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氣經天「天門地戶」與「天干五合原始本源與機制原理探源
在中國歷史上,自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歷.黃帝命大撓作甲子,從遠古至今傳統的時空觀都是以時間、空間與萬物生命過程一脈相承的。
譬如渾天六十甲子,十天干五運經天,十二地支六氣緯地,其理論淵源便均植根於以《易經》為源頭的華夏河洛象數文化體系之中。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大天干及金、木、水、火、土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在「河圖」之中,便是作為模擬宇宙大甲旋璣場量子有序化對立統一之數理參數,在「洛書」中,則是作為模擬宇宙大甲旋璣場運行的穩態均衡化對立統一之數理模型。「河洛圖」中的一、三、七、九;二、四、六、八之數,順則發散而大至無外,逆則相聚而其小無內,蘊合道家創始人老子 「大者無外,小者無內」 的宇宙時空觀。
隨著時空的演繹變化,自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斗柄建寅始,規划了太陰(月亮)、太陽和地球三者的相互時空關係。宇宙大甲旋璣場的運行自旋不息,陰陽五行合壁,產生了八卦納甲以定月象,一卦統三元,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分候,六十甲子相配,時空生命運行不忒。自此,春夏秋冬四時循環、東西南北中五方分野,生長化收藏五序順布,仁義禮智信五德養成,喜怒悲憂思驚恐七情化育。天人合一,宇宙時空生命整體觀一以貫之,歷經數千年,在天文、氣象、曆法、農作、水文、地理、中醫、養生以致國家治亂等等,實踐總結符合應驗不虛。
可以確切地說,渾天六十甲子蘊涵的世界觀、方法論,是中國古代哲學、倫理、政治、經濟、軍事、管理乃至於文化、科技思想等等的充分體現,宏微盡儲,里表並發,可謂與《易經》理義同根同源,是中國古代易學象數文化的一種系統影象表達因子,是宇宙時空大甲旋璣場生命一體化的整體模擬方式。
渾天六十甲子系統的層次化、有序化、量子化、回歸化、對待流行、原始返終、孤虛空亡、場能向背、動靜變化充滿整個宇宙、社會、生態、人文等,組成了無限浩瀚的宇宙大甲時空璇璣場能形態。
中國古人運用二十八星宿作為觀察宇宙的坐標標誌。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每宿舍中包含若干顆恆星。古代先賢極盡科學合理地把宇宙星空分為二十八個星區,以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的位置。二十八宿的名稱,若以地球作為參照物,自西向東排列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根據星度變化的差別不一,將東西南北四域各納七宿,古人又稱其為「四象」。
「四象」是我國古代表示天體東、南、西、北四大區星象的四組模擬動物,又稱四維、四獸。二十八宿體系形成後,以每七宿組成一象。即東龍、南鳥、西虎、北龜蛇(武)。自春秋戰國時代,五行學說流行以後,「四象」又配色成為:青龍、朱雀、白虎、玄武。所以東方七宿稱東宮蒼龍,南方七宿稱南朱宮雀,西方七宿稱西宮白虎,北方七宿稱北宮玄
二十八宿為北極天頂周圍的星組,共有168顆,作為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標誌。「角亢氐房心尾箕,為東方七宿,位應蒼龍,共計七十五度。鬥牛女虛危室壁,為北方七宿,位應玄武,共九十八度四分之一。奎婁胃昴畢觜參,為西方七宿,位應白虎,共八十度。井鬼柳星張翼軫,為南方七宿,位應朱雀,共一百一十二度」。
這裡,二十八宿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按古人的約定,以天干配五方,甲乙在東方,丙丁在南方,庚辛在西方,壬癸在北方,戊己在中央,故十天干與二十八宿有了一定的對應關係。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中國古人不僅精確的確定星系的位置,描述日月及地球和主要行星的運動規律,而且以他們特有的觀察能力,發現了更深刻的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在《太始天元冊》和《素問.五氣運行大論》中的照察記載:「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於天地之門戶也。」
