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大學金融教授實戰詳解,股票運行的六大經典形態!深度乾貨

清華大學金融教授實戰詳解,股票運行的六大經典形態!深度乾貨

股票運行的六大經典形態

1、平台盤整的主要特點

A、 K線組合形態在總體上成橫向排列,這個形態最明顯的特徵是5日均線呈現水平狀。 B、通常在10個交易日內構築完畢(偶爾會超出)。C、10日均線保持 向上勢頭(對橫向移動的5日均線起到助長作用)。 D、在平台構築的尾聲一般(並不絕對)會出現「地量小K線」現象。見下圖

在圖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標準的平台盤整形態。除了圖中標示的部分外,我們還能看到5日均線的橫向移動、10日均線的堅挺上揚等構成要素。

在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實戰中並不是總能遇到如此標準的平台走勢,大家千萬不要照本宣科。一定要充分了解每個價格形態形成的本質。就這個形態來說,關鍵在於股 價的橫向移動和其洗盤整理的本質。如果能夠滿足這兩點,即便它並不完全和這個形態的常見特點相吻合,也可以作為平台盤整來對待。

2、回檔的主要特點

「回 檔形態是啟動一日陽線之後沒有緊接著連漲,而是停下來滯漲整理,其單日表現形態主要包括小上影、十字星、小陰線、腹中胎等等」,「回檔僅一天,中或大陽帶 的小K線,剛剛帶動五日均線向上翹頭,K線與五日均線之間有較大距離空間」,「另外回檔時成交量有大有小,不像其他兩個整理形態應是縮量遞減」.

在圖四中,剛剛結束了一個較大的回調形態,在股價放量突破前期高點之後,為了清洗兩天上漲帶來的浮籌,出現了一個縮量小陰線回檔形態。有些朋友可能對回檔和回調的概念分不清,這張圖對這個問題做了最好的解釋。

3、回調形態的主要特點

A、股價下調幅度較深。 B、5日均線輕易下穿10日均線,並在10日均線下方滯留若GAN交易日。C、止跌啟穩後會維持數日的底部盤整,然後再重新上漲。 D、「回調形態是指在上升趨勢沒改變的前提下第一次下調,不可和幾波形成的下降趨勢的回調相提並論

圖 三顯示了一個標準的回調形態。圖中,五日均線輕易下穿十日均線,在經過幾個交易日的底部縮量盤整後,隨著關鍵日的出現,迎來一個新的上漲波 段。 「通過以上三種形態的例證,可以清楚的看到股價在上升趨勢中,構築規模較大的形態,是上升趨勢得以延續的中繼基礎,是波段行情上漲的又一新的起點」

此外,在我們的實戰應用過程中,「關註上面三個形態,最終是為了抓住股價調整結束之後的再啟動,但對在調整期間出現的假啟動不能不 妨......這種假啟動,經常發生在波段的頭部或形態的構建當中,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誘惑性」,「凡有頭部的地方,都常有誘高身影的存在」

4、

五日均線彎至十日均線的主要特點

A、 10日均線堅挺上揚。 B、5日均線下彎,向10日均線靠攏,但不會下穿10日均線(或下穿幅度非常微小,並迅速收回)。C、K線可能會落在5日10日均線下方,「不要在乎日K 線在上面還是在下面,哪怕下來的陰線還不小,只要量不太大,再是前期高點不是明顯的頭部,伴隨的成交量也不是一大堆,都值得留意」

圖 二是一張堪稱「精美」的圖例。在這段上漲趨勢中,先後出現了兩個標準的五彎十形態,具備前邊提到的有關該形態的所有特點。我想,每個對五彎十 形態情有獨鍾 的朋友,看到這樣的圖形大概都會興奮的咽口水 。除此之外,我們還注意到,在兩個五彎十中間還出現了一個平台盤整形態,而且看上去和五彎十形態非常相似,這就引出了另外一個話題:實戰中該如何區分這兩 種形態。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將在第三小節專門討論。

