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帶你了解地質學,探索有46億年歷史的大地

帶你了解地質學,探索有46億年歷史的大地

想必大家都看了最近那則新聞了吧,在青海的花土溝,人們找到了一位幾十年前不幸罹難的地質學家的遺體。半個世紀,黃沙早已覆蓋了先驅者的腳印,而歲月則磨蝕了故事的內容。不知茫茫的戈壁灘是否了解海枯石爛,但至少,在人類的開拓史上,我看到了一座新的永恆。

在青海的茫茫戈壁灘,人們找到了一位幾十年前不幸罹難的地質學家的遺體。向這位地質學家致敬。

先驅者的事迹值得敬佩,可話說回來,地質學就這麼苦,這麼危險么?毋庸諱言,是的。不過——站在生存與延續的角度——人類的哪件大事小事,不是靠苦難和風險一路嗑出來的呢?

作為六大自然科學之一的地質學,承擔著認識自然、開拓資源的核心任務。它沖在人類與原生自然界打交道最前線,因此,也把超乎日常都市生活幾個數量級的精彩和艱難,一股腦拋在了文明的長鏡頭前。它是敘事手法,但本身也是一個敘事對象,對於這門註定充斥著豐富張力的學科,你有了解它的願望嗎?

地質學到底研究什麼?

說起「數理化天地生」,大家耳熟能詳。可是,真要讓人深究這個「地」字都囊括些什麼,恐怕就不見得有幾個人能說對了。對我們這些真正搞地質的來說,常常會聽到一些啼笑皆非的答案:「你們不是搞土建/考古的么」….的確,這些學科免不了跟大地打交道,但問題是,他們真的跟地質學相差十萬八千里啊..。真正的地質學——或者說廣義的地球科學,其實只有一個主線目的:那就是在空間和時間的框架下,認識地球的構成和演化。

所謂空間框架,即我們需要了解地球的結構、成分、各成分間的相互關係,以及這些關係背後的動力學機制。而之於時間框架呢,我們主要回溯地球的歷史,我們想弄清楚:自從它誕生至今的這46億年內,地球上到底發生過哪些事兒?這些事兒為什麼會發生?他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這一套時間加空間的框架,構成了人類認識地球系統的主要邏輯線條,我們一般稱這條邏輯線為地質理學(或理科地質),它包含了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地層學、地球化學等等二級學科門類。

地質學是是在空間和時間的框架下,認識地球的構成和演化。

人類之所以要認識地球,必然是為了滿足一定的目的。面對無限廣闊的大自然,人類的好奇心算一方面,但在馬斯洛金字塔里,好奇心畢竟不是最底部的元素。免於飢餓和匱乏,對人類來說才是優先順序更高的事情。所有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一個基本出發點上,即,我們必須源源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資源,才能維持生存,進而發展。

大家有沒有想過,支撐我們生產生活的各類資源,都來自於哪兒呢?事實上,除了生物圈和淡水資源外,所有的生產生活質料,到頭來,都只能問岩石圈要。

工業所需的金屬材料,來自於岩石圈;建築業所需的石材水泥,來自於岩石圈;高新產業所需的稀土有色,來自於岩石圈;驅動機器和交通網路的石化能源,來自於岩石圈……這還不夠。甚至我們日常使用的塑料、化纖等等製品——這些看上去跟無機世界沒多大關聯的東西,同樣來自於岩石圈。幾乎整個有機化工產業,都建立在幾種較簡單的有機質成分上,而有機質來自於哪兒?石油天然氣資源。

我們的許多生產生活資料,都來自於岩石圈。

總之,人類對岩石圈資源有著持續不竭的旺盛需求,這份需求,決定了地質理學必然要發揮它的理論價值,為資源的勘探開發提供實際指導,這些面向生產的應用型地質學,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工科地質」,比如各式各樣的資源勘查工程(油氣資源、固體礦產)等。

地質學怎麼進行研究?

既然地質學這麼重要,人們又是靠什麼途徑跟地球打交道的呢?靠岩石。

地質學固然放眼於包含了軟流圈和大氣圈在內的整個地球,但主要的研究對象,卻是岩石圈。道理很簡單:其它圈層的運動演化信息,只有在岩石圈中才能保存下來。今人雖然看不到億萬年前的地球光景,但古代的事件,卻能在岩石圈中留下蛛絲馬跡呀。

跟岩石打交道,門道就多了去了。先陳述一個基本概念——岩石,是礦物的集合體,而礦物,則是天然的單質和化合物。這個概念是一切地質學研究的出發點。一個合格的地質學家——無論是研究哪方面的,都必然得先熟稔礦物和岩石,知道它們的成分、知道它們的結構、知道它們應該形成於什麼環境。