這就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五氣經天圖:
在圖中,我們看到:黃色之氣橫亘於甲位的心尾二宿與己位的角軫二宿之間;白色之氣橫亘於乙位的亢氐二宿與庚位的昴畢二宿之間;黑色之氣橫亘於丙位的張翼二宿與辛位的婁胃二宿之間;色之氣橫亘於丁位的柳鬼二宿與壬位的危室二宿之間;紅色之氣橫亘於戊位的奎壁二宿與癸位的牛女二宿之間。這五種氣機在空間格局中形成了三個交匯區域,其中戊位和己位與中宮相通,則知五種氣機必定交匯於一定範圍的區域。對於五氣的交匯區域,關於天乾的約定,以甲丙戊庚壬代表先天本機,以乙丁己辛癸代表後天本機,暗合十干兩璇。五氣經天圖所描述的是,虛界(負質量物質)之五行(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與實界(正質量物質)之五行(乙木丁火己土辛金癸水)合化作用。其合化作用具體為:甲己化土(黃色之氣)、以庚化金(白色之氣)、丙辛化水(黑色之氣)、丁壬化木(青色之氣)、戊癸化火(紅色之氣),成為宇宙萬物之合化五行氣場,這就是「十天干五合化行」的本源與機制原理 。
在五氣的交匯區域上,同時存在著實界五行、虛界五行及合化五行的作用。也就是說在五氣的交匯區域內,存在著時空能量淹滅與裂象的動平衡過程。這裡的實虛兩界璇璣場能與「靈界」場能交參互化,有無相生,生生不息,化化無窮。在五氣的交匯區域上,質能、空間、時間等物理量在不斷的幻化淹滅與裂象,可能突然消失(淹滅),也可能突然創生(裂象)。如果能夠明了五氣交匯區域的真正璇璣能量作用後,地球上的一些奇異現象之謎底就很容易被揭開了,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自然規律,更好地把握運用自然。古賢所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掌天地造化之玄機,奪天地之造化之奧妙。
天地的動靜變化,是由宇宙自然無形能量所控制的。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掌握它一定的規律,就要嚴謹系統地研究我國古代的渾天六十甲子,十天干五運經天,十二地支六氣緯地,以及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科學辯證地結合現代科學理論,從中探索宇宙自然璇璣變化的規律和徵兆。
在中國古代先賢的總結論述中,五運在最初與甲子配合,土運統率甲、己,金運統率乙、庚,水運統率丙、辛,木運統率丁、壬,火運統率戊、癸。子、午年是少陰司天,丑、未年是太陰司天,寅、申年是少陽司天,卯、酉年是陽明司天,辰、戌年是太陽司天,巳、亥年是厥陰司天。陰陽的基本法則可以用類推的方法,因為五運六氣所論述的是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那麼天地萬物陰陽變化的規律,也就可以由一推十,由十推百,由百推千,由千推萬,乃至無窮。但天地宇宙間的陰陽變化是無法盡窮以計數類推的,所以只有通過觀察自然現象來以式推求。
在前面介紹的《太始天元冊》書中所記載五氣經天的理論中:「丹天之氣橫亘在牛、女二宿與西北方戊位之間,黃天之氣橫亘在心、尾二宿與東南方己位之間,蒼天之氣橫亘在危、室二宿與柳、鬼二宿之間,素天之氣橫亘在亢、氐二宿與昴、畢二宿之間,玄天之氣橫亘在張、翼二宿與婁、胃二宿之間。所謂戊位、己位分別為奎、壁二宿及角、軫二宿的所在,被稱作天地的門戶。這就是奇門遁甲體系中經常運用到的「天門地戶」的原始本源與機制原理,這同時也是推算時令的第一步,它是由宇宙自然規律運化所形成的。
尋道,問道,得道。一路上有阿光老師陪你,懂你!
尋道路上有尋道,尋道陪你去尋道!關注尋道,早日成道
※二十二個門派的雷法及修鍊方法,清微雷法傳承最有特點!
※隱蹤奇門《鬼谷璇璣賦》全文
※揭秘密宗的三脈七輪修鍊法訣,看道家能否借鑒!
※打坐走火入魔的6個問題及對應解決方法!
※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TAG: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