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讓「心理單親」,讓孩子的心理再次受傷!

別讓「心理單親」,讓孩子的心理再次受傷!

隨著社會離婚率的提高,單親家庭也逐漸增多。而單親家庭子女因父母離婚,對家庭沒有安全感,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對艱難的現實,他們更加渴望親情來撫平創傷的心靈。然而在中國家庭,不少夫妻離婚後就老死不相往來,生生隔斷另一方對孩子的愛。在單親家庭中,別讓孩子產生心理上的「單親」,因為心理上的單親對孩子是一種更為嚴重的創傷性傷害,「心理單親」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加容易出現封閉自鎖、自卑、自暴自棄等心理問題。

夫妻記仇孩子遭殃

23歲的小玉(化名)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份不錯的工作,他父親懸著的心總算落下來了。可工作沒多久,小玉就再也不願幹下去了,堅持要辭職。這樣一年多的時間,竟換了好幾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干一段時間就干不下去了。他父親去公司了解了才發現,小玉在公司里極其內向,根本不跟任何人溝通,還特別懼怕任何有挑戰性的工作。

小玉雖然早已成年,但幾乎不敢與人對視,說話聲音也特別小,基本上不主動跟人溝通。問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小玉是單親家庭長大的。用她父親的話就是,在她三個月大的時候,母親就跟別人跑了,在外地重組了家庭。因此,從小玉小的時候起,只要是一提起小玉的母親,她的父親就開始發怒、謾罵、詛咒,並且決不允許小玉母親和小玉聯繫,一旦發現小玉母親偷偷跟小玉聯繫就大發雷霆。而周圍的親戚和鄰居說起小玉的母親也都說她不負責任,拋家棄子。而這在小玉心裡落下了很大的陰影,從小小玉就覺得特別羞恥,在人群里抬不起頭來,看到別的孩子跟父母共享繞膝之歡的時候,總是在想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母親,因此性格極其內向、自卑。

「心理單親」的孩子易出現心理問題

單親家庭要區分形式上的單親還是心理上的單親。如果夫妻兩人離婚的過程比較平和,離婚之後對方仍然可以和孩子見面,繼續關心孩子的成長,那麼相對來講這種形式上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出現問題並不是很嚴重。而心理上的單親,就是孩子完全與父親或母親關係斷離,大多數是因為離婚之後父母雙方懷著敵視、仇恨的心態,離婚後的父母選擇「生不見面,死不燒香」的處事方式。像小玉所處的家庭環境就是典型的後者。

由於缺失父親或母親的關愛,就會給一些脆弱的孩子造成諸多心理障礙,如自卑、自閉、怯弱、狹隘、孤獨、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也更加容易出現封閉自鎖、自暴自棄、雙重人格等心理問題。

1

首先,「心理單親」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自卑心理。

單身家庭中的子女對「家庭」這兩個字非常敏感,生怕別人提到他們的家庭,談到他們的父母,更怕別人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導致對自己的評價偏低,因此他們把工作和學習的失敗歸因於自己的無能,產生不安、內疚、失望等消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導致自己的整個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也往往因自嘆無能而輕易放棄。

2

其次,「心理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自閉。

由於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對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無法適應無父或無母的環境。孩子的心理沒有成熟,他無法去體會父母們的生活,無法理解父母們的苦衷,幼小的心靈脆弱、敏感,沒有自我調適的能力,一旦受到衝擊,就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特別是看到同伴們與父母親親熱熱、幸福美滿地玩耍、嬉戲的時候,心裡會產生落差,長而久之,他們將從人群之中脫離出來,進入自我封閉和孤獨的空間,從而導致性格交流的極大障礙,長此以往,他們就會產生心理疾病。

3

再次,「心理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自暴自棄。

父母離異後,很多小孩長年跟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做事情得不到認可和鼓勵。因此很多孩子產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孩子的問題父母身上找原因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實孩子們身上發現了問題,家長們都要先檢查自己,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原因:有的家長覺得離異對孩子有虧欠,過分溺愛。而對孩子的情感暗示過多,反而會營造一種「被拋棄、被背叛」的感覺,給孩子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帶孩子的一方不願意讓對方與自己有任何瓜葛,更不願意讓對方與孩子接觸,有的甚至乾脆搬家讓對方找不著。這些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一般而言,家庭的缺損必定帶來家庭教育的缺損。要使離異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樣得到健康成長,關鍵還在於彌補已缺損的家庭教育,為此,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離異父親或母親,首先應該儘快忘卻離婚帶來的痛苦,努力控制消極情緒,創造和諧寬鬆的家庭氣氛,不要在子女面前流露自己對離異而去的丈夫或妻子的不滿、憤怒和怨恨,並設法去撫平家庭離異對自己和子女帶來的心理創傷。和子女不生活在一起的離異父親和母親,也不能就此終結與子女在生活上、精神上的聯繫,而應該通過各種適合的渠道和方式去溝通這種聯繫,使離異子女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滿足。

其次,和離異家庭子女生活在一起的離異父親或母親,在具體處理和子女關係時,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對家庭前途悲觀失望、心灰意冷,對孩子也不聞不問。使孩子像斷了線的風箏,隨風飄蕩。使孩子從小失去父母之愛和家庭溫暖;一種是溺愛有加,認為孩子已經失去父愛或母愛,理應把父母雙方之愛由自己一個人來償還,從而把自己的全部愛心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百依百順。但結果過分嬌寵遷就,把熱愛變成溺愛,結果就可能適得其反。和子女不生活在一起的離異父親或母親,也既不能不聞不問、老死不相往來,又不能過分溺愛,以至於自覺不自覺地沖淡甚至破壞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離異父親或母親的生活感情。

父母其實是子女的一面鏡子,他們如何處理自己的關係,給孩子創造怎樣的環境,孩子往往會如法炮製。因此處理孩子的問題也是處理家長自己的問題,家長的問題處理好了,孩子的問題也就相對容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腦康中醫院 的精彩文章:

重陽節真正的含義,陪你走一場不缺席的陪伴
神經衰弱的14個癥狀,具備嗎,這幾種食物可以幫到你
心理發出的危險信號,這些人一定要注意
又上當了!左右腦測試闢謠後,網友神回復亮了…
在抑鬱症世界裡,情緒穩定並非無自殺風險,這些事情要注意

TAG:瀋陽腦康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