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朱元璋的引路人郭子興是怎麼死的?

朱元璋的引路人郭子興是怎麼死的?

朱元璋的引路人郭子興是怎麼死的?

朱元璋父母、兄姐皆亡,進了皇覺寺當和尚苟活於世。在元末江淮大地造反烽火四處燃燒時,他心思動了。決一卦選擇未來的路,卦象指引他造反。他於是進濠州投奔郭子興。

這是眾所周知的史實。郭子興是朱元璋造反的導師、指路人,沒有郭子興也就沒有朱元璋和大明王朝,這也是無可置疑的。郭子興對朱元璋頗為器重,將義女馬氏即後來的馬皇后嫁給了朱元璋。

就在朱元璋的造反大業蒸蒸日上時,郭子興突然死了。郭不是死在戰場,據《明史》記載:


子興為人梟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方事急,輒從太祖謀議,親信如左右手。事解,即信讒疏太祖。太祖左右任事者悉召之去,稍奪太祖兵柄。太祖事子興愈謹。將士有所獻,孝慈皇后輒以貽子興妻。子興至滁,欲據以自王。太祖曰:「滁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可旦夕安者也。」子興乃已。及取和州,子興命太祖統諸將守其地。德崖飢,就食和境,求駐軍城中,太祖納之。有讒於子興者。子興夜至和,太祖來謁,子興怒甚,不與語。太祖曰:「德崖嘗困公,宜為備。」子興默然。德崖聞子興至,謀引去。前營已發,德崖方留視後軍,而其軍與子興軍斗,多死者。子興執德崖,太祖亦為德崖軍所執。子興聞之,大驚,立遣徐達往代太祖,縱德崖還。德崖軍釋太祖,達亦脫歸。子興憾德崖甚,將甘心焉,以太祖故強釋之,邑邑不樂。未幾,發病卒,歸葬滁州。

這段記載明說郭子興這人心胸狹隘,開始重用朱元璋,後來因為朱元璋功勞大,威望高,又嫉妒朱元璋。在與孫德崖的衝突中,朱元璋差點被孫德崖的手下殺死,後來郭子興將抓獲的孫德崖和孫德崖手下所執的朱元璋交換。很蹊蹺的是,不久後郭子興竟然鬱鬱而終。這給別人留下了許多疑問。

朱元璋的引路人郭子興是怎麼死的?

郭家二子欲害朱重八

《明史》是清朝人根據明代的檔案所修,新朝一般會美化前朝的開國君主。——將心比心,也突出自己的合法性。這一段說的很模糊。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記錄較為翔實,其中提到幾次郭子興與朱元璋的衝突。當然,谷的記錄仍然站在朱元璋一邊,突出朱元璋的無辜,而郭子興的嫉賢妒能。

朱元璋在收留同鄉的徐達、湯和,聘李善長做參謀之時,其實已有自立門戶的打算,郭子興洞若觀火。

元至正十四年,郭子興「悉奪太祖兵,又欲收李善長置麾下。善長涕泣自訴,不肯行。」一位統帥調部下大將的參謀來總部任用,亦屬正常,李善長不肯前去報到(顯然是朱元璋的意思),這本身就說明朱對郭其實已不忠誠。後來因為馬皇后討好乾媽即郭子興的妻子張氏,危機暫時度過。

這一年冬天,「太祖威名日著,子興二子陰置毒酒中,欲害之,謀泄。」郭子興父子已經斷定朱元璋已非自己可以控制的,在那個強者為王的時代,朱是隱患,決定毒殺朱元璋,但計謀泄露。這已經讓郭與朱沒有迴旋的餘地,朱元璋一旦羽翼豐滿,一定會攤牌的。

第二年即至正十五年,《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了與孫德崖那樣相互扣留人質的風波後:


三月,子興卒,太祖並統其軍。

朱元璋的引路人郭子興是怎麼死的?

谷應泰倒沒有說郭子興「發病卒」,只說他暴亡的事實,而不說原因,此乃良史的筆法。

郭子興死後,小明王封郭的長子郭天敘為都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老郭不在了,小郭更不可能統領他,「太祖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不受。」至正十六年(1356),元軍在攻打江南重鎮集慶時,由於叛徒陳埜與元兵合,郭天敘戰死。至正十八年(1358)七月,郭子興僅存的幼子、時任江南行省右丞的郭天爵,被朱元璋以謀叛的罪名在建康(南京)誅殺。

至此,郭家辛辛苦苦打拚的家業全部歸了朱元璋。如果郭子興不死,朱元璋並郭子興的軍隊,是很難的。畢竟老郭是帶頭起事的大哥,也是朱元璋的前輩。

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你認為郭子興暴亡的原因是什麼呢?朱元璋造反成功後,當了皇帝,於洪武三年(1370年)追贈他為滁陽王。給一個連繼承爵位的子孫都沒有的死人追贈王、侯,又有什麼意義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