5、短暫整理形態的主要特點

「短暫整理形態,比回檔整理一日長點,長也長不多,也就是兩到三天,短暫整理在三個小形態當中是最常見的」,「成交量遞減至地量,上沒有頭部徵兆、下有五日線頂著」

圖五的這段上揚波段中共出現了三次短暫整理形態(中間的一次看作稍長整理也沒關係),其共同特點都是K線收斂的同時伴隨著成交萎縮,並且都得到了五日均線的支撐。

6、稍長整理形態的主要特點

「稍長整理又比短暫整理要長几天,多一至兩天。因有時末端K線被五日均線穿膛而過,因此,稍長整理形態比短暫整理形態較為難看些」,「還有一點是五日均線暫不作助漲,取而代之的看點是稍長整理形成的實體箱體

「最長的稍長整理至多也不過五天,若超過五天以上,股票就會壓迫五日均線走平,繼而壓彎五日均線。五日均線只要走平或下彎,再出現的形態就不屬於波段的範疇了,屬於波段之外趨勢之中的事情,那時就得需要用大形態的平台、五彎十、回調來應付」

GIF/5K

圖六連續出現了三個稍長整理形態,都由四個交易日構成,其主要特點是5日均線基本一直保持向上的態勢(不走平,不下彎),並且5日均線會穿過該形態末尾的一兩根K線。

到這裡,三個小型態也介紹完了,在實戰中應用這三個小形態時,應該「盡量介入在大形態啟動的一兩根陽線之後的整理結束時,越往上越不安全,每個波段頭部也都有這些小形態影子出現,不可一味地都作為能突破再漲的蓄勢形態對待」。

儘管這六種經典形態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是有些形態「長得」實在太像了,似乎很難區分。容易出現這個問題的形態主要是五彎十、平台、回調、稍長整理四個形態。

五彎十形態的最明顯標誌是5日均線向10日均線下彎而不下穿(或者下穿幅度非常小),構成該形態的K線排列略向下傾斜。

平台盤整的最明顯標誌是5日均線的橫向移動,構成該形態的K線呈橫向排列。平台盤整的走勢看上去要強於五彎十形態。

關於這兩個形態的區別,我們可以參考前面講五彎十形態時曾經出現過的圖二,在那張圖裡,兩種形態最主要的區別就體現在5日均線的走向上。為了加深印象,下面再補充一個更易辨別的圖例,見下圖

GIF/21K

回調形態的最明顯標誌是5日均線輕易下穿10日均線,這種下穿很明顯,而且一般會保持若GAN個交易日。回調形態一般耗時比五彎十形態要長,並且K線排列明顯向下傾斜,這點和平台整理完全不同。

稍長整理形態最主要的標誌是5日均線基本一直保持著上揚態勢,既不下彎,也不走平。構成形態的K線數量不會超過五支並且這些K線全部站在10日均線之上。

儘管按照上面這些方法能夠正確辨別大多數形態,但是實戰中還是有些形態實在難以區分。

GIF/5K

在圖七中,一個五彎十形態出現後不久,又出現了一個形態,這個形態非常接近五彎十形態,又很像回調形態,那我們該叫它什麼呢?再看一例:

GIF/5K

圖 中標示了兩個形態,乍看上去,應該都看作稍長整理形態,但形態1中曾經有K線打穿了10日均線;如果把形態1看作五彎十,卻又出現了5日均線 的橫向移動; 如果看作平台盤整,其K線排列卻明顯向下傾斜。形態2如果看作稍長整理,5日均線卻出現了彎頭,而看作五彎十的話,5日均線卻與10日均線距離很遠。到底 該叫它們什麼呢?

