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教育女兒的啟示:培養孩子情懷比學賺錢的本領重要
華哥說
教育是生命之外父母對孩子最大的饋贈。
作者:辛上邪
來源:決策(ID: juece2015)
全文1548字,讀完大約2分鐘
近日盛傳一篇從高曉松訪談中摘錄而成的名為
《高曉松:我主要教育女兒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的文章。高曉松主張「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長大後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這比「把孩子培養成各個領域對口有用的機器」更加重要!簡而言之,就是教育孩子的目標中,培養情懷比學會賺錢的本領更重要。
高曉松女兒Zoe在練瑜伽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懂得詩和遠方?還是將來拿高薪?
教育投入不能確保未來的高薪人才
有的人感嘆,如今「體腦倒掛」,想培養高薪都很困難了。比如根據今年4月份《中國電商物流與快遞從業人員調查》,快遞員中74.6%的人月平均收入在3001元至5000元——雖然大多數快遞員收入在三五千之間,也比有些大學生、尤其是應屆大學生收入高,比起前一段網上爆出的花了200萬留學的浙江海歸女生小林的2000元月薪更高。
「體腦倒掛」這個詞出現於1980年代初期。當時在計劃經濟、收入體制僵化的情況下,國家機關的工資管理沒有跟上經濟改革的步伐,社會中出現了「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的現象。1988年北京統計局的工資調查表明,工作30年以上的知識分子的工作收入不及同樣工齡的體力勞動者。該現象曾引發社會大討論,認為是「知識無用論」的表現。
90年的北京
隨著工資制度改革、機構改革等系列改革及發展,進入新世紀後,沒有人再以賣茶葉蛋的和制導彈的收入作比。可近兩年,又有人提出「研究生的收入不如賣麻辣燙的」,「海歸的月薪2000元,是否去留學」,對上學深造的價值感到懷疑。
說到底,引發人們對讀書有用無用判別的標準是收入。收入高了,讀書就有用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收入低了,讀書就沒用了,人們批評社會不尊重知識。
事實上,收入不能與教育、上大學、繼續深造直接掛鉤,古今中外皆如此。中國從隋朝建立的科考制度是官員的選拔制度,意義類似於當下的公務員考試。除了最後一級殿試過關的考生前途相對有保障,其他各級考試的合格者窮苦潦倒一生的大有人在。西方的第一所大學據說是成立於1088年的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它的源頭可推至前387年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主辦的柏拉圖學院。德國哲學家康德第一次對大學的理念給出說明,「大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它的品性是獨立追求真理和學術自由。」
無論在過去的農業社會還是如今的商品社會,在沒有強烈的人為干預下,體、腦勞動力的價值與市場需求相關聯。如果勞動力的自身條件、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在勞動力市場受到歡迎,就有獲得高薪的可能。反之亦然。比如像南北朝時的昌義之這樣古代大將軍,目不識丁,卻因孔武有力、驍勇善戰而獲取軍功、享受榮華富貴。
因此,雖然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中,教育程度對收入容易產生影響——一般來說,受教育高的人,通常具備更好的思辨力、理解力等,更容易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更容易適應不同的社會環境,也就更容易在職業市場勝出——但由於教育與高薪二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家長們在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時,不應該以追求高薪為直接目標。
施一公說:「就業是一個經濟問題,中國經濟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提供多少就業,跟大學沒有直接關係。」
適當的教育能確保培養出合格的「人」
熊孩子負面報道層出不窮,公共場合撒野、傷害他人、傷害自己——金華義烏6歲的男孩獨自進入電梯後,對著操控箱撒尿,導致電梯失靈,孩子被摔成重傷。整個事件報導中,從未見過他的家人檢討過孩子在電梯中隨意小便這件事。報導中稱,這個男孩四代單傳,七個姑姑。可想他所受的家庭教育吧。
