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從蘇軍變成俄軍,俄羅斯的軍事變革

從蘇軍變成俄軍,俄羅斯的軍事變革

在蘇聯解體至2004年前後,俄羅斯在沒錢沒錢沒錢和混亂混亂混亂中進行了第一階段軍事改革,主要是把原來蘇軍的指揮機構改換成俄軍的,在高層進行了大換血。另外,第一階段的軍事改革還進行了數十萬人的裁軍,主要裁減不必要的部隊員額以降低國防開支,這一階段的改革完成後,蘇軍初步變成了一支可用的俄軍,不過在兩次車臣戰爭中也吃過不小的苦頭,另外,這次變革主要是裁減了兵員而沒有裁減將領,造成指揮機關層次仍然過多,將軍成災。2006年, 俄軍開始了新的軍事改革, 核心體現在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2006-2010年建設計劃》 中。 如果說2004年的軍事改革是痛拋沉痾, 新一輪的軍事改革則將重點放在提高俄羅斯軍隊的裝備水平、 作戰能力, 以適應俄羅斯國家安全的需求。 這一階段,俄軍實施的改革有:改革軍隊指揮體制。 俄軍2004年的體制改革主要集中在理順高層權力, 部隊編製體制其實變化不大, 本質上沒有脫離原蘇軍模式的基本框架。

位於莫斯科的敘利亞戰場聯合指揮部

改革部隊編製結構。 將原先俄軍的集團軍-師體制, 向軍-旅體制轉變。此外還徹底改變陸軍合成兵團和部隊的結構, 使其編成更為靈活。 依據俄軍戰鬥條例, 步兵師下面有三個團, 團下面有三個營, 而改革後的步兵師則由混合編製即坦克摩托突擊團、 自動火炮導彈團、 綜合山地步兵團、 自動化指揮和信息預警對抗中心組成。 作為合成旅的基本戰術單位 「模塊」 營, 俄擬先組建三種類型的作戰營, 即重型營(坦克營) 、 中型營 (摩步營) 和輕型營(步兵營、 山地步兵營、 空降強擊營、傘兵營) , 在試驗的基礎上再逐漸擴大。 計劃通過結構改革, 使陸軍的師和旅能適應俄羅斯自然地理條件和未來作戰的性質, 既能實施傳統的作戰行動, 又能在武裝衝突中對付非正規武裝。 空軍除重型轟炸機團外, 航空兵團編製數量將由現3個航空兵大隊縮減為2個。

繼續裁減軍隊員額。 首先是將俄軍的總員額從113.4萬人減至100萬人。 更重要的調整, 則是調整官兵比例, 改善軍隊人員組成結構。 解決2004年軍事改革之後出現的俄軍高級軍官比例太高, 非戰鬥人員太多的問題。 通過裁減300個高級將領的職位, 使將軍和士兵的比例回到了1比1000左右的世界通常標準, 還裁減了3萬多名行政和輔助人員。 另外, 俄羅斯內衛部隊也進行了裁軍, 從20萬人精簡到14萬人。 防空部隊重新整編, 特種兵部隊作為一個兵種進行建設。 各大軍區和艦隊下屬的特種分隊整合到一起, 成立獨立的兵種, 由空中特種部隊、 地面特種部隊和海上特種部隊三部分組成,主要任務是參與特種作戰, 包括防恐反恐。

在2004年, 俄軍依舊沿襲蘇聯的軍區制, 下轄有6個軍區、 4個艦隊, 與各軍兵種司令部一樣, 都是軍政、 軍令合一的指揮機構。 2005年12月26日, 俄軍總參謀部提出俄軍體制改革方案, 撤銷原先的6大軍區, 合併為4大軍區, 即西部軍區、 東部軍區、 南部軍區、 中部軍區。 改革後的四大軍區。 字面上仍然叫 「軍區」 , 但此內涵已不同以往, 而更類似於戰區的體制。 改革後的每個軍區代表著一個戰略方向, 實現了軍區、戰區與戰略方向的統一。 軍區司令統一指揮戰區內除了戰略核力量以外的所有常規力量, 包括空海軍。 空海軍司令的作戰指揮權上交到總參謀部, 由於陸軍原本就沒有作戰指揮權, 故而陸海空三個軍種司令部全部退出作戰指揮鏈, 專事 「養兵」 , 也就是負責各類軍事行政業務。

2008年開始的變革完成後,俄羅斯的軍區變為四個

俄軍的第二階段改革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美軍建設的經驗。 在軍事改革籌劃階段, 俄軍在全面總結評估了近年來局部戰爭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的實戰經驗和俄軍體制結構的特點後認為, 美軍多年形成的部隊結構和指揮體制是先進的, 有許多可資借鑒之處; 俄軍現有的編製體制臃腫, 指揮層次過多, 極大地限制了俄軍的快速反應能力, 難以適應現代戰爭靈活、 快速的特點。 因此, 俄軍在新的改革計劃中有明顯的 「仿美」 色彩。但俄軍的改革也有自己的特色。首先, 俄羅斯的財力、 物力和人力與美國比有明顯的差距, 因此在改革中, 俄羅斯實際上放棄了自蘇聯時代以來一直秉持的 「對稱」 原則 (即與美國在軍事領域全面爭霸) , 轉而根據 「非對稱」原則建設武裝力量和軍事組織。21世紀的戰略新轉型,在俄羅斯放棄與美國全面爭霸的戰略, 轉向 「非對稱」 的同時, 美國又在醞釀新一輪的軍事轉型。 2014年美國發布的 《四年防務評估報告》 中, 提到了新的 「兵力規劃構想」 。 按此計劃,美軍將進一步相對壓縮地面部隊, 實現 「各軍種協調發展」 。 陸軍規模將再行縮減, 現役部隊由2014年的53萬人減至44萬~45萬人。 海軍規模則是先減後增, 確保全球前沿存在, 有效提升海軍軍力的運用效率, 保持全球前沿存在。 另外, 海軍陸戰隊規模也略有削減, 任務重心轉向高技術海上作戰。

與此同時, 美軍提出 「多能」 原則,即 「軍隊具有適應多種任務需要的能力」 。 具體表現就是在軍事行動的一切領域和戰略、 戰役及戰術各個層次都能執行任務, 並能迅速從一個地區調往另一個地區, 從一種作戰類型轉向另一種作戰類型, 從執行一項任務轉向另一項任務, 還能從戰爭行動轉向非戰爭軍事行動, 部隊的編成也能根據任務的需要靈活轉換。 為了適應 「多能」 要求, 美軍作戰編組從相對固定向「模塊化」 部隊轉變。

在21世紀國際形勢的大背景下,各國的軍事與安全形勢都在發生變化, 對於軍事大國而言, 這些變化對軍隊建設方向的改變, 必須要以變革和改革的方式來完成。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為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積極探索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新思路、 新途徑; 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傳統軍事強國, 也試圖通過改革、 調整、 轉型,重新贏得戰略主動。 但如果僅僅看到發達國家軍費削減帶來的消極影響,忽視了這場變革轉型背後的深層動因, 與發達國家的軍事差距非但不能縮小, 反而可能繼續拉大。 因此, 必須關注美軍改革轉型對世界軍事變革產生的深刻影響。

俄羅斯改革後的國防工業體系結構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的精彩文章:

當年的中國陸軍230萬人,就靠8架小羚羊直升機撐起武直的場子
來,讓我大陸軍航空兵教大家如何念「鵟」這個字

TAG: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