操盤線(25日均線)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

操 盤線(25日均線)線上 陰線買、線下陽線拋、非常簡單,你在自己的軟體上設置一根日K線的25天移動平均線,只要K線翻上這根25天線,回調到25天線,這就叫"線上陰線買,買 錯了也要買"。我們隨便選一隻股票,如8月16日漲停的五洲交通,大家可以看,三天前,正好在25天線出現了陰線,這根陰線就是我所說的"線上陰線買,買 錯了也要買"。儘管這一天有點破位,但機構都知道,這根陰線是我們的買點。8月12日買了,8月13日漲停,8月16日也漲停。因此,你不要去挑選任何股 票,只要每天找無量翻上25天線的股票,並且成交量越小越好、一定要是收盤站上25日均線的陰線。千萬不要聽市場上說成交量大是莊家進去了,成交量大是大 資金關注。所有的底部都是沒有量的,所有的頂部都是天量。

主力控盤股票的六大形態特徵

價格波動是主力資金操盤的直接表現。從價格波動的K線形態,及量能的變化之中,可以洞察主力操盤意圖。能在短周期股價翻倍的個股多數是主力控盤刻意操縱的結果,反映到價格及量能變化上,必然有著區別於其他個股的特點:1.在K線形態意義中有明顯大資金吸籌之意圖。2.拉升前有主力砸盤打壓,清洗浮動籌碼的形態意義。3.有主力鎖倉或高度控盤的明顯量能表現。

之所以把控盤個股的走勢形態進行列舉和分析,就是通過形態的概括分析研究,深刻揭示主力操盤的意圖及價格波動的意義,從而清晰、準確地挖掘捕捉我們跟進操作的目標控盤庄股,跟蹤主力運作動向,分析主力運作階段的意義,選擇適當的參與時機,取終在短時間內最大獲利。

一、

放巨量緩慢推高、高位橫盤、直接拉升

(一)形態示意圖

(二)形態意義

(1)股價從相對低位放巨量,緩慢推升,並在波段的高位相對量能萎縮。

(2)股價在相對高位,長期橫盤,用時間消磨投資者持股信心。

(3)在橫盤中量能呈現遞減狀態,在K線形態中,主力經常製造誘多誘空形態,加劇持股的心理壓力。

(4) 此類股票採取在相對高位橫盤,有兩種原因,其一是該股基本面業績較好,如採取打壓股價進行洗盤,反而會導致更多的短線資金逢低介入;其二主力後續資金不 足,缺少實力,採取更為徹底的形態洗盤,將有更多的中線籌碼拋出,主力無力承接。所以其多維持橫盤之勢等待大勢機會藉助市場人氣推高股價。

(三)實例分析

(1)股價放巨量上漲,說明此時籌碼散亂,上方拋壓較重,在A處隨著一根反叛線的出現,低位介入的獲利盤及前期的解套和高位的虧損割肉盤紛紛湧出。經過調整股價再次放量上攻,在持股心態極其不穩的情況下,又有部分籌碼拋出。

(2)待股價持續走強到B處時,即使創出新高,量能也不能再度大幅放大了,說明經過前期主力推高介入吸納了一部分籌碼外,隨著股價的走強和短線資金的出局,股民的持股心態已經較為穩定。

(3)股價在擊穿短期均線進行洗盤後,在C處進行了一次拉抬,但在股價創新高時,巨大的獲利盤使上行壓力變得極其沉重,股價不得不回調整理。

(4)主力利用長時間的橫盤消磨場內短線持股信心,同時還保持著上行通道不被破壞,維持著中線持股心態。希望在未來的市場中能藉助市場人氣推高股價。

(5)主力在D處再次試圖進行拉升,但是由於前期缺少必要的洗盤,股價在創新高時壓力依然沉重。

(6)此時主力借勢做出誘多形態打壓股價,並在E處以雙陰線進行徹底洗盤。由於浮動籌碼的出局,在此後的走勢中,股價以較輕的走勢輕鬆創出新高,開始了拉升。

(7)在拉升的初期,獲利盤與追高盤進行了充分換手,量能溫和放大,股價被拉升至G處,此時一個主力控盤的庄股形態完全展示出來,並被後知後覺的技術人士大力推薦,持有者出現嚴重的惜售情緒,股價在場外買盤的推動下被輕鬆推高。