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往小、往大走,才算真正打開了地質的大門。

岩石是礦物的集合體,而礦物則是天然的單質和化合物。

往小了走——比單質和化合物更小一級是什麼?化學元素。不同的化學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不同,因此有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分。很多元素對環境條件極端敏感,它們在環境因子的控制下,要麼聚集、要麼分異,要麼相互之間進行化學反應。而所有這些信號呢,都成為我們反演古代地球環境變化的線索。

因此,通過岩石學(Petrology)、礦物學(Mineralogy)和地球化學(Geochemistry),我們就可以追溯岩石形成時的環境特徵和動態。

當我們把岩石的特徵和動態置入一個更宏觀的故事框架時,我們就到了「往大了走」的世界——地質構造(Geological structure)。

地質構造大致可以劃為兩類:一類是環境構造,比如地層(Stratum)、火山機構(Volcanic edifice)等;另一類則是力學構造,比如斷層(Fault)、節理(Joint)等。

前者對應著具體環境下的地殼造物,而後者則對應著地殼內的應力機制。當豐富多彩的構造樣式相互組合,構成一個相對穩定、規模也更大的獨立集合體時,就是地殼的基本動力學單元——板塊(Plate)了。現今地球上大小板塊幾十個,它們之間會相互分裂、也會相互聚合。絕大多數星球級別的地質特徵,都是這個級別上塑造出來的,比如造山帶、平原、高原、海溝、大洋中脊等等……而研究這個級別上地球演化規律的學科,就是地質學最大一級的框架——所謂的大地構造學了(Tectonics,這是溯鷹我自己的主線研究方向)。

儘管大地運動紛繁不息,但所有的這一切,其實只是一個舞台。有舞台,自然就要有演員。這時候,就該生物圈出場了。從38億年至今,生物在地球舞台上書寫的這部編年史,絕對不遜於無機世界的任何一個篇章。專門研究地史時期生命特徵與演化脈絡的地學分支,叫做古生物學(Palaeontology);而為「大地歌劇」劃分章節,鑒別每一位「演員」應該隸屬於哪一幕的學科,則是地質年代學(Geochronology)。

大地構造學是是地質學最大一級的框架。

我和地質學的故事

上述所有這一切,都不是我們坐在鋼鐵森林裡憑空想像出來的空中樓閣。地質學不是算出來的,要想了解大地,永遠都有且只有一個方法:走近她。——走近原生態的岩石圈,走近真正的大自然。於是呢,地質學家面對的,註定是一個又一個的Expedition。每一次,伴隨而來的都是艱辛與風險,每一次,伴隨而來的都是未知與刺激。

你說這值嗎?很抱歉我無法給你答案。這是一個冷暖自知的體驗。「值不值」、「有沒有意義」,本質上是一個價值理性問題,而不是一個科學問題。現代百年,除魅世紀。每一個個體都是自我價值的收斂點;每一份外界的意義,都沒有替你做主的權力。你的看法不應由我,也不應由一個學科、一個行業、或者一種生活態度,來冒然代言。

因而,我只【分享】我的感受。

我確實體驗過高海拔的缺氧,但我也目睹過帕米爾高原上轉瞬即逝的霞光。

我確實在無人區體驗過風餐露宿,但帳篷外那純凈的銀河,也足以讓午夜安靜地沸騰。。

這是我的故事,但地質學卻是人的故事與地球故事的交匯。一旦有了交匯,我能看到的,自然還會更多。

我看見馬琳諾的寒冬[1],熱帶波濤被盡數冰封;

我也見過第三極的升隆[2],那是特提斯敲響的晚鐘。

我聽見隕石摩擦大氣的絕嘯,蓋過了千萬巨龍的悲鳴[3];

我也目睹過盤古之陸的崛起,讓大地傲然於行星。 [4]。

這就是地質學。

當46億年的故事,一篇接一篇地融進我的生活體驗時,我可以說一句,它們真的很棒。

最後一章用的梗比較多,特注釋如下:

[1] 馬林諾冰期(Marinoan Glaciation),即成冰紀雪球事件(Cryogenian Snowball Earth Event),在有據可查的地球歷史中,這是最大的一次全球冰期,冰川幾乎覆蓋了包括赤道在內的整個地球。

[2] 特提斯的晚鐘(Closure of the Tethys Ocean):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碰撞,導致了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的隆起,以及一個古老的大洋——特提斯洋的關閉。

[3] 希克蘇魯伯隕擊(Chicxulub Impact):這次發生在白堊紀末的天體事件,毀滅了以恐龍為代表的中生代生態系統。

[4] 盤古大陸,即泛大陸(Pangea),這是自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以來,全球唯一一次大陸板塊的全面聚合。如果在宇宙中望去,你會看到一個宏偉的超大陸,矗立在這顆行星的藍色背景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我漲知識 的精彩文章:

動物界最能吸的種類,能吸氣比自己大數倍的東西
地球可以自給自足,在地幔深處誕生出水
蜻蜓這麼強悍,不需要抗生素也能抵抗病菌!
我們常見的原子模型,其實都是錯的!

TAG:隨我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