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都在靠中國風圈錢!中國人卻忙著裝外國人
少了它,中國品牌做得再牛逼,
也只能是世界第二
從2015年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中國:鏡花水月」的主題展覽,到2016年GUCCI以中國花、鳥、魚、蟲元素打造的「天」系列;從去年年底模特「扛者一條龍」出場的維多利亞的秘密大秀,到雞年來臨前,為公眾號貢獻了一系列爆款文章的各大品牌雞年限定款……
中國風真的是越來越火了。
GUCCI 2016春夏系列
▼
2016維多利亞的秘密大秀
▼
然而,這些「中國風」出品,並不能打動中國的消費者,更多人都看出了一種「你們是不是對中國風有什麼誤解」的尷尬。
本來做中國風吧,挺給中國人長臉的事,怎麼結果出來卻是這樣的?
外國品牌「玩票」做中國風
不管你中國人看得
尷不尷尬,
他們反正是賺得盆滿缽滿
外國人帶起的中國風愈演愈烈,卻不見得愈演愈好。
Met Gala對於中國文化的解讀,只停留在西方人所理解和想像的那個中國上。
「中國:鏡花水月」展出的大部分服飾,只要把作品和取材的原物放在一塊,你就能看出一種不經提取、複製粘貼的套路感,
操作手法直白得一點沒有中國韻味。
乍一看很中國、很奪人眼球,但這種流於表面的元素堆砌,缺少深層次的內涵支撐,看多了真的很容易審美疲勞,
國內的消費者,早就看膩了動不動就青花瓷、紅綠印花大棉襖的那一套。
而大牌們,它們有自己的品牌歷史和文化底蘊,中國風再好也不可能取而代之上升為品牌的中心思想,所以它們做中國風,更多的是「玩票」性質。
對於他們的固有市場來說,中國元素作為外來文化的一種符號,意味著新奇、吸引眼球;
對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來說,做中國風是一種示好,表明你品牌願意親近中國市場的姿態,能讓消費者記住你。
作為外來文化,中國風做得好就是錦上添花,玩砸了也能帶帶輿論。
反正怎麼都是贏,有創意有想法就行,不必每次都一頭扎進你的文化里去較真。
蕭邦 雞年限定腕錶
▼
這些外國人自己玩自己的中國風,收效如何呢?
「中國:鏡花水月」主題展在當年吸引了超過80萬觀眾,打破了2011年66萬觀眾的記錄;
憑藉包含中國風在內的華麗新風格,連續兩年業績下滑的 GUCCI 實現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 12.3%的鹹魚翻身;
上一年用中國風元素開場之後,今年的維密更是將11月底的大秀地點定在了中國的上海;
不管一個150美金的雞年限量粉餅賣得怎麼樣,但看過爆款文章的人都記住了Estee Lauder化妝品。
看看,我們覺得不行吧,人家「玩一玩」照樣賺翻!
GUCCI 2017秋季成衣系列
▼
做慈善的需要更多的聲勢,
中國風只要能吸引更多的人買票捐款,那就是成功;
品牌的中心還是他們那一門紮根於西方歷史文化的生意,
中國風賣
得好就好,賣不好明年換個「印度風」、「日本風」在繼續。
外國人做中國風的出發點,原本就不是為了弘揚你的中國文化,不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你的服飾文化和制衣工藝。
真正有這個責任的是誰?
當然是我們中國自己的設計師和品牌了!
所以,他們在幹什麼?
有一部分設計師和品牌
在忙著跟風外國人的那一套
中國的設計師和品牌,有一部分,忙著追趕歐美時尚和潮流的腳步,什麼風格流行、什麼設計火來什麼,
立志於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穿成歐美人
,在國內市場的地位則相當於外國品牌的替代品;還有一小部分,擅長用外國人理解中國文化的那一套來做中國風,迎合他們粗淺的「中國風」審美,把常見的中國風配色、圖案甚至文字搞到西式的晚禮服上。
這樣的中國風
你心裡能想到幾個品牌?
▼
結果呢,
不論前者還是後者,都不能同時爭取到國內和國外兩方消費者。
前者在國際市場上面目太模糊,外國人有的是一堆在文化和風格上耕耘的得比你深,在設計上比你有遠見的選擇,為什麼要選擇你一個大老遠跑來模仿的後進?
以高級定製品牌為主的後者,國內市場尚未成熟是一方面,做不出中國式的內涵才是最大問題,中國消費者早就膩歪了那一套,怎麼還會買你的賬?
傳統服飾上的符號圖案講究寫意、傳神,他們卻是看到什麼就用什麼;
懂得「取」,不懂得「舍」,結果造成元素堆砌;
我們追求用服飾去遮蓋身體的線條,而他們還盯著西方展示身體天然曲線的那一套……
說白了,還是在為外國人做衣服嘛。
手裡有一副能趕超的牌,
可惜看不起、不想打
現代服飾的起源在西方,英美意法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也一直掌握著時尚和潮流的話語權。
也因為他們的時尚產業和體系比我們更加成熟,很多國內的設計師也樂於到國外去學習。
中國學生們的優異表現,連《VOGUE》美國版主編Anna Wintour都印象深刻,2015年她接受中國VOGUE時尚網的採訪時說:
目前來看中國設計師們的影響力還未真正發揮出來,但我認為他們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有一點我認為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我這些年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英國的一些頂尖時尚院校中碰到了很多有才華且獲獎頗多的學生,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他們毫無疑問將成為中國時尚產業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
聽起來是在誇我們中國的學生對不對?
