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種念佛的方法
GIF/386K
GIF/91K
卍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起學習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一、念佛是中國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論顯密,幾乎都在闡揚阿彌陀佛的凈土法門。密教自有其修持的儀軌之外,顯教依據的主要經典,則為凈土三部經:1.《阿彌陀經》。2.《觀無量壽經》,亦名《十六觀經》。3.《無量壽經》,又名《大阿彌陀經》,此經自漢迄宋,共有先後十二種譯本,宋元以後,僅存五本,宋朝的王日休居士,依據其中四種譯本,揉合成為《佛說大阿彌陀經》,民國三十五年(公元一九四六年)又有夏蓮居居士,集合漢、魏、吳、唐、宋的五種譯本,重匯成共計四十八章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此經對於阿彌陀佛凈土法門的事理因果,依正莊嚴,介紹得最為詳盡。
另有凈土學者如印光大師以為《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以及《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品〉,也屬於弘揚阿彌陀佛凈土法門的重要經典。因此連同以上三經,合稱為「凈土五經」。
在中國佛教的大乘各宗派,除了三論(中觀)派以及部分臨濟宗的禪士們,不用凈土的念佛法門之外,其餘諸家,幾乎無一不學求生西方極樂凈土的念佛法門。以此可知,念佛乃是中國佛教的共同特色。
二、《阿含經》的念佛方法
念佛法門,源出於梵語「佛陀那息勒帝」(buddhanusireti),意為憶念佛陀,輾轉而成觀佛相好,唱佛名號等的修持方法。在《雜阿含經》第三十三,念佛屬於六念法門之一,《增一阿含經》卷二屬於十念法門之一,其念佛的方法是:
「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凈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憍慢強梁,諸情憺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涯底,無所罣礙。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墮於生死。如來身者,度知見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昧,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盤。」
此一念佛方法,是繫心憶念,專心觀想佛的形相,一意觀想佛的無量功德,包括觀想佛的身體、顏貌;佛的戒德、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等的五分法身。
若能如此修行念佛法門,便得成就大果報,乃至自致涅盤,自得解脫。這是小乘的念佛法門。
三、《般舟三昧經》的念佛方法
若依《般舟三昧經》的〈行品〉所示:「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
……欲得見十方諸現在佛者,當一心念其方,莫得異想,如是即可得見。」
在此《般舟三昧經》所見,則有念佛名號、念佛身相好光明、念佛國方向的修行方法。若得三昧成就,即會體驗到:「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是痴心,無想是涅盤。」這是從念佛而實證真如實相的大乘法門。
四、《無量壽經》的念佛方法
根據《無量壽經》卷下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經所示,往生極樂國土的條件,非常簡單,已不像《般舟三昧經》要求念佛名號,不可休息,方得往彼國那般的困難了。只要願生彼國,除了犯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以及毀謗了大乘正法的人之外,乃至僅僅一念信願,均可往生彼國。
不過此經所示,往生彼國有上中下的三輩人,上中二輩,往生的念佛條件是「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輩往生的念佛條件是「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由「一向專念」,到「乃至一念」,都可往生彼國,如何念佛?此處應是念的無量壽佛(即是阿彌陀佛的意譯)的名號,是用心憶念、用心繫念。
此經卷上的四十八願之中的第十八願亦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發此願時,尚在行菩薩道的階段,如今早已成佛,他的願力,當然兌現,所以鼓勵眾生,乃至僅以十念繫念阿彌陀佛名號,必定往生彼國。當然,此經也曾兩度提起「乃至一念」也得往生彼國。
五、《觀無量壽經》等的念佛方法
根據《觀無量壽經》的要求,首先是「繫念諦觀彼國凈業」,次教「繫念一處,想於西方」。而做日想、水想、地想、七重行樹想、八池水想、總觀彼國寶樹寶地寶池、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的依正莊嚴、觀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作是觀成,於現生中,得念佛三昧,即是親證實相)、觀無量壽佛身光明、觀觀世音菩薩、觀大勢至菩薩、觀於蓮花中坐及蓮花合開想、觀無量壽佛丈六身像在池水上。