二、突然拉高或打壓,造成股價階段放量,劇烈震蕩進行吸籌,然後快速打壓洗盤、V形反轉、拉升

(一)形態示意圖

(二)形態意義

(1)在股價走勢的相對低位,主力介入突然放量拉高股價。

(2)在拉高的大陽線後,突然出現反叛線,使追漲資金套於高位。

(3)在劇烈震蕩中股價再次接近第一次震蕩高點,然後又快速下跌甚至創出新低,使場內持股者持股信心大受打擊,在多種市場心理下籌碼極度鬆動。

(4)當股價第三次接近前期高點時,所有的場內前期被套籌碼幾乎一致選擇了出局,從而達到了主力強收集的目的。

(5)隨後主力進行拉升前的最後打壓、洗盤,為拉升創造條件。

(6)幾乎在所有的控盤庄股中,都表現了拉升初期籌碼高度集中與穩定這一共性。

(三)實例分析

(1) 從A處大陽線後的不斷跳空高開可以看出,當時大盤背景極好,股民追漲意願較強。在第二個跳空高開中表現了量能進一步放大,顯示短線獲利盤不斷增加,主力利 用借勢打壓造成股價在高位出現穿頭破腳的大陰線。但在隨後的幾天下跌中,一是陰線很小,二是量能快速萎縮,說明股民惜售心理。這就就決定了主力在未來吸納 增持籌碼中必須有效地利用形態技巧,不斷強化持股者和場外持幣者不能追高這一心理思維定式。

(2)在前期高點位置B處主力再次大陽後,出現大陰線,有效製造了不能追漲的思維定式。並且在C處和D處刻意擊穿均線,給予高位沒有出局者強大的心理壓力。

(3)在隨後的E、F處,主力巨幅高開向下和大幅的星線震蕩,極其巧妙地對前期心理定式做出有效呼應,在此思維定式下,場內大部分籌碼被快速收集到主力手中。

(4)當主力在拉升前在G處打壓洗盤的時候,可見籌碼多麼集中和穩定。

三、相對低位的放量震蕩,推高建倉

(一)形態示意圖

(二)形態意義

(1)股價經過長時間下跌和多次反彈,始終運行在下降的通道中,由於主力的介入,股價出現以吸納為目的的放量震蕩推升,並突破了下跌趨勢的壓制。

(2)在當時空頭氣氛瀰漫的市場中,一般投資者都判斷這是反彈,在反彈後股價還將延續繼續下跌的走勢。所以大部分投資者採取了獲利出局及逢高減持的手段,這也是股價在推升中放量震蕩的原因。主力以推高的手法快速達到了大量吸納廉價籌碼的目的。

(3)主力吸納了部分短線抄底盤和大量的割肉盤之後,在上推的過程中消化了前期下跌中的成交密集區,打開了未來的拉升空間。

(4)吸籌以後,由於大的市場空頭氣氛仍未有效扭轉,主力在高位放任股價以弱勢形態隨大勢漲跌,不斷沉澱籌碼,等待市場機會的到來,一旦市場行情轉暖,或出現板塊的聯手上漲,或此類主力引導的未來階段行情展開,控盤主力就開始大幅拉升。

(三)實例分析

(1)股價在長期下跌的過程中,放量震蕩推升並走出強勢的形態,這應該引起高度的關注,特別是市場一千多隻股票中很多股票近期的盤面都出現了這種變化,說明市場行情已經隨著資金的介入悄悄發生了變化。

