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紫砂壺內有許多絲線,白色的粉末?

為什麼紫砂壺內有許多絲線,白色的粉末?

許多壺友買了一把紫砂壺之後,發現壺內有一些白色的沙粒,說看起來很像白糖,壺底還有許多一絲一絲的線條,壺友一看到這些就以為是化工壺或是殘次品。我們來說說紫砂壺中常見的3個懸疑。

一:壺內為何有一絲一絲的線條?

經常能在紫砂壺內的底部,見到一種由中心向四周呈發散狀,如太陽光芒線的泥痕,稱之為「太陽線」。

「太陽線」

常見的模具壺,一般都是以「外模內擋」的成型方式為主,「擋」成後,壺的內壁表面會因受力不均而出現凹凸不平,為使內表面光滑平整,工手們必定會使用工具去進行整理,此操作常被稱為「推牆刮底」,使用的多為竹製工具,竹片在泥片表面划過,最終形成了「太陽線」。

"推牆刮底"是從大彬時代延續至今的。刮底的目的,是為了刮掉壺底的接片殘留的脂泥痕迹和接片的不平整,也有一些是為了裝飾,或刮掉內壺壁上不均勻的收縮紋,但刮底往往是不可能刮的很乾凈,更不能刮的太深,否則用力過度會將身筒頂的變形。所以刮底一般只要能夠達到效果就好。

推牆刮底

二:壺內為何有白色的粉末?

紫砂壺是在過千度的高溫下進行燒制,紫砂壺在燒制時壺蓋和壺不是分開來燒,而是作為一個整體來燒制,因為如果壺蓋與壺身分開燒,壺蓋很能夠燒制變形和壞損,而且也容易與壺口不合縫。

為避免在高溫狀況下壺蓋的蓋沿與壺口內沿因為「熱脹」出現板結而導致壺蓋無法正常打開,制壺的人在紫砂壺進窯前都會在壺蓋沿刷上一層石英砂。所以紫砂壺燒制完成紫砂壺冷卻後,這些砂就會掉落到壺內。

燒之前的紫砂壺

如果您直接去窯上拿紫砂壺,你會發現連壺蓋周圍全都是這種白色砂礫。一把新的紫砂壺,出窯後通常不會過水清洗,簡單的將外面擦拭乾凈,整把壺都保持著「原汁原味」,那一定能夠在紫砂壺壺裡看到一些白色砂礫。

而這樣的壺,往往更值得下手,因為這恰恰證明了這把壺沒有經過任何後期的人為修飾,不存在上色、拋光等問題,未經過泡養,有沒有傷痕、泥料如何,都是一目了然。

這些石英砂是絕對無毒無害的,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自來水和純凈水,在其沉凈過程中很多都有一道甚至多道石英砂層,讓不幹凈的水從這些石英砂層中穿過以過濾雜質。所以大家不必擔心這些石英砂的問題,只要在使用前用清水清洗乾淨壺內的石英砂就行了。

燒好後的紫砂壺

紫砂壺口的痕迹是瑕疵嗎?

有壺友可能會發現紫砂壺的壺口位置、壺蓋子口有圈或多或少的像砂紙磨過的痕迹一樣,壺身很光滑,但是在到接近壺口的位置有圈或多或少的劃痕,對光看的時候很明顯,摸起來點毛,這被認為是瑕疵或者殘次品,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現代紫砂壺增加了一道工序,叫做整口。

壺蓋劃痕

紫砂在燒制時是收縮的,即使是用同一種泥料做的壺,蓋子與壺口的收縮也會不同。收縮程度=收縮率X收縮基數,雖然收縮係數相同,但收縮基數,也即收縮體的長度與厚度卻不同,所以做生坯時,就要根據比例製作蓋子和蓋口。

掌握收縮率,必須對泥料進行研究,但實際上只能根據經驗修正。而每一種泥料收縮率都有所不同,即使是技藝高超的壺藝人,遇到一種新的泥料,收縮比率又不一樣。所以:製作紫砂壺蓋一定要稍微大於壺口,如果生坯時蓋子大小正好,或者還小,那就沒救了,燒成後口蓋會更寬。

壺蓋整口

當然,即使經過整口,對做壺技藝也有要求:

蓋子不能太大,不然整口時需要磨掉的部分太多,太費力,沒有人願意給你整口(整口,一般都是外送給專門整口的師傅做)。

壺蓋一定要稍微大於壺口,如果生坯時蓋子大小正好,或者還小,那就沒救了,燒成後口蓋會更寬。

一次燒成

「一次燒成」,是指在乾燥坯體的壺口上,敷一層石英砂粉後再加置壺蓋,進窯一次燒製為成品。一次燒成的成品,口和蓋一般難以做到完全「吻合(壺蓋在壺口裡緊密而不哐當)」和「通轉(壺蓋在壺口裡可以旋轉不滯)」。用金剛砂打磨壺口與壺蓋的結合處稱作「整口」。整口後,壺蓋可通轉了,但口蓋結合處的表面則被破壞,茶垢淤積就會形成「黑道」。

在壺口塗抹石英砂

二次燒成

「二次燒成」,是指在一次燒制出窯後,整口、除去火疵,再用制壺的泥擦抹在打磨產生的「破皮」處,然後再次進窯燒制。因破皮經擦抹會形成新的結晶,燒成後這些瑕疵將看不見,而壺也趨於完美。

整口就是物理打磨,和磨刀的原理一樣。首先,把綠色的金剛砂和水後抹在正口鋼圈上。然後把壺和蓋子用力按住使勁磨。長篇大論解釋了這麼多,所以壺友們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了,並不是瑕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文化與茶健康 的精彩文章:

太平洋上的功夫茶
茶都不一樣,你卻比好壞?
寧信方舟子,莫聽茶協會
最新都市力作《最強茶道》第006章 非我莫屬
農業部答覆全國政協茶產業提案:將加大基礎設施、深加工、產區綜合開發扶持力度

TAG:茶文化與茶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