便宜了?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市場自己會調節回頭的。」

話題交鋒2:大紅袍的定義到底該如何界定?

大紅袍究竟該如何定位?這個問題的不同衍生,困擾了從入門者到老茶客的許多人。而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使得現場王順明老師與陳郁榕老師爭論起來。

在如今,大紅袍有著多重含義。

在遊客眼中,它是山上那6棵傳奇母樹;

在種植領域,它是一個茶樹品種;

在流通領域,它是一個武夷岩茶對外宣傳的品牌。

特別是它在品種上的學術定義,多年來頗有爭論。

鄧崇慧表示:

「2012年,福建省農作物品種評定委員會六屆五次主任委員會議通過了大紅袍的品種申報。至此,大紅袍是茶樹品種的說法正式定論。終於以科學數據說明了其品種來源,大紅袍茶樹品種通過無性繁殖保證了扦插後的植株與母本特徵是相同的,一代,二代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陳郁榕則表示:

「市場上對大紅袍理解太混亂,我們想要搞清楚,才會做這樣艱苦的申報工作。如今武夷山茶業局、武夷山政府明確表態,大紅袍是屬於名叢範疇,菜茶類。最終品種審定,大紅袍樹種就叫大紅袍,而不是奇丹、北斗之流。雖然學術界、市場上都有爭議、眾說不一,以前怎麼講不管了,現在就按照政府文件來。理清了這個現象。」

而王順明老師對這個說法持有不同的態度,他表示:

「我不同意如此界定大紅袍,它不僅解釋不了大紅袍優秀的歷史,更會帶來反面影響!今天大紅袍作為只限於武夷山2183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地域標識,已經這麼出名了,如果將它用官方文件定死為品種名,把地域空間全打亂了。如果它在江西栽種了,是不是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大紅袍?」

對此,鄧崇慧繼續解釋道:

「我想說明一下,王順明老師如此申明,我們並不抵觸,這也證明一代一代茶人對武夷岩茶的熱愛。初衷都是保護好武夷岩茶的良性發展,這也是我們在座所有人的目標。」

「但我要為這個說法進行解釋:武夷山脈江西區域或許是種有大紅袍茶樹品種,作為品種,種在哪裡都無可厚非,但是它絕對不會也不能用『武夷山大紅袍』作為茶葉品牌來進行銷售。『武夷山大紅袍』在2002年就已註冊為地理證明商標,它的地理證明保護範圍是武夷山市2183平方公里行政區域範圍,出了一公里都不算。」

話題交鋒3:需不需要推動岩茶陳茶的標準出爐?

陳茶,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同屬福建烏龍茶的安溪鐵觀音已經出台老鐵國標,而關於武夷山陳茶的界定,還有許多的疑問。

鄧崇慧局長表示:

「對於武夷岩茶的陳茶國標,武夷山當地茶業局與茶業工會正在做推行企業標準、行業標準的準備(國標已限制制定)。」

而王順明老師則表示:

「岩茶的陳茶標準?我不看好能做出來。我家是有老茶,但都是我過去經營不善賣不掉的。武夷山留下的陳茶不會多,基本來說都是留下當樣品來對樣的。」

「如果一個人給你說他有陳茶,基本這幾個原因:做得不好賣不動,剩下了就是陳茶了。還有就是做得好的,偶然價格不適合,我一倔,今年就沒賣出去了。」

「但這些留下的陳茶都不會太多,而刻意留存的老茶更可以說基本沒有,基本不可能當成商品售賣!反正在我自己一生做茶40年中,每一年我最期盼的都是我的茶統統賣光!」

「實話給大家講,陳茶好不好?好!有沒有?幾乎沒有。反正我是沒有這個能力與條件去存,正常的岩茶商人也是一樣。所以岩茶做陳茶標準,實在是不容易。」

3

觀眾提問十問實答

以上,便是論壇討論引起大量爭論的三大話題爭鋒。而在這三個話題之外,還有許多現場觀眾與直播觀眾的提問,三位嘉賓的回答可謂是精彩紛呈。

茶語網總結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幾條。

觀眾提問1:武夷山鬥茶賽現在多得讓人眼花繚亂,政府方面有沒有管理?

鄧崇慧:

對於民間、企業舉辦的「茶事活動」,只要它導向正確,我們並沒有太過於約束,但我們從安全、有序等角度考慮,會嚴格規範申報程序,2017年初,政府已出台文件通知,這類活動一定要經過武夷山市茶業局和茶業公會的審批,報備給市政府備案。

正如陳郁榕老師所說,鬥茶賽有許多程序,在技術上來說可謂相當嚴謹,並不是憑評委個人喜好與狀態來的。我們要將鬥茶也打造成品牌,而不是做濫了。

在武夷山看一個鬥茶賽事是否規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大家看指導單位,有沒有武夷山市茶業局。

觀眾提問2:如何讓北方的年輕人培養對岩茶的口感認知?