以上乃是標準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其次,此經又說九品往生的念佛法門,其中提及念佛之處,則有:
上品上生:修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迴向發願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下品上生者:以聞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復教以「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阿彌陀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前來迎接往生彼國。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若此眾生為苦所逼,已「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於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見觀世音及大勢至二大菩薩,為其說法。
從以上所舉經文看來,除了觀想、觀像、實相三種念佛之外,對於一般的凡夫眾生,尚可用六念法門、稱名念佛,特別是下品往生的眾生,當以稱名念佛,最可適用。
稱名念佛的方法,也在《法華經.方便品》見到:「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說:「深凈微妙音,稱南無諸佛。」
在《阿彌陀經》則有:「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日至七日,達成「一心不亂」的程度,臨命終時,即得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前來接引,往生極樂國土。
於是有人將心憶念佛、稱名念佛、持名念佛,在日本尚有配合曲調的引聲念佛,都叫作念佛法門。
六、一念乃至十念的念佛方法
在中國的歷代大師中,宣揚念佛法門的人相當多,並且各自提出了念佛生凈土的具體方法。
北魏的曇鸞大師,著世親的《往生論》注,對於十念往生的解釋是:「心無他想,一心相續,念阿彌陀,滿十數名為十念雲。」又說:「此十念之念,以憶念為義,緣佛相好,稱佛名號,以心十念相續,專心阿彌陀佛,最為重要。」
唐朝道綽大師的《安樂集》卷上亦云:「但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緣觀,徑於十念,無他念間雜,是名十念。」
唐朝的善導大師所著〈往生禮讚釋本願文〉云:「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以口念十聲佛號,解釋十念修法。
新羅元曉大師的《無量壽經宗要》,解釋十念,即是稱念名號,緣相好,不雜余念,無間斷地,念滿十數。此與曇鸞所說相同。
近代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察梵文所用「念佛」的「念」字,應該是「心念」質多(梵文citta)之意,在《無量壽經》所說三輩念佛往生之處,所說「念無量壽佛」的「念」字,是「隨念」(梵文anusmrti)之意,或有「思惟」(梵文mansikr)之意。
可見「十念」乃至「一念」的「念」字,原是心憶、思惟,加上稱名念或持名念,便是口中宣稱阿彌陀佛名號,同時在心中也切實地知道是在宣稱阿彌陀佛名號。心中清清楚楚沒有妄想雜念,只知道自己口中正在宣稱佛號,便是一聲佛號,也是一念念佛;繼續不斷地口中念畢十聲,心中沒有出現其他雜念,便是「十念相續」,也是十念念佛。
七、五念門
被尊為中國凈土修法的始祖北魏曇鸞大師注世親菩薩的《往生論》,解釋世親菩薩主張的「五念門」說:
禮拜門:心中願生安樂國土,禮拜阿彌陀佛。
讚歎門:稱念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阿彌陀佛的異名)名號。
作願門:如實修行奢摩他(止)。
觀察門:如實修行毘婆舍那(觀)。
迴向門:以所有一切功德善根,為欲拔除一切眾生之苦,而作願攝取彼等,同生安樂國土。
這五念門的念佛方法,其實就是:禮拜彌陀信願往生、稱名念佛、觀想念佛、發菩提心廣度眾生。
八、五方便念佛門
隋朝天台智顗(yǐ)大師的〈五方便念佛門〉介紹了念佛門的修法:
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行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心必願生彼國凈土,是為樂稱諸佛名號的眾生說。
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行者想像佛身,專註不已,遂得見佛,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是為樂睹佛身,畏懼罪障者說。
諸境唯心念佛門:行者觀想佛身,是從自心生起,無別境界。此為迷心執境者說。
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行者觀想此心,亦無自相可得。是為計量自心實有者說。
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行者此時入深寂定,將入涅盤,緣十方諸佛加被護念,興起智能功能,於一念頃凈佛國土,成就眾生。此為樂深寂定入涅盤境者說。
以上所舉五方便念佛門,第一稱名念佛,第二觀相念佛,第三、第四實相念佛的因行與果境,第五則為發大菩提心。
智者大師在此文中,特彆強調:「若以一言而具眾門,無過念佛。」又說:「若念佛時,當知是人,即與文殊師利,等無有異。」
九、念佛三昧的修持法
