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國粹,中國傳統醫學的古往今來
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醫藥學,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也是中國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和指導,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積累,並與其他學科互相滲透,已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對各種疑難雜症的治療形成了獨特的見解和方法,為世界人類的健康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早在戰國至東漢時期,《黃帝內經》和《難經》的問世,標誌著中醫已由單純積累經驗階段發展到系統的理論總結階段,為中醫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依據。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則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葯在內的辨證論治原則和診治外感熱病以及內傷雜症的方法,成為我國臨證醫學的經典著作。而《神農本草經》系統論述的中醫學理論,為後世中藥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醫學理論進入系統整理階段。王叔和撰寫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皇甫謐編撰《針灸甲乙經》,是現存最早的針灸學經典著作。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進一步闡述中醫藥理論。雷敩編寫的《雷公炮炙論》,則是一部專論藥物炮炙理論和方法的專著。
隋唐五代時期,中醫理論體系得到充實和發展。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成為現存最早的《內經》注本。王冰則在《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對《內經》有關理論作了精闢闡述和發揚,所補運氣七篇,成為後世運氣學說之本。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則是現存最早的病因證候學專著。而孫思邈的《千金方》,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都作了較全面的論述。
宋金元時期,中醫理論體系有了很大的發展。陳無擇提出著名的「三因學說」,完善了中醫的病因說。張元素提出較系統的「臟腑辨證說」,並倡導藥物歸經理論。金元四大家更在《內經》基礎上提出各自不同的學術主張,極大地推動了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如劉完素的「火熱論」、張從正的「攻邪論」、李冬垣的「脾胃論」、朱丹溪的「相火論」和「陽有餘陰不足論」,對後世醫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清時期,趙獻可提出「命門學說」,豐富了中醫藏象學說的內容。李中梓有關「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的論斷,應用迄今。吳有性對瘟疫病因、傳播途徑的闡述是理論上的一大突破;葉天士、吳鞠通等溫病學家成立的「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使溫病成為自成體系的一門學說;而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則發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論,在臨床實踐中更具有了巨大的實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