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曾計劃向中國輸送500萬開拓民?

日本曾計劃向中國輸送500萬開拓民?

1936年戶田內閣發表「二十年百萬移民」方案,並被日本政府列入七大國策之一。

該方案的內容是:計劃20年向中國東北移民100萬戶共計500萬人。

「湖南營」的日本移民村。網路圖

這20年的百萬戶計劃,就是想通過野蠻的或原始的方式來改變中國的人口結構,從而圖謀永遠佔領中國東北。

1936年,日本國的人口是6800萬,500萬移民占日本國全部人口的7.4%。

之後,日本政府輸送大批日本農業貧民前往中國東北,成為「日本開拓團」。 根據統計,從1932年到1945年,日本向中國東北總共移民30萬人。

大青山茨城開拓團的移民家庭(1938年)。網路圖

其實,日本是島嶼小國,資源貧乏,早就對這片富饒的土地虎視眈眈了。1890年,日本首相山縣有朋首次提出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把中國的滿洲、蒙古劃為日本的「生命線」。在他們眼裡,中國「地澤財豐」,「幅員人口與全歐洲比齊;尤其是滿蒙地區不惟地廣人稀,令人羨慕,農礦森林等之豐富,世之無其匹敵」。

「9.18事變」後,盤踞東北三省的日本關東軍,為了解決兵源和軍需問題,與日本的陸軍省、拓務省達成了「先進行武裝移民鎮壓抗日武裝,以彌補日本關東軍在兵力上不足」的共識。

播種時節,使用中國的「耬」點種。網路圖

1932年9月,日本政府首先訓練492名日本退役軍人,再輸送到中國,讓他們在那裡為天皇建立「皇村」。

這些日本人來到設立在中國土地上的「屯墾點」後,立即鎮壓東北抗日武裝任務,再用火燒、毆打等暴力方式驅趕中國農民,將大批手無寸鐵的農民趕出家園。所以當時人們都把「屯墾軍」稱為「屯匪」。

黑龍江所屬有200多萬中國人失去了土地和家園。

日本政府將國內青年婦女遷至中國東北,成立濱江省開拓女子訓練所。網路圖

為了自保,失去一切的中國東北農民秘密成立民眾義勇軍,讓日本開拓民人心惶惶,有的要求退出。日本拓物省不得不又專門組織了一批日本婦女前來與移民結婚成家。

當時中國東北地區年產糧食約2000萬噸左右,其中農民全年所需食用糧約750萬噸,種籽糧400萬噸,同時還需負擔日本、朝鮮移民的口糧,關東軍還要求偽滿洲國每年要向日本提供1000萬噸以上的糧食。

每年8月中旬至11月底是征糧工作的時間。

秋田縣開拓團日本移民組成的新家庭。網路圖

日本開拓團移民不需要交納農業稅費,同時按月領取口糧,但是,當時的中國人卻過著非人的生活。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時中國人吃米都是犯罪,更有甚者的「集團部落」,只供給像動物飼料的「複合面」食品,變相的讓中國人自生自滅,而土地都被分配給日本來的「開拓團」……

日本宣布投降後,東北的殖民統治機構及偽滿當局設立的企事業隨即土崩瓦解。在東北各地的日本軍隊和散居各地的日本僑民害怕報復,驚慌失措,四處逃散。

二龍山訓練場。網路圖

此時日本開拓團一般只剩下了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許多人選擇自殺。

中日邦交正常化後,雙方政府開始為二戰時期在華日本遺孤尋找血親。

之後,大部分遺孤都回到了祖國,但由於各種原因,他們很難融入日本主流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最後一個軍師:被自己人殺了
日本前首相死在自己人手裡:因「同情」中國
是誰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戰績的?
抗日:巾幗不讓鬚眉

TAG:歷史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