(2)其實在嚴重下跌的末期,很多先知先覺的主力就採取了刻意打壓的方法,製造恐慌性的拋盤,同時開始了吸納。

(3) 最難以區分的就是在長期下跌中,股價經歷幾次反彈下跌和再反彈再下跌的過程,而每一次反彈中,都會出現量能較大的放大,如何判斷哪裡是反彈,哪裡是主力推 高建倉非常關鍵,我們必須從市場最本質的原理出發,深入分析如下條件:一是在放量推升過程中的K線震蕩形態,主力為了快速吸納會在市場氣氛沒有完全扭轉的 情況下,採取激烈的震蕩,使持股者擔心下跌而賣出;二是判斷整個市場中個股與大盤的關係;三是注意跟蹤觀察確認,如果後來股價重回到下跌通道中,說明前期 仍是反彈而已。

四、放量震蕩推高、較為深幅的下跌調整、做W底、拉升

(一)形態示意圖

(二)形態意義

(1)由上圖可以分析,在放巨量震蕩中主力快速收集到部分籌碼,與前面控盤主力相比較,其收集的時間較短,其在股價快速震蕩後調整的幅度明顯較深,這就可以分析判斷,此目標股中控盤主力實力不強或者說其運作目標價位不高。

(2)股價在主力介入後出現深幅的調整,除了大勢行情因素外,目標個股的基本面不被市場投資者所認可。在如此情況下,多數主力所預期的就是未來基本面的變化。

(3)按技術分析原理,股價深幅的調整,同時會帶來抄底資金的介入,股價在未來的拉升中,面臨著前期高點的拋壓及抄底資金獲利出局的雙重壓力,所以在後來的拉升形態中將出現明顯震蕩拉高走勢,氣勢不會太凌厲。

(4)由於主力吸納籌碼不足,直接影響著主力拉高的高度,未來的股價上升很多情況下取決於市場大勢的向好與股民進場意願,在面臨市場風險的時候,主力很容易出脫籌碼。

(三)實例分析

(1)為了達到快速建倉的目的,主力在A處快速推高股價,利用獲利籌碼的出局順勢打壓,在A處收出一根大幅高開低走的巨陰線,視覺效果尤為突出。

(2)股價在前期被放量拉起後,吸引了市場短線投資者參與其中,此時主力在B處的上行中,K線形態劇烈震蕩,走出了不符合常規思維慣性的形態,目的之一就是造成短線資金的巨大心理壓力,迫其選擇出局,以達到主力增持籌碼的目的。

(3)在劇烈的震蕩之後,持股者大量出局,股價缺少繼續下跌的動力,主力只有順勢推高股價至C處,使部分籌碼獲利出局,並藉機打壓股價形成高點。在D處形成明顯的短期頭部時,中線持股者才被迫離場。

(4)在相對的底部股價剛剛走強,主力採取連續大陰線砸破均線支撐,股價向下運行到F時,已經表現出了籌碼的高度穩定性了,拉抬的時機已經成熟。

(5)前期的頭部快速下挫,仍有部分籌碼沒有出局,股價在拉升過程中,在此處出現了震蕩的星線洗盤。經過G處洗盤後,在H處盤口又變得輕起來。股價將繼續被拉升。

五、放量走出波段形態的上升通道、砸盤破位、縮量做底、拉升

(一)形態示意圖

(二)形態意義

(1) 與第一種控盤主力有明顯不同的是,從第一種主力控盤手法上比較分析,第一種在收集包括洗盤拉升的過程中時間比較急迫,經常用於前期主力建倉後的增持或在低 位的再次收集,第一種形態因為收集目的比較明確,所以選擇的洗盤多是讓籌碼前期高點放量換手,讓低位持股者獲利出局為條件。

(2)如上圖主力在控盤時間與市場中間意外風險控制上體現得更為完美,通過波段性震蕩上行,除了主力強收集外,可以在收集過程中,進行高拋低吸,有效的降低持倉成本,減少市場意外風險。

(3)這是主力緩慢推高股價的一種建倉方式,隨著建倉的完畢,主力進行刻意的打壓股價,讓股價在相對的低位長時間橫盤,進行籌碼的沉澱,多數短線資金和一些中線持有者開始變得浮躁,慢慢被消磨出局。