在《大藏經》中,介紹念佛三昧的經論以及歷代祖師的著述,相當的多,例如《般舟三昧經》的般舟三昧、《大阿彌陀經》卷下、晉譯《華嚴經.入法界品》、《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大智度論》卷二一、《十住毘婆沙論》卷一二、《思惟略要法》、《攝大乘論》卷下、天台智顗的〈五方便念佛門〉、華嚴宗五祖宗密的《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四、道綽的《安樂集》卷下、懷感的《釋凈土群疑論》卷七。
依據以上諸種數據所見,念佛三昧的修法應該具備:
要有定處、定期。
要有信願往生彼國。
要以至誠心常念佛不斷。
念佛要有次第漸進,可以分作四個層級:
稱名念佛:舍諸亂意,聲聲句句,念念相續,口宣佛號,心系佛號聲。
觀像念佛:舍諸亂意,念念觀察佛的生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巨億光明,在眾中說法。
觀想念佛:舍諸亂意,念念心向佛國方所,觀想佛國凈土的依正莊嚴,佛及菩薩、羅漢的悲智解脫,一切功德法身。
實相念佛:舍諸亂意,不取內外相貌,念念相續,觀想體驗,心佛眾生,一切諸法,實相無相,真心無心,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真俗不二,萬法平等。
以上四個層次,一般凡夫,最好先從稱名念佛起修,若得身心安穩,進修第二、第三層次,至於實相念佛,則相等於禪宗的明心見性了。必須消業除障,身心安適,不生人我煩惱之時,方可修持,否則用不上力,若非徒勞無功,便是東施效顰,自欺欺人。如何消業除障?稱名念佛,及禮拜、懺悔、發菩提心,是最好方法。
雖然近世的印光大師以為此際末法時代的下根之人,於此四種念佛之中的實相念佛,是難中之難的法門。但在明清之世,仍有不少僧俗大德,專修念佛三昧,例如明末的蓮池大師雲棲袾宏,清朝的省庵實賢,均曾剋期修持念佛三昧,以百日為限。蓮池大師曾說:「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故知念佛三昧即是一代聖教之根元。」並將持名念佛分作:1.出聲念的明持,2.無聲念的默持,3.微動口唇念的半明半默持(如密宗的金剛持)。或記數念,或不記數念皆可。
蓮池大師又主張《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執」是聞名號,「持」是受而守之,常時不忘,而此執持也可分為:
憶念無間的事持,
2.體究無間的理持。執持之極,便得「一心」,亦可分作:1.事一心者,即是聞佛名號,常憶常念,字字分明,相續不斷,唯此一念。2.理一心者,聞佛名號,不唯憶念,亦能反觀,體察究審,極其根源,於自本心,忽然契合。
比蓮池大師略晚的蕅益大師,解釋「執持名號」,乃在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以達一心不亂。若能念念憶佛名號,暫不忘舍,名為執持。亦可分作二階:1.事持者,未達如《觀無量壽經》所示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理。2.理持者,信西方之阿彌陀佛,即我心本具,為我心造,以自心所具之名號為繫心之境,暫不忘舍。若從伏除煩惱至見思惑盡,皆名事一心,若至心開,見本性佛,皆名理一心。他不同意蓮池大師的體究之理,為理一心,並以為體究念佛或參究念佛的方法,不過是攝禪宗歸凈土的一種方便。
事實上蓮池大師是基於禪修經驗而將理一心及理持,解釋為禪宗的見性明心,蕅益大師則是從理論思辨上說明禪是禪,凈土是凈土,不應相混。蓮池大師的說法,是從修證體驗及禪凈論點的會合,而指出如何來修念佛法門,也跟禪修不相違背。
又由於天台智者大師曾說:「四種三昧(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同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也。」所以明末的蕅益大師也說:「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王也。」並以為盧山一派之凈土念佛為念他佛,達摩所傳為念自佛,永明延壽一派為理事雙修,禪凈兼顧的念自他佛。不過蕅益大師本人,並未條理出念佛三昧的實踐方法,他是從綜合禪凈諸家的觀點而做的整合融會說。
總之,念佛三昧既是寶王三昧的三昧中王,我們應該鼓勵凈業行者們,用來修行。般舟三昧的九十日行法,必須常行,不卧、不坐、不得休息,對於一般人而言,的確很難支持。但在蓮池大師時代,曾鼓勵不少居士,修行念佛三昧,獲得成就,也是九十日為期。
因此,宜將上列的念佛三昧修法的四個層級,配合九十日的期限,做一適當的分配。
十、高聲念佛
稱名念佛,又名持名念佛,稱名須用口出聲唱出,持名則或可出聲,或可默念,或可口唇微動。但在中國的稱名念佛,行之已久,唐代的飛錫大師,撰《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特別提倡「高聲念佛」。念佛聲音之洪亮,被形容為「聲喧里巷,響震山林」。其理有五點:「夫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不厲,心竊竊然,飄飄然無定。聲之厲也,拔茅、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其義一也。近而取之,聲光所及,萬禍冰消,功德叢林,千山茂松,其義二也。遠而說之,金容熒煌以散彩,寶華淅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致焉,其義三也。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號,飄然輕舉,其義四也。與魔軍相戰,旗鼓相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甚義五也。具斯眾義,復何厭哉?未若喧靜兩全,止觀雙運,葉夫佛意,不亦可乎?定慧若均,則兼忘心佛。」