但這個回答對應的問題是——
您如何看待
中國設計師
在當今全球時裝產業
中扮演的角色?有沒有覺得時尚女魔頭很機智地避重就輕了?一句「影響力還沒真正發揮出來但會越來越重要」就把回答帶到了下一個階段,並以「中國時尚產業」結尾。
你可以越來越重要,但不可能成為最重要的。
跟在歐美品牌的後面,你混到最牛逼,也只能是老二。
中國的時尚產業還有很長的發展空間,這個空間不是外國人留給我們的,而是要我們自己去開闢。
看看隔壁日本,1981年川久保玲第一次在巴黎登場,蘊含著日本美學中的不規則和缺陷文化的設計,完全脫離了當時巴黎時尚的那一套,令西方設計師和媒體一片嘩然。
她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沒有跟在西方人後面走,清楚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應該依靠什麼樣的東西去建立自己的獨特性。只有自己的面目清晰了,別人才能記住你。
日本的時尚和我們一樣屬於後進,但他們的設計師已經自成一派,建立起足夠高的辨識度,在國際市場開闢出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
所以,中國品牌最不應該做的是跟風,最應該做的,就是建立屬於自己的中國特色,用你獨一無二的中國風,去做世界性的溝通。
還好有另一部分設計師和品牌,
從設計、展示到工藝
都在展示中國風
實際上,已經有不少中國品牌意識到這一點。
比如在去年10月收穫無數國內外好評的蓋婭傳說,從設計到材質,不僅具備中國特色,而且是經過提煉的、充滿清麗脫俗、寫意韻味的中國風。
2018春夏系列
▼
而在剛剛結束的上海時裝周上,蟬爺也看到新一代中國設計師們對中國風的企圖心。
他們的靈感來源廣闊,從古典兵法到神話故事;
密扇 2018春夏系列 山海錯
取材於《山海經》
▼
他們在展示上富有巧思,從場景到音樂,營造更立體的中國風場景;
SHUSHU/TONG 2018春夏系列
Sweet Submissive
靈感來自電影《上海異人娼館》
現場打造了一個東方客廳
▼
他們重視傳統工藝,從老機器、非遺項目中去尋找編織手法……
CYNTHIA & XIAO
2018春夏系列
探索春夏系列與針織的各種可能性
用已經淘汰的手搖機來做編織,
做出兼具設計感和實穿度的服飾
▼
WANBING HUANG 2018春夏系列
記憶碎片 Memory Shards
用輕盈的絲綢面料去呈現水與光
用現代的材質重塑40年代的面料編織技藝
▼
這些設計師就是前面
Anna Wintour所說的頂尖時尚院校的中國學生,不僅吸收了國外的先進知識,也懂得回歸到自己的成長背景。
就像WANBING HUANG的設計師黃婉冰所說的:
經歷了海外留學之後,會更關注國內。國外並沒有教你很多東西,但是你不自然的就會有一些方式,自己去聚焦更多。慢慢你自己的東西出來,它沒有管你。
現在就更關注國內,編織手法是從非遺學過來的,更放大了對中國的興趣。
儘管現階段這些設計師不論團隊規模,還是市場影響力都比較小,但只要他們認定了中國市場,願意和這個新興市場一起成長,那他們就是未來這個市場的中堅力量。
中國未來的消費市場,是一個向品牌文化、產品品質和製作工藝升級的市場,這些設計師品牌在國內的市場空間肯定會越做越大。
做中國人自己的中國風,這個事情如果中國品牌不做,就沒有人能做得更好了。
既然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中國風都是個趨勢,那我們就應該是主動去把握它、引領它的那一批,而不是跟在外國人後面,簡單地消遣它一下就過了。
伴隨著這一批中國設計師品牌的成長,傳統的中國元素會以更為現代的面貌回歸到我們的日常穿著中;這些品牌也會將「中國風」變成真正的國際化語言。
主編|蟬爺 撰稿|Icy
圖片|上海時裝周、LABELHOOD官微及網路
微博|cicadahood蟬市集 Instagram|cicadahood
文章轉載,請後台回復「
轉載
」一個有故事的剁手指南
沒看夠?沒買夠?
到蟬市商城瀏覽最新上架商品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頁面
CICADAHOOD HERITAGE COLLECTION
復古運動衛衣
今年秋冬,你有一個更好的選擇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
戳
閱讀原文
,選購更多CICADAHOOD產品
※花太多時間挑眼鏡?這4款舒服又好看的拯救你
※這款用愛馬仕皮做的包,只要三百多就能買到!
※天吶!NIKE居然出過這種「山寨鞋」?
TAG:蟬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