(4)很多主力在做底的過程中還利用市場氣氛等因素對持股者進一步的打擊,迫使他們在拉升之前出局。

(5)隨著籌碼的高度集中與市場機會的到來,主力開始大幅快速的拉升。

(三)實例分析

(1)主力在A、B處放量推高建倉,其在建倉中升幅較大且K線形態中經常出現激烈的漲停形態,可見主力控盤的實力與決心。同時也可以以此判斷主力在以後拉升中所採取的極端走勢。

(2)在C處主力放任股價並在技術位置上製造形態陷阱,打破均線讓股價呈現弱勢形態,其目的之一是不讓空倉資金低位介入,其目的之二以較長的時間消磨場內以中線為目的的持股者。

(3)在D、E位置製造惡劣的圖表形態,迫使心存期望的投資者無奈割肉離場。

(4)隨後股價緩慢上推,從持續的量能中可以看到,被長期關在前期高點上的股民終於有了出局機會,採取了夠本兒出局的操作行為。

(5)有前期高點上的快速打壓洗盤及其洗盤後的量能極度萎縮,可以清晰看出到此為止籌碼是多麼的高度集中。

六、大跌末期的低位掃貨、激烈反彈、拉升出貨

(一)形態示意圖

(二)形態意義

(1) 這種形態意義都是在市場極端的空頭末期的主力操縱形態,但其間存在著明顯的方向性和目的性的差別。前者是主力以長期為目的的推高建倉,而後者是藉助市場的 恐慌氣氛,承接市場的恐慌性拋盤,達到低位廉價掃貨的目的。然後利用恐慌性拋盤殺出後而呈現的極其輕的反彈壓力與反彈空間,快速製造反彈,待股價突破趨勢 壓力,被市場一片看好時,快速派發手中籌碼,其主力的膽識和操盤技巧及對市場時機的利用堪稱經典。

(2)一般在恐慌性下跌中,主力多選擇基 本面一般的小盤股,一是在恐慌性下跌中易於製造恐慌性氣氛極大地打擊場內的持股信心,從而產生非理性的殺跌;二是由於盤子不大需要控盤資金較少,容易達到 控盤目的,且在拉抬中手中籌碼較少,在吸引了場內資金追逐的同時,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派發出手中籌碼,達到套現贏利的目的。

(3)在前期的下跌中,一般投資者手多數中還持有其它股票,極易形成空頭思維,在殺跌中很少敢於抄底買入,這是主力掃貨關鍵所在。

(三)圖例分析

(1)股價在前期下跌的平台上,K線形態出現了異動,隨著大勢的下跌,主力順勢打壓股價,造成了股價的急速下跌。

(2)在下跌過程中主力不斷吸納籌碼,尤其是在最後利用股價反覆震蕩和不斷沖高的回落的星線,基本上完成了吸納的目的。

(3)在選擇拉升之前,又藉助空頭氣氛進行擊穿技術位置的打壓洗盤,其連續跳空縮量的星線說明了浮動籌碼的徹底出局。

以上是判斷強庄股控盤的必要分析條件。控盤庄股不同於其它個股走勢,大機構炒著特定題材,有著明顯的時間限制,其在介入的開始,操作手法上便有著明 顯的計劃性、戰略性。主力介入目標股後,其股價走勢雖然有順隨大勢的一面,在大盤下跌中股價也出現其相應的走勢,在大勢上漲時也出現股價的上漲,但是在其 階段型的走勢中,更多地會表現出對市場波動、對市場投資心理和投資行為的反向利用和理解,表現出具體的K線形態中不符合市場思維習慣的一面,在吸籌階段經 常出現突然拉高的大陽線,而在市場根本沒有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又出現了跳空高開的大陰線,經常出現反叛線和歸順線,造成股價劇烈的震蕩,讓多數持股者因看 不清後市或忍受不了劇烈震蕩所帶來的市值波動而被迫離場。同樣在吸籌、打壓、洗盤、拉抬、出貨等每一個控盤階段過程中都體現著主力的獨具匠心的計劃性。雖然,各種控盤個股有著各自的走勢形態特點,但是在價格波動及量能變化上所顯示的市場意義卻是共同的

