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慶,我第一次拿起相機學拍鄉村風景!

國慶,我第一次拿起相機學拍鄉村風景!

圖文:馬甜

我是標準的90後,爸媽為了我和弟弟,這些年他們離開了黃土地,在城市掙扎求生,而我,一直在鄉下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事實上,我並沒有真正意義的干過農活,但鄉下的印跡,卻旁敲側擊地走進我的生命里,這次我學拍農村的鄉土、人物、風景、作物,我認為都是我對故土的那份熱愛,真的。

莊稼也一天天的成熟,農村的老人,不管有事沒事,總喜歡到自家的地邊走走,似乎,看到那些莊稼的長勢,他們的心裡才能真正被撫慰。

爺爺年近70,他的生活幾乎湮沒在每天的忙亂里,在家的院子里,擺著很多我們年輕人看來無用的東西,過慣苦日子的人,好像沒有一樣東西能捨得丟棄。

騎著三輪車「行走」,在我們鄉下,最司空見慣,這樣的畫面總讓我感覺非常的親切,這樣的老人就如我身邊的每個長輩,他們也許一生碌碌無為,也默默無聞,但他們卻是黃土地最忠誠的守候者。

這樣的年紀,按照我的年齡,都應該稱呼「奶奶」了,在我幼兒園時,我覺得稱呼奶奶的人,都是那些拄拐棍的老人,走路都顫巍巍的,但如今,六七十歲的人,走在路上,依然健步如飛。

說真的,老家基本看不到中青年的身影,田間地頭,全部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和一些不懂事的孩童。

調皮的孩子,總能找到他們的「玩點」,只要有興趣,完全不管它是臟還是穢,他們,只注目自己喜歡的焦點。

我們這裡以種蒜和棉花為主,應該說,都是經濟作物,和周圍的鄉鎮相比,收入要高出其它地方,但付出的勞累,同樣是別人的數倍。

這是我最熟悉的風景,小時候,總喜歡跟著爸媽這樣到田裡,那時,跟車來回是種享受,但現在卻打心裡無法承受那種顛簸。

秋天,村裡人都顯得迫不及待,這不,天還沒亮,堂叔就開著手扶拖拉機來到田裡,他急著耕地,是另有他因,他是請假回老家的,哪怕作物還沒有熟透,產量有所減少,也要在有限的幾天假期里忙完。

村口的這棵小柳樹,看上去很美,它能夠停駐在這裡,簡直是個奇蹟,在家鄉,所有的雜樹都被消滅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一片片的雜交楊。

不少人家都把正在成長的棉花,一株株拔下來。先前,拔棉花都是要等到下霜的時候,但如今卻不了,因為那樣會影響種蒜的時間,眼下,蒜價奇高,而棉花的價格卻一般般,利益權衡,舍本求末的事情,沒有人會幹。

地,已經平整好,爺爺挎上塑料桶,把一些白色的粉末拋灑在田間,我猜想,應該是殺蟲的葯吧。

從早到晚,田間里要不是機器的轟鳴聲,要不就是相鄰幹活的人大聲放肆的交談,總之,白天的田裡,是一個喧囂的小世界。

看著我手中的相機,年邁的老奶奶愣呆了很久,活了80多歲,這玩意她老人家真沒見過,社會的變化一年一個樣,老人不想知道,也不想了解,他們只在乎土地的收成和兒女的身體健康。