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是熊孩子暴增的主要原因,而學校教育的偏離軌道是幫凶。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是,中國大學產業化後,一直在擴建和持續擴招,高考入學比例已經從1977的5%提升到2017的84%,但是分數教育卻越演越烈,已經成了一個被詬病的惡疾。
不少家長們崇尚把孩子送入衡水中學那樣的分數屠宰場,聯手學校,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課餘活動就是上奧數、英語、各學科補習、作大量練習題,以配合課堂上的「標準化」教學。學生們被劈削成了一根根只懂得做題、背標準答案的「人棍」,剝奪了各種成長、沒有也不能有思想、感知、喜好,甚至連基本為人處世之道都不教,更別說品行培育。
八十年代,我上中學的時候,校長和教導主任去日本考察後回來進行了教改。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和一節課外活動,即使高三都不間斷。音樂、美術、勞技也上到高三畢業,每周一節課。音樂是真的去音樂教室唱歌、聽音樂,不是坐在屋子裡被名曲欣賞;美術課除了繪畫,還學了泥塑、剪紙;勞技課內容更多了,插花、編織、木工等等。開家長會老師除了談學習,也和家長交流學生的表現。元旦聯歡時,班裡、學校的表演節目不會因為學習緊張被取消,春秋兩季的運動會也都照常進行。這一切並不影響我們學校的大學升學率。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從前正常的學校生活很可能成了天方夜譚。
教育病了。病源在哪裡?
恐怕很大的程度是由於教育管理機構、學校和家長的視界狹隘了。以至於高曉松作為父親的讓孩子幸福的基本願望被當作奇文瘋轉。
高曉松對女兒的培養願望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無論遭遇怎樣的悲催,都能平靜淡然,心安理得地混過漫長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這時候,那些『沒用』的東西就變得彌足珍貴。孩子長大不會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因為他認為,「其實沒幾個孩子長大真成功了,而且成功是命,無法教育。」
成功的標準仁者見仁,但高曉松的願望是不錯的,應該是父母培養孩子的共同願望——讓孩子幸福快樂。將高曉松的話驚為天論的父母們是在現實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忘記了父母是在養孩子,不是養賺錢的機器、也不是養不懂人事的小豬。
高曉松女兒Zoe在7歲時被人拍下練騎馬
讓孩子發現自己的特質、培養自己的特長、思辨能力、獨立的人格意識、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和負責的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樹立法律意識,就是高曉松說的「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長大後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得以為人。
在拙文《把賣菜的家長都從學校里清除了,你家孩子就能成才?》中談到過家長和老師的價值導向、言傳身教導致了當下學生中出現了不少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往往是「空心」的,他們感到虛無、像抑鬱者一樣不快樂,卻無葯可治。——這就是培養孩子賺錢的極端結果。
《小王子》中寫到,「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來搜集材料,不要指揮他們做這個做那個,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且點燃一把火」。
把一切不如意都怪罪「體制」,人生就成了提線木偶。教育的觀念首先是要由家長做決定。教育是生命之外父母對孩子最大的饋贈。高曉松要把女兒培養成「人」,讓她通過擁有詩和遠方以擁有平靜快樂的心。你呢?
【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哥編輯
】
《世界華人在周刊》海外留學/生活故事徵文開始啦~~
即日起,寫下你最想說的故事吧!
詳情請見(風向,我在海外那些年——《世界華人周刊》「海外故事」有獎徵文活動啟動)
▼
決策(微信ID:juece2015)
長按二維碼後識別關注
這是一個專門為上升中的你打造的經驗分享類公號
所有文字都是真實案例、切身體會、理性分析
不灌水、不煽情、非雞湯
認識我之後
你比從前更優秀
選擇正確,你的努力才有價值
※驚艷!貝多芬、肖邦、巴赫這樣演奏《生日快樂歌》
※跨國乞討多年、騙財吃大餐、嫖妓,這個巨腿乞丐告訴我心靈可以比身體更殘缺丨原創
※開國大典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
※矽谷歸國精英這一年:飛上枝頭、跌落谷底、集體出軌、中年危機和再次逃離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