陳郁榕: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一句話——多喝!就是喝!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可以去看,實際上真正要掌握武夷岩茶的本質,分辨品種特性,就是多喝,這是硬道理。

觀眾提問3:王順明老師經常在央視廣告中說的那句「好聽就是好茶」怎麼理解?

王順明:

很多非茶行業的人,感覺這就是一句廣告詞,實際上不是。一些茶學本科生大三審評課第一節學的,應該就是「好聽就是好茶」。

不管是罐子還是蓋碗中,茶葉擲地有聲時,條形一定是緊索,它會帶給你很多「這是一泡好茶」的內容。

好聽,說明採摘是標準的,同時揉捻是有力度的,揉捻過程中,前松後緊,這樣的條形緊而且重,內涵一定豐富的。

同時,乾燥度也影響聲音,好聽,說明適當。如果含水率過高,搖起來不會這麼擲地有聲,會是悶的。

當然,你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對做茶人,審評人來說,好聽就是好茶;對賣茶人來說,好賣就是好茶;但最終,你們還是要相信自己,好喝就是好茶!

觀眾提問4:市場上說焙火三次四次的是好茶嗎?

王順明:

武夷焙火,很多奧妙在裡面。焙火是一把雙刃劍——你把火焙得很足了,它的水是厚了,香氣在減退。這個工藝奠定了武夷岩茶往上的內在品質最終發展方向。但不是誰都能焙得好。

需要根據季節、品種來焙,大紅袍、肉桂、黃旦、黃觀音,如果按照水仙來焙,它就完蛋了!揉一下就碎掉了,口感變得炭化焦干,就是十足的劣質茶了。

如果有人說焙火三次乃至四次,那隻能說明他閑時間比我多。我焙茶都是一氣呵成,焙不動三次四次,焙得動我也捨不得(和他們一樣)把好茶焙成劣質茶。

觀眾提問5:如今都說感覺肉桂辛辣感變少了,這是怎麼回事?

陳郁榕:

這就是市場的誤導嘛!的確,史料記載,肉桂有桂皮香、辛辣感,滋味非常醇厚。我長期做審評收購工作,如今市場肉桂大部分是花香型,對於辛辣感香型的,有,但是不多了。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就是製作工藝的問題。市場認可花香,大家都可以往花香上面去做,是沒問題的。

市場如今還要把花香型的肉桂按照史料記載進行教科書似地宣講桂皮、辛辣,這個是錯誤的。

王順明:

我再講清楚一點,大家都不要去理會這個問題。這是時代的變更,產品品質的變更,並非工藝的退步,也不是樹種的變異。

武夷岩茶以前作為僑銷茶比較多,所以武夷山歷史沉澱下來的所有老說法,與現在都可能是有一定出入的。

寫書人是文人,他把那個時代最好的留下,但是也僅代表那個時代。要辛辣味可以,如果遲幾天采,葉子老了,可以出,但是不適合現在的市場。

喝肉桂,你只要抓住「悠、長、揚」就好了。不要自作聰明去追求什麼香,真的要追求香型,現在審評中有600多個芳香因子,你慢慢找去吧。

觀眾提問6:對岩茶市場的很多花樣,譬如玩壓餅、玩單株這些問題怎麼看?

王順明:

岩茶壓餅只能對品質起到反作用。那是當年運輸、保存不便想出的沒有辦法的辦法,你現在這物流條件,這倉儲條件,為什麼這麼干?

至於宣傳不拼配的單株,它和單一小品種並不一樣。小品種單一賣是現在市場對口感的需求,即使是單一小品種,跨產區與時間的拼配來平衡口感也應該是存在的。

但是單株茶不是,如果過於追求單株茶,那就是偏離了方向。提醒你一句,這一株茶今年好喝,明年可非常不一定喲!

反正就是,不要亂跟風,就像你穿旗袍好看,我穿旗袍就裹眼球了。

觀眾提問7:茶商對我推銷高火茶,我怎麼分辨茶的火工?

陳郁榕:

我醜話說在前頭,茶商強調自己的是什麼什麼火的,一律別聽他說,自己看。特別是說自己高火的,馬上扭頭走,理都不要理他。

高火茶,是火候處理不當的茶,而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足火,足火茶茶湯顯深橙紅色、干茶烏黑、葉底全部變為黑色而且一致。武夷岩茶傳統來說,都是足火。

那為什麼會有中火、輕火說法呢,調解火候是為了適應市場。中火茶湯色顯橙紅色、干茶烏潤色、葉底均勻一致的黑色;輕火茶,湯色顯淡淡的橙紅色、葉底顏色並不均勻。

觀眾提問8:岩茶市場現在處於高點,如果出現下滑波動怎麼辦?

鄧崇慧:

從我們國家茶產業發展來講,有波峰和波谷這都是一個市場規律過程,我們會尊重規律,直面規律,同時,我們也要居安思危。

當前,武夷山政府部門也在根據實際市場情況包括仿冒茶、天價茶等問題做一些調研,以便及時處理應對。總之,我們不懼市場規律的波動,反而會尊重規律,積極應對。

我相信,品質是第一生命線,只要茶農做好品質,管理部門做好本職工作,任何問題都可以直面應對。

觀眾提問9:武夷山的茶園管理如何進行的?會有農藥問題嗎?

