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你感受不一樣的撥針術

帶你感受不一樣的撥針術

王自平先生作為此次葯匣子大國醫研習營實戰導師,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一直從事針刀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發明、改進和設計了醫用術後貼、撥針刀、鉤針刀、T型骨減壓針、椎間盤針等多種醫療器械,大大提高了軟組織損傷性疾病及脊柱疾病的臨床療效。直接帶教培養海內外針刀醫生數萬人,考證針刀的淵源並主持編寫《中國針刀醫學史》。

王老師對於重病頑疾要用點線面體的整體診治理念的一些建議,希望對學員有所助益。

重病頑疾要用點線面體的整體診治理念

治筋(軟組織)「面」的診治應首選撥針(視頻里所用的針具),此針雖粗大,很多人認為比較粗暴危險,實際上很安全且沒有針刀操作的反應。在《內經》中此針應稱為「巨針」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而中醫人只知道只有「九針」。今天人對真正的中醫少見多怪因己陋而笑人一點兒也不奇怪,更可悲的是今天的醫生診治病人只停留在自己已知的研究領域,認為這也不對,那也不科學,其實應該潛下心來,應該對目前醫學發展很多問題現象加以思考和深入研究才是。

撥針術的機理

用中醫解釋簡單一句話,即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用現代醫學可以簡單闡明如下:用撥針松解了變性的筋膜組織,而遍布全身的結締組織(筋膜)中存在未定向幹細胞、巨噬細胞和營養儲備,並為全身各器官、組織、細胞提供儲備、通訊、排毒、檢測、調控作用,並對人體各種機能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建議關注一下《筋膜學》和《幹細胞基礎與臨床》等書籍或至南京新中醫學研究院交流。由於我們只繼承了祖先的一小部分內容,導致中醫療效優勢的喪失和中醫醫務人員知識的匱乏,造成很多中醫只知道中藥和簡單的針刺法,成天說要復興中醫但不明白復興什麼樣的中醫,中醫人首先要對祖先的中醫重新認識。

另外,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作為醫生一定要兼容並蓄,摒棄門戶,既使這樣,尚不得十全!古人能做到的,今人反而不恥,中醫能不落後?作為我們應放下小我,謙恭地學習古人所傳,對有些機理也去悉心研究,這樣,才能復興真正的全面的中醫!所以,復興中醫並不是復興當代之中醫,應為至少二千年前的中醫。

我們現在所稱的撥針(眾多針具之一)是60年代內蒙古包頭市第四人民醫院王兆恩主任命名,但在古代《內經》中應被稱為巨針,北宋《瓊瑤神書》針譜中亦存,清朝民間用骨製作應用,民間一直沿用,現代自王兆恩主任後,陳超然主任也對器械作了改良並對臨床作了總結,本人於8年前對撥針淵源進行考證,對其治療基礎理論進行了重新整理,並將撥針針具改良為「Z"字型,製作工藝和材料也一併作了改進,更加便於臨床操作應用。

研習營導師王自平簡介

王自平,甘肅景泰人。新中醫診療體系的提出者和推廣者。現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新中醫分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會長、中華醫藥科學院南京新中醫學研究院院長、深圳大學筋膜學研究院首席臨床專家、貴州省政府聘請援黔核心醫療專家。

創立「刺骨術(骨減壓術)」應用於中醫骨痹的治療。延伸了「筋骨並重」的理論內涵。主張「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療理念,量體裁衣,即根據患者不同情況,疾病的不同程度及發展階段,選取一種或多種最適合患者的方法治療。著有《走出頸腰椎病針刀診療誤區》,主編《針刀治療腰椎病》 、《針刀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參與編寫《脊柱麻醉疼痛治療學》,指導編寫《針刀治療肥胖病》,主持編寫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針刀培訓教材6本,及中華醫藥科學院南京新中醫學研究院針刀醫學教材3本,在國家級學術雜誌發表論文多篇。

發此篇意在說明

1.我們現代人認為是原創的器械和治療方法,幾千年前我們的祖輩就已使用,說明中華民族祖先的偉大,古代中醫的博大精深。

2.現代人認為古代中醫落後,有些方法已不適用,但經挖掘應用後,每種方法都能解決臨床很多棘手問題;證明現代中醫之所以到如此堪憂現狀,我們要潛心做好繼承工作,復興中醫不再是空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匣課堂 的精彩文章:

道地藥材難「道地」
《西遊記》里的說的「靈丹妙藥」,其實就是中藥里的它們……
那些四散飄零的中醫傳承,如今都怎樣了?
第62天 伏兔穴

TAG:匣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