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第三菌:小鼠只和小鼠的菌群專一相愛
今天是第528期日報。
Cell:小鼠腸道免疫要成熟,靠小鼠而非其他動物的菌群
Cell
[IF:30.410]
在無菌小鼠中分別定殖小鼠菌群(MMb)和人類菌群(HMb),兩種小鼠中腸道細菌數量和門水平上的丰度類似,不過細菌物種尤其是厚壁菌門成員各異; HMb小鼠腸道中CD4+和CD8+ T細胞較少,幾乎未見T細胞增殖和樹突狀細胞,抗菌肽表達較低,這些都類似於無菌小鼠身上的特徵; 定殖大鼠菌群也無法促進小鼠腸道T細胞數量增加,而在無菌小鼠和HMb鼠中定殖小鼠分節絲狀菌,則能一定程度重建T細胞數量; MMb鼠則比HMb鼠更能抵抗沙門氏菌的感染。
Gut immune maturation depends on colonization with a host-specific microbiota
2012-06-25 DOI: 10.1016/j.cell.2012.04.037
Cell:小鼠只愛小鼠的細菌,相當專一!
Cell
[IF:30.410]
千萬年來,菌群與宿主共進化,並有助於宿主的代謝平衡,且通過代謝產物、能抵禦病原微生物的保護屏障以及促進免疫系統發育,使宿主免受疾病侵襲; 將小鼠腸道菌群定殖到無菌(GF)小鼠,刺激T細胞的增殖,並有效促進免疫系統發育; 而將人類或大鼠的腸道菌群定植到GF小鼠,其免疫異常,淋巴器官發育不良,淋巴細胞較少,抑菌因子分泌受損; 這表明宿主免疫系統的成熟和性能,取決於宿主特異性的菌群種類,菌群與宿主的共進化很專一。
Host and microbes date exclusively
2012-06-25 DOI: 10.1016/j.cell.2012.06.005
Cell:生命早期的抗生素,傷菌群並長期影響小鼠代謝!
Cell
[IF:30.410]
在小鼠出生後即使用低劑量的盤尼西林(LDP),引起代謝改變並影響迴腸中的免疫相關基因表達; 僅在生命早期使用LDP只是瞬時地擾動了腸道菌群,但足以造成對身體成分的顯著影響,提示嬰兒時期的菌群互作對宿主代謝有著長期的關鍵影響; 另外,LDP增加了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 將LDP選擇後的菌群移植給無菌小鼠後,可將促進生長的表型轉移給後者,提示是菌群的改變而非抗生素自身在其中起到了因果作用。
Altering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during a critical developmental window has lasting metabolic consequences
2014-08-16 DOI: 10.1016/j.cell.2014.05.052
Cell:人體自身基因,參與塑造腸道菌群
Cell
[IF:30.410]
比較從416對英國雙胞胎獲得的約1000個糞便樣品中的菌群,鑒定出許多分類群的丰度受宿主遺傳因素的影響; 克氏菌科是可遺傳性最高的分類群,與其他可遺傳細菌和產甲烷古細菌形成了共生網路,這些細菌在體重指數較低的個體中更豐富; 將克氏菌移植到小鼠中,小鼠體重增加減緩且腸道菌群組成發生變化;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人類遺傳(人體自身基因)可能通過影響宿主代謝而塑造腸道菌群的組成。
Human genetics shape the gut microbiome
2014-11-24 DOI: 10.1016/j.cell.2014.09.053
Nature:菌群基因丰度越低,飲食干預減肥或越難起效
Nature
[IF:40.137]
基因和環境的複雜相互作用決定肥胖的發生,腸道菌群的組成則或能決定能量獲得效率; 在38名肥胖及11名超重個體中,發現菌群基因丰度下降(40%)的個體表現出更加顯著的代謝紊亂及低程度炎症; 通過幫助降低或維持體重的飲食干預手段,發現這可提高菌群基因丰度,並改善臨床表型; 但對那些原有菌群基因丰度更低的個體,飲食干預似乎不足以改善炎症癥狀; 為此,低菌群基因丰度或可作為飲食干預療效的預測因子。
Dietary intervention impact on gut microbial gene richness
2013-08-29 DOI: 10.1038/nature12480
Science:人體腸道里,大多數菌株或穩定存在數十年
Science
[IF:37.205]
選取37名美國成年人,對受試者在隨訪5年中的糞便菌群組成進行鑒定; 菌群穩定性的變化遵循冪律函數,推測大多數菌株在個體體內可長期存在達數十年; 鑒定出家庭成員之間擁有的共同菌株,但在不相關的個體之間未鑒定出共有菌株; 對連續32周進食單一液體飲食的個體進行採樣分析,提示相比於採樣間隔,通過體重可更好地預測菌株組成的變化; 腸道菌群的穩定性及對生理變化的響應,提示其作為診斷工具及治療靶點的潛能。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2013-07-05 DOI: 10.1126/science.1237439
Science:菌群參與調控的GPR15,對腸粘膜炎症至關重要
Science
[IF:37.205]
淋巴細胞歸巢在炎症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小腸中被廣泛研究,但在炎症性腸病最常見的部位——大腸中很少; GPR15是G蛋白偶聯受體,控制特異性歸巢的T細胞,尤其是FOXP3+ Treg到大腸固有層(LILP); GPR15的表達由腸道菌群和TGF-β1調控,而非視黃酸; GPR15缺陷小鼠易患嚴重的大腸炎症,可以通過轉移表達足夠多GPR15的Treg可緩解; GPR15是LILP中的T細胞歸巢受體,通過調節Treg的流入在粘膜免疫耐受中起作用。
GPR15-mediated homing controls immune homeostasis in the large intestine mucosa
2013-05-09 DOI: 10.1126/science.1237013
Science:真菌與特定受體互作,影響腸道炎症
Science
[IF:37.205]
哺乳動物的腸道中擁有豐富的真菌群落,通過先天性免疫受體C類凝集素受體(Dectin-1)與宿主免疫系統互作; 缺失Dectin-1的小鼠表現出對化學物誘導結腸炎的易感性增加,是對內生真菌的應答改變的結果; 在人類中,鑒定出Dectin-1(CLEC7A)基因的一個多態性與嚴重性潰瘍性結腸炎顯著相關; 揭示了腸道中的真菌群落與細菌共同存在,且與宿主腸道免疫系統互作,以影響宿主健康及疾病。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ensal fungi and the C-type lectin receptor Dectin-1 influence colitis
2012-06-06 DOI: 10.1126/science.1221789
感謝本期日報的創作者:熱心腸先生,桃李不言,沈志勛,小扣啊,女巫
※9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文獻!
※益生元的另一面:讓有益菌消失,促血糖代謝異常
※菌群作用很複雜,神秘面紗始揭開
※13-15年超經典研究:菌群到底如何深入影響免疫?
※熱心腸日報500期巨獻——50篇必讀綜述!
TAG:熱心腸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