買賣法則

1、價格窄幅整理,而成交量呈逐波遞減或者溫和放大、均線形成黃金交叉或者一致向上,或者均線粘合、多頭排列,且周K線也出現類似的圖形,可買入。

2、均線空頭排列且成交量分布不規則,量大而漲幅小,上影線長, 高位震蕩劇烈,價格屢創新低,可作為賣出依據。

3、 打壓、整理時逢底吸納,往上突破時要注意回蕩,必漲形態可適當跟風, 頭部形成當堅決派發。打壓指:連續下跌趨勢變緩,且成交量遞減萎縮;或者放量下跌但下檔接盤出奇的大。整理指:股價盤整,而成交量萎縮變小。底部指:盤 輕、價窄、量縮,均線走平,大眾獲利籌碼少。必漲指:放巨量上攻之後出現再度放量調整,但調整幅度明顯變小同時均線系統強烈向上,屬上升換檔態。

4、漲前特徵:1.當日收市與昨日最高比小於2%大於-2%;2. 除實體上移或收十字K線當天不創三日內新低;3.均線距小於2%或窄幅整理。

5、選股原則:1.震蕩小(3%);2.平底、圓底、均線上升(探底)十字星;3.均線向好(金叉或粘合);4.盤子輕;5.實體從均線處冉升;6.周K 線呈突破或者調整到位之勢。

6、下跌之前:1.均線系統助跌,且有進一步加速下移之勢;2. 成交量分布極不規則;3.上影線明顯偏長,陽線實體總體偏小;4.高低點每天下移,並有加速之勢。

7、上漲之前:1.成交量極度萎縮;天量出現在現價下面;2.股價堅挺,窄幅盤整;3.中線指標由弱轉強,短線指標強勢調整;4.均線走平,短期在上;有些股出現長尾K線.

8、股市分析次序:看大盤:5分種、1分種成交明細量價是否配合?短線指標30分種、60分種K線有否上升空間?震蕩否?尋個股:啟動時形態好,價量配合理想,有板塊效應,離阻力區較遠,均線穩步上升。找題材:看個股異常波動同近期何種消息有關,可加大操作可信度。

9、30次均線反翻原理(一般情況):當股價有效跌破30次均線, 其下跌第一目標為從高位下來的區域a到現價b的差距,到位後若得不到成交量的支撐,其第二下跌目標為前次下跌的2倍,依次類推;反之,漲的時候突破30次均線其上漲目標預測也類似。

10、向好種種:窄幅有望變成寬幅,縮量有望變成放量,探低有望發生上行, 均線升有望趨勢變好,多頭排列漲勢強烈,上影線短拋盤輕,下影線長支撐大,量比變大、小,有資金介入.

交易成功的核心要素是:順勢、止損、規則、執行力。在這裡,我想特別澄清一點,那就是很多人會把交 易失敗歸因於心態不好,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是牽強的。試問,如果一個交易者沒有清晰的交易理念和策略,不知道何時該止贏或者止損,沒有給自己制定一些交易 規則來嚴格執行,那麼,他能實現持續盈利嗎,他的心態能好嗎?也就是說,心態不好,是表象,是外在的表現,而非根源,是「果」而非「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停王者 的精彩文章:

股友都搞不懂籌碼中暗藏的莊家蹤跡,此文暴露了
業績預告成股價推進器,記住關鍵點!這些行業有大戲!
明日8大概念爆發重大利好,阿里宣全新操作系統或成風口
超級大爆炸消息,市場熱點變化早有預兆 這一重要風向標不容忽視
今日午盤:雄安概念股直線拉升 滬指止跌翻紅漲0.22%

TAG:漲停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