有些老人,為了清閑,會和兒女分開居住,他們常常會搭這樣的簡易房,當然,房子一般建在村頭或地邊,空氣好,也安靜。

這輛自行車在田間,是何等的和諧,我在這裡好久,大伯只顧一心忙著,絲毫沒有覺察到我的存在。此刻,他的眼裡,都是那些火紅的辣椒。

不要動不動就嫌菜貴,每一枚辣椒,都是經過農村人一次又一次的澆灌、施肥、抓蟲、敲打的結果。

忙,有時候並不需要字眼刻意描述,她們急匆匆的腳步和神情里,就寫著這個時節的緊迫狀態。

給長輩照相,讓人忍俊不禁,讓他們靠近一點,都覺得很不好意思。磨磨蹭蹭了很長時間,才站成這樣。呵呵,那就拍張吧……

我一直有一個期待,現在的老家的集市,還是我小時候印象中的集市嗎?為了捕捉這樣的畫面,我特意早起。

早上,空氣中瀰漫的是徹頭徹尾的涼意,不少人都穿上了冬裝。

開機動三輪車的,大多是這樣的行頭,一件破大衣倒穿,既可以擋風,又可以禦寒。

這些嬸子大娘們,並不是去趕集,他們是到蒜區種蒜去,這樣打點零工,每天也有百把塊錢的收入。

有的停在路邊等人,也有的是停在路邊等候前來僱工的事主。

村裡的婦女們,秋天過後,就習慣頭上頂塊頭巾,不知道這是否代表已婚的標誌。

她們肆無忌憚的大聲說話,這都是在正式幹活之前活躍氣氛,真正忙起來的時候,是沒有聊天時間的。

在這裡,自發的形成一個「勞務市場」,僱傭與被僱傭者不斷的討價還價,爺爺說,每年麥收和秋收時,這個場所的早上會特別熱鬧。

他們找活干,都是有備而來,種蒜的工具一應俱全。

依然是熟悉的鄉親面孔,依然是淳樸的鄉村風情。在老家這塊土地上,綿延不息的,是敦厚質醇的民風。

有些年邁的老人,也來湊熱鬧,他們來,是賣自己菜園的小菜。

男人外出工作,女人只好挑起家裡的大梁,我在農村,隨處可見獨當一面的「女漢子」。

鄉下的菜場,在農忙時也顯得那麼落寞,街上只是零零星星的菜販子和行人。

霧氣中,老爺爺坐在馬紮上,不急不忙,有好菜,心不慌,是這樣嗎?

我把鏡頭對準老屋,對準老屋內外的陳設,那些高樓里,已經沒了真正意義上的農村味道。

過去,窗戶小的嚇人,我想,大概是那時條件不好,窗戶小點,可以有效禦寒吧!?

老屋裡,鍋台的顏色和上面的陳設,相得益彰。

懸掛的籃子里,曾藏著孩子們很多貪吃的秘密,沒想到幾十年過去,爸爸貪嘴的故事裡,這樣的道具還在。

老屋裡,光線很暗,即使是白天,進去也要開燈,那樣才能找到要拿的東西。

曾經熟悉的鋼筋鍋,在辣椒旁沉默……

洗臉的兩樣東西,也是靜靜的,承載著日復一日的時光。

晴朗天空的顏色,透過窗口,播撒在菜筐和椽子上。

老奶奶身後的照片,是她十年前照的,那時,她的身軀還是如此挺拔,只是現今在歲月的長河裡,慢慢老了。

老房子已經漏雨,上面的塑料布,在風吹的時候,嘩嘩直響……

豐收的玉米,在我的鏡頭裡,象一群好奇的孩子,紛紛探出頭來,一看究竟。

紅透的辣椒,在豐收年裡,也許再過了多久,它們的腳蹤將達到各大城市,達到各家各戶的菜肴中。

鄉愁,象一張網,不管我走的再遠,我的視線,永遠停留在這一道道的網格中。這張網,就是故鄉。

老奶奶已經無力下地幹活,每天,她端坐在家門口,注視著村裡人進進出出,出出進進。不知道,在人年老力不能勝的時候,注視,會不會是生活的另一種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伯的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李祥寧:父母結婚三十六年,沒有浪漫和轟轟烈烈,只有心心相印!
婚後家裡家外的活不會幹,婆婆看我不順眼,丈夫竟對我大打出手!
豐縣鄉村的中秋記憶
一位豐縣母親的溫情告白:女兒,我要與你做姐妹,你原諒媽媽吧!
鄧聯歡:瑣憶豐縣鄉村的中秋節

TAG:愚伯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