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蘊涵的情感與智慧
導語
中國民俗,是我國或一地族群或民眾群體日常生活中反覆進行的傳承性的生活文化。現實中,它展現為一種程式化的和一種風行的生活樣式、生活慣制,表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生存方式、生產技藝、人際交往、行為範式等。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代的、當下的、鮮活的、流動的……在日常生活層面表現為不經意的生活方式與習慣,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智慧。
01
民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反覆出現和應用,人們習以為常,在不經意間實踐,卻並未意識到它的智慧與光輝。
如人類維繫生命最基本的民俗生存方式:食。為何自古以來中國江南民眾以稻米為主食,而不以牛羊肉或麥粟類為主食?
中國江南民眾食用稻穀的民俗,似乎是平常事,然而,這一飲食民俗的發生髮展,充滿了中華先民稻作族群的生存智慧。
江南稻穀的食用和生產,追根溯源,是當地先民在特定的地域生態環境中,為謀取自身生存發展,對鳥類生態之模仿。先民仿效鳥類覓食當地野生稻的生物習性,吃鳥食、使鳥田。並在鳥田稻作的稻米生產方式中逐步形成對鳥類的依賴、崇敬和神化,把引領他們食用稻穀的鳥類視為送穀神、送子神,以致自己的生活也發生鳥化:拜鳥靈、穿鳥衣、住鳥居、說鳥語、佩鳥飾、制鳥器、用鳥歷。其間又與日崇拜發生粘連,衍生出種種鳥、日神話崇信的習俗活動,以及鳳鳥信仰、神仙思想,如神仙道家葛洪羽化成仙的傳說。
外國朋友在中國工作、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不得其解的問題。例如中國人對「圓」有種特殊的情感,如圓月,千百年來不知引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詩意。傳統的中國節日中,大多數節日食品,元宵湯圓、清明青團、中秋月餅、春節松糕都是圓形的。傳統的中國婚禮,江南古越地女方陪嫁的傢具器皿,俗稱「圓木」,結婚生子的禮儀都要送染色的雞蛋,等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認為這是表達團圓情感的一種民俗。可是,不同習慣和思維的外國朋友恐怕就不能完全認同。有一年除夕,一批法國研究生在我家過年,我便教他們做圓子。過了十幾分鐘,我回到他們做圓子的房間,驚訝地發現,十多名學生沒有一個把圓子做成圓形,而是做成了正方體、長方體、三角體,甚至還有做成一匹馬和凱旋門的。他們沒有圓形即團圓的中國情感,更認為圓形的東西,一碰就滾動,不穩定,達不到團圓的效果,倒是正方體、長方體、三角體顯得更為穩定。於是,我就給他們講解了江南稻作對鳥的崇拜的形成發展,到鳥靈送谷、送子——卵生神話——現實中崇圓觀念的衍化和流行。中國人吃飯時的工具——筷子,也是模仿鳥類覓食穀類的方式。中華先民就是通過觀察與其生活在一起的鳥類,萌發了食用稻穀的智慧和一些獨特的精神思想火焰。
02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創造了無窮的智慧,主要集中在與自身生存發展相關的民生民俗上。傳統農耕文明中農林牧副漁生產技法,衣食住行中的各種生活技術,維繫鄉鎮村落秩序和人際關係的民俗制度和鄉規民約,工商文明中的手工技藝、行規及交易習慣,等等。其間所展示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思考和行事方式,深深印證著中華智慧的力量。
今天,中國蠶桑絲織技藝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的染色製作技藝民俗功不可沒。民國《雪宦綉譜》記載,當年,我們的染色有95種不同的藍色,140種不同深淺的黃色,88種不同色光的紅色,73種不同艷度的紫色,78種不同色相的黃褐色及棕褐色,181種綠色以及5種黑色和一種白色。如此多的顏色,皆由天然染料染色而成,除部分採用直接染色外,大部分是利用媒染、復染、套染、拼染等藝術手法染成的間色。其色彩的源頭,基本都是由當地的植物性本草天然色素提煉而成。
自然界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各種植物,包括果實的天然本色,都是傳統染色色素的原材料。其中蘊涵的知識智慧,絕對是原創性、唯一性、標誌性的,也是具有世界性的。只是,現在能完全把握上述色彩的工匠人已不多。
03
中華民俗體現的智慧是長期積累,並經千錘百鍊的,在歲月的流逝中顯示了其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雖然在其歷史的長河中,不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但是,只要我們持以科學的態度,認真梳理,去粗存精,金子終會發亮的。如有關自然界及宇宙知識和實踐的智慧:我國傳統居住民俗。
去西安參觀過秦始皇兵馬俑的朋友,不知是否注意到,秦陵的大門是向東開的,而後世帝皇宮殿和陵寢的大門基本都面南的。為什麼顯赫的秦始皇陵寢要面東?又比如,我們現在買房子,一般理想的要求,仍希望要朝南,這又是為什麼?現在我們知道是因為陽光好。看似很簡單的理由,卻不知道我們的古人花了多少時間最終選擇「朝南」。