鄧崇慧:

現在的茶園,都是茶農自己的產權進行自我管理。目前武夷山農業部門、茶業部門主要採取政策引導,對建設有機茶園積極鼓勵,指導採用生物化肥,生態防治。

如果有不當的操作,最終受損害的是茶農本身,從政府部門的監管觀察來看,武夷山的茶農都能認真的自我管理。

王順明:

武夷山茶可以基本不用藥、少用藥。因為當地病蟲害爆發是5月中旬過後,這個時候絕大部分茶葉都採摘完畢,所有茶樹都稀稀拉拉,青蛙上吊還嫌太矮,這個茶樹長什麼蟲?

最容易爆發的,還是長得密密的茶樹,你看某些宣傳上,一片一片密密麻麻的茶樹,這是岩茶?明顯外行宣傳嘛!

觀眾提問10:如今武夷小產區熱火,馬肉、牛肉等當道,我怎麼去分辨?

王順明: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牛肉馬肉鬼肉心頭肉它們的炒作,其實是為武夷山茶葉做了貢獻的,武夷山是名山名茶結合相得益彰的典範。

但是我認為你要去辨別的,最多就是它是不是正岩特級肉桂,這泡茶能不能打動你,至於馬肉還是牛肉……憑感情吧。

關於怎麼區別,按價錢去區別嘛,3萬的可能是,300塊的肯定不是。再就口感去區別,好喝是硬道理,杯中有三香、口中有三變、葉底有三活,那就是好茶。你就可以掏錢了。

以上,就是本次岩茶論壇的大部分內容。

這樣一場論壇,有爭執、有真相,無論如何,它都如陳郁榕老師所說:毫無保留地說出了所有事實。這對於關心、關注武夷岩茶的人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接下來,被觀眾稱為本次論壇的嘉賓「黃金三人組」將在11月上旬再次齊聚武夷山參與高級人才研修班,再加上陳孝文等業內資深人物共同擔任導師。想要知道他們還有沒有更多的「金句」與爆料,請關注茶語網後續推文。

附:王順明在本次論壇的金句

論壇中,王順明老師憑藉各種「金句」順利從武夷山「網紅」過渡為「網紅段子手」。我們來看看王順明老師都說了些什麼段子,請喝水吃飯時不要看。

1. 「不要搞錯了,如今的市場,年輕人的口感我們去培育不了,年輕人怎麼培育我們的口感還差不多。」(當北方小哥提問怎麼培養北方年輕人對岩茶的口感認知時回答)

2. 「你們說自己喝不起肉桂,我自己都不怎麼喝肉桂的,為什麼?我拿去賣錢啊。」(談到肉桂價格高時回答)

3. 「做茶人都在研究焙火,是好現象。如果你喝茶人也想來研究,我勸你還是別了,你節約這個時間多回家幫老婆做家務吧。」(當有觀眾問到焙火火度的問題時回答)

4. 「不要永遠說今年比去年好,那到了你80歲好到哪裡去啊?你給我好到月球上去。有自我認知才是品牌的保證。」(當談到茶葉經營者理念的時候回答)

4. 「我一個退休老人,沒什麼脾氣的。想說什麼說什麼。我們不算吵啊,只是聲音大一點的討論。在家跟老婆吵都沒力氣,為什麼還出來跟人家吵。」(當三位嘉賓因為大紅袍定性問題爭執時,直播觀眾說他們吵起來了時回答)

5. 「什麼叫『經濟拼配』,譬如我有一斤500塊的水仙,一斤1000塊的肉桂,我混一起全當肉桂價格賣,回家告訴老婆,你看我把兩斤茶賣了2000塊,多威風。威風個屁,你生意早晚做死掉。」(談到市場亂象時回答)

6. 「我在位時,有人誇我帶領得好,沒有農殘,我說關我屁事,這是老天爺的功勞。」(談到武夷山茶葉蟲害鮮有發生時回答)

7. 「火度我一下說不清楚,根據實際情況,都是不一樣的。誰想徹底搞清楚,來武夷山跟我做一年茶,連我退休工資有多少你都搞清楚了。」(談到焙火火度時說)

8. 「反正就是,不要亂跟風,就像你穿旗袍好看,我穿旗袍就裹眼球了。」(提到武夷岩茶壓餅現象時所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語網 的精彩文章:

白毫銀針:外形秀美,內質鮮甜
特二級六安瓜片:一二泡討喜、三四泡下降快速的綠茶
你的茶長毛了嗎?川渝粵閩京冀藏滇黔…不同城市的人該怎樣存茶?
2013年經典特優青餅:濃郁口感和明顯甜果香、煙味的協調組合
跟呂禮臻一起喝老茶:1916年的老烏龍,喝喝看,不喜歡就別勉強

TAG:茶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