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當年的中國陸軍230萬人,就靠8架小羚羊直升機撐起武直的場子

當年的中國陸軍230萬人,就靠8架小羚羊直升機撐起武直的場子

1984年11月,鄧主席提出了震驚世界的「百萬大裁軍」方案,要求人民解放軍在1985-1987年的兩年多時間裡總體裁剪員額100萬人!在今天聽起來這事兒可能非常震撼,但當年也是恨不得以,畢竟1984年中國全部軍費才197億人民幣,只有美國軍費的0.2%,但軍隊人數卻是美國的兩倍達到400萬人之眾。為了保持和切實提高軍隊戰鬥力,我軍痛下決心將人員裁減到300萬人,其中陸軍約230萬人,海空軍各約30餘萬人。

然鵝就這裁減後還有230萬之眾的中國陸軍,在整個80年代卻只有8架正規的武裝直升機。而解放軍所面對的北方邊界外,駐紮有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蘇軍的至少8000輛坦克.。。。

從20世紀60年代中蘇交惡開始,中國的兵器工業從業者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抵擋蘇聯由T系列坦克和BMP步兵戰車組成的鐵甲洪流。隨著越南戰爭的爆發,參加抗美援越的中國軍事顧問人員首次目擊美國陸軍航空兵的UH-1和AH-1,也首次認識到了現代戰爭中武裝直升機的重要性。因此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年輕的中國空軍便考慮在仿製蘇聯Mi-4直升機的直5直升機基礎上研製直5武裝型,只不過那時直5武裝型的武器只有機載12.7毫米重機槍和57毫米火箭發射巢,不論是其平台本身還是其武器、防護等系統,都距離真正的武裝直升機有很大差距,並不能算作武裝直升機。

隨著70年代末中美關係的緩和,中國逐步擺脫了過去以仿製蘇制武器為主的設計思想,開始接觸並引進西方的先進武器裝備。西方國家在冷戰期間同樣面對蘇聯裝甲集群的巨大威脅。特別是中歐戰場地域範圍狹窄,蘇聯坦克快速集群突擊的衝擊力根本無法依靠地面防禦部隊應對,反坦克直升機就成為北約集團抵消蘇聯裝甲集群快速突擊的秘密武器。北約各國並沒有急於發展各自的武裝直升機,而是在輕型直升機上加裝反坦克觀瞄裝備和反坦克導彈,將民用輕型直升機進行改裝為軍用反坦克直升機。利用輕型直升機噪音小、機動好、體積小、不易被發現、對後勤維護依賴性少等特點,執行超低空高速飛行的機動反坦克任務,遲滯蘇聯的裝甲突擊集群為後方防禦爭取時間。

特別是在1982年的馬島戰爭和第五次中東戰爭後,中國軍事裝備的發展指導思想從過去追求快速生產、大量裝備、全民武裝逐漸轉變為依靠裝備質量優勢與人民戰爭相結合。而第五次中東戰爭中敘利亞陸軍的反坦克戰術,正是中國軍人首次見識武裝直升機和坦克獵殺小組配合的新戰法。

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中,敘利亞陸軍憑藉SA341/342「小羚羊」武裝直升機搭載的「霍特」反坦克導彈與地面反裝甲獵殺小組的配合,擊毀擊傷以軍140輛以上的坦克,350輛其他各類車輛。在分析了敘利亞軍方相關戰例和戰果之後,受到啟發的中國軍方開始尋求採購西方的反坦克導彈和武裝直升機,作為當時計劃草創的陸軍航空兵部隊裝備。

80年代中期中國軍方啟動了代號「8510工程」的輕型偵察/武裝直升機的引進選型工作。1985年10月,為了在國際市場尋找一款適合中國國情的武裝直升機,我軍曾在華北地區組織過一次較大規模的國際武裝直升機實機實彈靶試評比活動。參加評比的有法國的「小羚羊」武裝直升機,德國的B0105以及美國的休斯500三種武裝直升機。

經過多天的試飛和射擊演示後,「小羚羊」直升機與「霍特」反坦克導彈的組合勝出。首批8架「小羚羊」直升機於1988年交付剛成立不久的中國陸軍航空兵,用於訓練並進行測試。由於之前我軍直升機飛行員大多隻駕駛過直5、米6、米8等運輸直升機,輕便靈活的「小羚羊」自然讓飛行員們讚不絕口。

在8510直升機選項過程中,麥道直升機也來湊了個熱鬧

SA341/342「小羚羊」為5座輕型多用途直升機,由法國航宇公司(現歐洲直升機公司法國分公司)與英國韋斯特蘭公司共同設計研發。「小羚羊」的設計始於1964年,第一架原型機SA-340試飛於1967年4月。第二架原型機稱為SA341,1968年4月首飛。 SA-342技術數據:旋翼直徑10.50m;機長11.97m;機高3.19m,空重991kg,最大起飛重量2000kg,最大平飛速度280km/h,實用升限4100m,最大航程>800km,使用1台阿斯泰祖XIV.M發動機,單台最大功率640kw。

「小羚羊」採用三片半鉸接式NACA0012翼形旋翼,可人工摺疊。採用法國直升機常見的涵道式尾槳,帶有槳葉剎車。座艙框架為輕合金焊接結構,安裝在普通半硬殼底部機構上。底部結構主要由輕合金蜂窩夾心板和縱向盒等構成。機體大量使用了夾心板結構,採用鋼管滑橇式起落架,可加裝機輪、浮筒和雪橇等。機上有兩個油箱,總容量545升,另有一個位於座艙後方的200升轉場油箱。為制導反坦克導彈,機艙頂部通常裝有APXM397陀螺穩定觀瞄裝置,或其全天候改進型號,或更先進的AF532觀瞄裝置。

空射型霍特III,這是當時中國所擁有的威力最大的反坦克導彈,然而和小羚羊一樣都是稀有動物

作為我軍第一款真正的武裝直升機,「小羚羊」不僅培養了一批武裝直升機飛行員和保障人員,幫助我軍初步摸索武裝直升機的相關戰術,還就此奠定了輕型反坦克/偵察直升機這條延伸至今的裝備發展路線。

在90年代初期,數量稀少的「小羚羊」們除了要完成正常演訓任務、配合正在走向合成化的中國陸軍進行戰法探究之外,另一方面還要在演習場上頻繁扮演對岸的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和老對手Mi-24「雌鹿」武裝直升機,作為假想敵與地面部隊頻繁過招。後來隨著原裝「霍特」庫存的消耗,「小羚羊」還接受了國內自主升級,具備了發射紅箭8反坦克導彈的能力。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影響,不僅「霍特」數量不足,「小羚羊」直升機的後續引進也被擱置。我軍尋求增加武裝直升機的數量,只能依靠自力更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的精彩文章:

來,讓我大陸軍航空兵教大家如何念「鵟」這個字

TAG: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