考古發現,四千年前,位於我國中東部的古「東夷」地區,房屋門的朝向是東,朝著太陽,源於太陽崇拜。那麼後來為什麼改成朝南了呢?地處北半球中緯度的我國,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季節性風雨對面向東方的民居生活侵擾太大,而實際光照又不足。生活的實際,啟迪人們將自己居住的門窗轉向南方。然而,久遠的東向制民居和信仰民俗,還遺留在民眾的心田,形成了另一種鄉愁——祖先從東部遷徙到西部的秦人,喪葬陵墓追夢先人,保留了東向制。與此同時,東向制的民俗心意,也遺留在我們今天大部分國人的言行中:房主稱房東,而不稱房南、房西、房北;同樣,主人,稱東家;請客吃飯,稱做東或作東。
其實傳統居住民俗的核心,就是人們選擇自己居住地的方法,要考慮到風的流向,水的走向,在兩者交匯中尋找一個適合人居住的物理空間。
04
中華先民在謀取自身的生存發展中,在先天的生態環境里,特定的農耕生產、生活民俗活動中,觀天察地,順應農時,不斷實踐,產生了許多與自然界和宇宙和諧相處而又利己的知識智慧。去年,進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二十四節氣,被世界氣象界稱讚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也是傑出的典範。
我國悠久的歷史,在節氣中又孕育了許多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民俗節日,其間也充滿著中華的生存智慧。端午節及其端午習俗就是其中的一個。端午習俗,它是我國遠古時期「春俗」衍化發展的文化結晶。其根源,在於我們先民在特定時段的生存境遇里,在宇宙與人作為共同命運體的獨特意識與感悟下,觸景生情,深切體驗,而採取的一種利用自然物的正能量,對抗自然力的負能量的自我保健行為。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北京、上海、香港電視台聯合在上海電視台舉行中華文化知識競賽,我代表嘉賓隊搶答「端午節由來」的題目。在介紹其多種來源後,總結道:這是我們中華先民在與自然環境長期共存鬥爭中,自我健身保護的智慧結晶,是我國最早衛生節的雛形。為什麼這麼說呢?春夏之交的農曆五月,多陰霾不正之氣,蟻蠅孳生,百蟲出動,是流感、腮腺炎、猩紅熱等流行傳染病的易發季節,古人就稱其為惡月、毒月。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為了驅邪祛毒,古人在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知識經驗來防病強身。古書多有記載。《荊楚歲時記》曰:「是日(端午節)競采雜葯。」《夏小正》曰:「次日蓄葯以除毒氣。」端午節便成了人們打掃衛生和驅瘟壓邪之日。為此,家家戶戶有掛艾葉、菖蒲、食粽子、飲雄黃酒、趕鴨子等習俗。過端午的這些習俗行為,看上去是我們的一種生活信仰,實際上蘊涵著長期積累的新的生存經驗和智慧。現代科學研究,艾葉、菖蒲,具有抗蟲害、病菌的藥理作用。又如粽子。在古代,甚至在今天的一些比較偏遠的農村地區,它是一種春季農事活動中保健又方便攜帶的乾糧。粽葉有清熱解毒的功能。在沒有冷凍保溫設備的古代,做好的粽子一般放在通風的地方,一二個月都不會壞,農忙時日下地勞動帶兩個粽子,另加一壺水就走了,比做飯容易。這是我們生活經驗和智慧的展現。史籍上,「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為何要吃這些食物呢?因為防疫保健。「角黍」,即粽子,有保鮮的保健性。
端午節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季節性自然保健衛生節。在歷史長河中,它不僅包含著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意義,逐步還被賦予了不畏自然和社會險阻的新意。如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等諸多文化內涵,日益成為中華民族弘揚愛國主義和傳統民俗文化的盛大節日。此外,從深層文化角度來看,端午節還蘊含著我們的先輩對天、地、人——身體和心靈融和的感悟、調和、調適的精神文脈。它是我們先民所創建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的一朵奇葩,今天,依然是多元文化時代國家現代化建設重要的精神力量。
結語
05
對於中華民族民眾日常生活的民俗,我們需關注的是蘊藏在這些生活民俗背後的深厚的文化內涵,知識與智慧,及其中展現的中華民族固有的情感和思想。我們從中華民族普通家庭流行的「祭祖」等「家」的民俗中,發現國人固有的小家、大家、國家,家國一體的睿智;從生老病死的人生禮儀中看國人的「生生不息」生命理念;從傳統的菜肴製作民俗中,看到國人「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方式。流溢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的意念。這些不僅僅是我國幾千年歷史民俗積澱的精髓,也是當今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不同地區之間人民的求同存異、和平共處,這也正是中華民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永恆期望。中華民族的民俗,博大精深,這個智慧寶庫,我們應該好好發揚光大。
文章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17年7月28日
圖片來源:網路
※智愚皆有人心定 除欲漸覺智慧生
※詳細圖解,真人示範
※冥冥之中神奪其魄,恢恢天網難逃鑒查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