飛錫強調高聲念佛,說明五義,證明聲的功能奇大,能定心、除憂、消禍、舉重、降魔,乃至達到止觀雙運、定慧均等、心佛兩忘等實相念佛的程度。
十一、五會念佛
唐朝的法照大師,撰作《凈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一卷。提倡五會念佛。他的依據是《無量壽經》卷上有云:「或有寶樹,硨磲為本,紫金為莖,白銀為枝,琉璃為條,水精為葉,珊瑚為華,碼碯為實。行行相植,莖莖相望,枝枝相准,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
又在《阿彌陀經》於類似的描述極樂國中種種動植等諸物環境設施之後,而說:「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法照大師因此而倡導發明了「五會念佛」的方法。
其實經中只說「出五音聲」是指古音樂譜曲用的「宮、商、角、征、羽」,並無五會的意思。
法照所用五會的意思,他自己說:「五者是數,會者集會,彼五種音聲,從緩至急,唯念佛法僧,更無雜念,念則無念,佛不二門也,聲則無常,第一義也。」他又說:「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可知五會念佛,實即以五音譜曲念佛,抑揚頓挫緩急有致,能使念佛的人,不致墮於昏沈散亂,而且隨著音樂節奏,產生安定心神及愉快喜悅的趣味感。若能專精持續念佛,也可完成念佛三昧。所謂五會,乃是念佛時段的次第數,其進行方法如下:
第一會,平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四會,漸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五會,四字轉急念「阿彌陀佛」。
其實,近世中國各寺院的念佛方法,大致上都是採取類似這樣的五會念佛,不過大同小異。有些相當的好,能使參與念佛共修的人,感受到安詳平和而又清涼的氣氛。但在台灣的時下,也有被譜成樂曲,由樂器伴奏的「五會念佛」,使人聽來,另有一種輕鬆活潑而且略帶興奮的味道,似已失去了梵唱的風格,很難使人成就念佛三昧了。
十二、十念記數念佛
民國初年的印光大師,他該是迄今中國弘揚彌陀凈土的最後一位偉大的祖師,在其《印光大師文鈔》中,收有一章〈示修持方法〉,對修凈業的人非常實用,他也特別開示念佛方法。讀者不妨找來熟讀應用。現謹錄其兩種念佛方法,對時下念佛的人,都會有用:
十念法門:若因事務多端,無法如寺院生活那般地做朝暮功課的人,當於晨起盥漱畢,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念「小凈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的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即完成晨朝十念法門的功課。若無像,即面向西方三問訊。此法乃為宋朝慈雲懺遵式所創,是為了當時王臣的政務繁忙而設定的。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
十念記數念佛法門:許多念佛的人,喜用長串或短串的念珠記數,但在印光大師卻教凈業行者,十念記數則「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印光大師說:「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此攝心念佛的究竟妙法,在昔宏凈土者,尚未談及。」他又說:「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說:「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如何是十念記數?
便是當念佛時,從稱念第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至第十句「南無阿彌陀佛」,每稱念一句,須念得分明,記得分明,至第十句稱念完畢,再從第一句稱念的佛號記數,數至第十,周而復始,反覆稱念佛號,反覆記數至十。
若十句直記困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則分作三氣,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如此稱念佛號,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便無立腳之處,久久當會自然而得一心不亂了。
此一十念記數方法,我在指導禪修及念佛方法時,也常介紹給新學者,禪修者如果數息法困難,用此十念記數法,便很順利。所以我也極其感恩印光大師發明了此一十念記數的念佛妙法。
GIF/8K
GIF/8K
助印功德:從前所作種種罪過,輕者立即消滅,重者亦得轉輕。貪瞋痴,為造孽種子。身口意,為作惡機關。清夜自檢,此生所犯者,已多不可計。若合多生所犯者言之,所造罪業,多於寒地之冰山。能勿駭懼。雖然,罪性本空,苟一動贖罪心機,誓願流通聖經,莊嚴佛像,罪惡冰山,一遇慧日,有不消滅於無形者乎。
通知:增加第2個個人助印賬戶,如已添加之前助印賬戶,請勿重複添加,之前助印賬戶仍然有效
微信公眾: 佛教微博 (weifojiao)
新浪微博:@佛教微博
流通處長年免費結緣各種佛經、佛像,回復「助印」獲得助印信息。
(平台難免被模仿,若聯繫請核實以上信息為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卍微佛教 -- 佛教社會化傳播平台 製作發布
TAG:佛教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