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起去看看歷史上的那些開國錢幣

一起去看看歷史上的那些開國錢幣

小錢說

中國歷史上,凡新朝初立,必鑄行貨幣宣示政權。新朝錢幣也必然重如其文、規整精緻,以彰新政府重整經濟、欣欣向榮之形象。今天,恰逢國慶,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這些開(建)國錢幣吧。

東漢建武五銖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

西漢末年,歷經王莽「新」朝與更始之亂,有著前漢皇族血統的劉秀經過長達十二年的統一戰爭,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漢末近二十年的天下大亂。建立了又一個統一的王朝,為表劉秀重興漢室之意,新政權仍稱漢,後為有所區別,史稱東漢。

劉秀建立東漢,改年號為「建武」。建武年間,劉秀改良官制,大興儒學,鼓勵農業,整頓經濟,使國家又回歸正軌,史稱「光武中興」.

東漢建國,國家為整頓王莽貨幣的混亂和虛害,於建武十六年重新鑄行五銖,稱「建武五銖」,新五銖錢價相稱,使得國家經濟重回正道。

隋朝置樣五銖

開皇元年(公元581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分崩離析。數十個政權割據一方,自鑄貨幣,錢幣優劣不等、虛實不一,以致難以流通,經濟敗壞。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便於開朝的頭一年(開皇元年),重新規範五銖,並以新鑄五銖作為樣錢令諸關查禁劣錢,遂又稱「置樣五銖」。

大唐開元通寶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自西漢元狩五年至隋末,前後七百餘年,歷朝歷代皆鑄行五銖,並以二十四銖為一兩作為計量單位。

唐朝建立後,李淵為彰顯新朝氣象,整飭前朝五銖,於武德四年新鑄開元通寶錢,結束了五銖的歷史。開元通寶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文重二銖四絲,也開啟了計量單位的新篇章。

北宋宋元通寶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

五代征伐,幣制混亂。

趙匡胤建後,在逐步統一南方的同時,同步鑄行新錢。新貨幣名曰「宋元通寶」,取「大宋開元兆始」之意。這也是對前朝開元、漢元、周元三種錢制的援例。

南宋建炎通寶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

若說別的開國貨幣都是在新朝一統,萬象更新的環境下鑄行的話,建炎通寶(重寶)鑄行其時,正是風雨飄搖的亂世。

北宋末年,北方的金人以風捲殘雲之勢,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滅了北宋,俘徽欽二帝及皇室北上,這個中原史上的恥辱後被稱為——「靖康之難」。

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是這次國難的親歷者和唯一的倖存者。他被忠於大宋的舊臣在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擁立稱帝,繼承了前宋皇統和法統,史稱南宋

趙構建立南宋,改年號為「建炎」,並開鑄「建炎通寶」向世人宣示官家還在,大宋還在。不過這種局面下鑄造的貨幣,自然也難談精美。

大明洪武通寶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諸多揭竿政權皆鑄行錢幣(龍鳳、天定、大義、天佑、大中等),與元末至正官錢並行,錢文不一,錢制混亂。

朱元璋初定天下,在南京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並於洪武元年鑄行洪武通寶,洪武仿照前朝至正錢制,分為五等,新錢向世人宣示著新政權。

新中國首套貴金屬/流通紀念幣均以建國為題材

中國人民銀行自1979年以來,開始發行貴金屬紀念幣,而在5年後,1984年開始發行流通紀念幣。在眾多紀念幣當中,建國紀念幣是非常受歡迎的政治題材,其不僅具備特殊的政治含義,同時又是貴金屬以及流通紀念幣的龍頭幣,收藏價值不凡。

第一套貴金屬紀念幣

翻開《新中國金銀紀念幣圖錄》的第一頁,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的圖案。這套紀念金幣發行於1979年,全套4枚,每枚重1/2盎司,成色91.6%,發行量70000套。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發行的第一套貴金屬紀念幣。它的成功發行拉開了新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發行的帷幕,也為中國出口創匯立下了汗馬功勞。

通常,對於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這樣大的題材,設計者在構思時往往會選取各族人民的歡慶場面,會選取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來表現主題。但擔任該套紀念金幣設計工作設計大師卻沒有落入俗套,而是獨具匠心地選擇了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和人民大會堂這四座在中國歷史上具有代表鮮明特色與代表意義的建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中的第一枚「天安門」:大師以誇張的表現手法,放大凸顯了喜慶的大紅燈籠,開宗明義,直接點題,準確地表達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的主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中的第二枚「人民英雄紀念碑」:意在以此幣來解讀新中國的成立,是歷經幾代人艱苦卓絕的不懈鬥爭所取得的,它記載了中華民族掙脫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鎖鏈,推翻三座大山的鬥爭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中的第三枚「毛主席紀念堂」:意在告訴我們一個既樸素卻又深刻的道理:沒有共產黨,沒有毛主席,就沒有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就沒有新中國的今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中的第四枚「人民大會堂」:通過對該枚幣的解讀,讓我們強烈的感受到: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是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精湛的鑄造工藝與質量堪稱經典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中的景物,採用的是淺浮雕,並配以鏡面的工藝技術。大師們通過這樣設計與工藝處理,完美再現了主題與設計理念的統一。

第一套流通紀念幣

1984年10月1日,央行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紀念幣,1套3枚,面值均為1元,材質銅鎳合金,由上海造幣廠和瀋陽造幣廠共同鑄造,其中上海造俗稱薄版,瀋陽造俗稱厚版。

該套幣的正面圖案相同,主景為國徽、禮花和天安門廣場建築物,禮花升騰在天安門廣場上空,畫面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下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和「1949-1984」的字樣。

背面圖案分別為「開國大典」、「民族大團結」和「祖國萬歲」,其中「開國大典」這枚幣的背景是根據著名畫家董希文所作油畫《開國大典》設計的,生動形象地再現出毛澤東、周恩來等等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開國元勛們一起出席開國大典的盛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紀念幣也是我國唯一一套三枚發行數量不等的紀念幣,其中,「開國大典」為209.2萬枚,「民族大團結」為879.3萬枚,「祖國萬歲」為906.8萬枚,成套幣僅209.2萬套,三枚合計總發行量為1995.3萬枚。

該套紀念幣由於是我國流通紀念幣的龍頭幣,因此在孫克勤主編的《中國現代流通硬幣標準目錄》當中被列為獨立版別小珍,在北京誠軒2016年春拍中,建國35周年紀念幣一套3枚,以48300人民幣成交。

說明:本文綜合整理於網路,內容僅供參考

錢幣圈錢幣愛好者自己的訂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幣圈 的精彩文章:

誰掉了青金石手串在草叢裡
前方急報!黃金小長假,去旅遊的你當心「金鑲玉」圈套!
記者暗拍蜜蠟工廠,揭秘琥珀蜜蠟造假全過程!
紙幣上的花式序列號
古錢「開筒子」那點事

TAG:錢幣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