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海及台灣海峽:赤潮次數增加,優質魚類減少

東海及台灣海峽:赤潮次數增加,優質魚類減少

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介紹之十八

蕭野

【海域面積約7.7萬平方公里的東海,港灣及島嶼眾多,海洋資源種類繁多。《2016年東海區海洋環境公報》顯示,東海海水環境質量總體較好,近岸以外海水基本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但近岸局部海域(包括濕地、港灣和河口三類生態系統類型)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無機氮、活性磷酸鹽超標較為嚴重。東海南部的台灣海峽近年來也發生了一些令人擔憂的變化,如傳統優質魚類資源量大幅下降等。】

海洋生物自成獨立洄遊群系

據《全國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記載,東海海岸線長度約5700公里,海域面積約7.7萬平方公里,近海海域包括長江三角洲及舟山群島、浙中南、閩東中南、台灣海峽以及東海陸架海域。東海及台灣海峽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包括:上海奉賢杭州灣北岸濱海濕地、青草沙、橫沙淺灘;浙江杭州灣南岸、溫州灣海岸及甌江河口三角洲濱海濕地,漁山列島、披山列島、洞頭列島、銅盤島、北麂列島及其附近海域;大陳、象山港、三門灣海域;福建三沙灣、羅源灣、興化灣、湄洲灣、泉州灣濱海濕地;東山灣、閩江口、杏林灣海域、東山南澳海洋生態廊道及黑潮流域大海洋生態系。

東海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島嶼密布,淺灘面積廣闊,長江、錢塘江、甌江等多條河流注入東海,帶來豐富的營養鹽,因此這裡水質肥沃,初級生產力較高,漁業資源豐富。東海的重要經濟魚類如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鰳魚、烏賊和梭子蟹等,一般都以東海沿岸海域和近海為中心,南起台灣海峽,北至長江口附近,自成獨立洄遊的群系。東海同時也是許多經濟魚類如鮐、舵鰹等洄遊的必經海區,分布著以舟山漁場為代表的多個漁場。

「黑潮」不黑 能見度數十米深

東海外側有一股勢力強大的「黑潮」。「黑潮」是海洋中的第二大暖流,僅次於墨西哥灣暖流,起源於熱帶地區,形成於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寬達30公里,水流量相當於500條長江。它如一條巨型海上暗河從南向北滾滾向前流,西行到菲律賓沿岸後北上,流經呂宋海峽、台灣以東,沿著日本往東北方向流去,在與千島寒流相遇後再匯入東向的北太平洋洋流。

由於黑潮海水濁度極低,能見度達30?40米深,當太陽的散射光照射到黑潮海面時,易吸收陽光中的波長較長的紅、黃色光波,偏重散射波長較短的藍色光波,水分子對摺光的散射再加上浮游植物等水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黑潮流經的海域外觀上好似披上黛色的衣裳,人們往下看海水時,海水藍若靛青,故稱其為「黑潮」,以區別於其他的一般海水。黑潮對西北太平洋、我國近海的海洋生態環境、漁場建設、海洋工程以及國防安全等都有巨大影響,與我國東部天氣和氣候也密切相關。

黑潮流域的海洋生物資源相當豐富,有許多洄遊性魚類,包括飛魚、鬼頭刀、翻車魚、鯨鯊、鰹、旗魚等,還有其他無脊椎動物,如水母、頭足類及蝦類等。

東海外側海洋中的第二大暖流「黑潮」,勢力強大。人們往下看海水時,海水藍若靛青。

各海洋保護區環境狀況基本穩定

監測表明,東海區各國家級海洋保護區保護對象和環境狀況基本穩定。象山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島礁生態系統穩定,漁業資源有所恢復;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海洋貝藻類、鳥類、野生水仙花及其生態環境穩定,水仙花面積穩定、長勢良好;福建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中華白海豚和文昌魚種群數量穩定;福建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牡蠣礁與岸線得到有效保護,但部分出露灘面古樹樁被侵蝕;浙江漁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保護對象漁業資源及其生境穩定,領海基點保護良好;樂清市西門島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的紅樹林面積穩定。

大鳳頭燕鷗

多因素影響 台灣海峽環境獨特

東海南部有台灣海峽與南海相通。台灣海峽位於歐亞大陸板塊東南側邊緣,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台灣海峽自然地理特徵受中國大陸、台灣島以及東海、太平洋等海洋環境影響明顯,同時其南寬北窄的地形以及兩岸河流的注入等作用,使這一地域擁有獨特的水文、氣候、地質地貌特徵。台灣海峽是東海和南海海水交換的重要通道,受低溫低鹽浙閩沿岸水、高溫高鹽黑潮支流和南海暖水在海峽內的季節消長以及夏季沿岸上升流的變化的影響。狹長的地形,較強的潮汐作用,頻發的地震、颱風及冬季寒潮和眾多的山溪性中小型河流,使台灣海峽在海洋沉積環境方面具有許多獨特的地方。

台灣海峽共有魚類1697種,分隸40目206科740屬,暖水性魚類最多,有1560種。研究顯示,台灣海峽魚類與南海魚類共有種最多,共有種比例高達91.9%,其次為東海(69.3%)和黃海(19.4%),多為印度-西太平洋海區分布種。底棲生物是海洋生物中較大的生態類群,在海洋污染監測中具有重要意義。台灣海峽鑒定到的底棲生物有1125種,以熱帶、亞熱帶種類佔優勢,約佔65%。

分布於東海及台灣海峽的鬼頭刀魚,是一種大洋性洄遊魚類,對溫度和鹽度的適應性廣而強,被稱為「水下狐狸」

赤潮頻發 優質魚類減少

東海近海海域涵蓋長江三角洲和海峽西岸兩大經濟圈,海洋經濟已成為東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海洋漁業、濱海旅遊業、船舶工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四大支柱產業佔比超過90%。但過度開發利用引起了海洋環境污染、海域資源日漸枯竭、海洋生境退化等問題。

《2016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包括江蘇沿岸、長江口、杭州灣、浙江沿岸在內的近岸區域,受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等污染因子的影響較嚴重。東海為赤潮高發海域,赤潮發現次數佔全國海域總數的54%,累計面積佔總面積的76%。《2016年東海區海洋環境公報》顯示,東海赤潮、綠潮、海岸侵蝕、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等問題依然存在,赤潮發現次數和累計影響面積有所增加。

陸源污染物排放對東海近岸局部海域造成較大壓力。長江、閩江、甌江、錢塘江等36條主要入海河流的監測表明,全年不符合監測斷面功能區水質標準的河流有22條,佔61%,主要超標污染物為總磷。沿岸111個入海排污口的監測表明,33%的排污口設置在農漁業區、旅遊休閑娛樂區、海洋保護區等敏感區周邊。

近年來,台灣海峽生態環境發生了一些令人擔憂的變化:多數傳統優質魚類資源量大幅度下降,漁獲個體越來越小,近海營養化程度加劇,赤潮發生頻繁,明顯影響了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本原因是對生物資源過度開發,將過量營養物質排入海中等,難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制約體制。

各級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東海及台灣海峽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域的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正確處理海洋環境保護和發展經濟的關係;同時,提高全民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

【背景資料】

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為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1994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提出了27個重要區域,1998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提出了17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地區,但上述區域都沒有落實具體邊界,所以無法制定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影響了保護成效。2010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在綜合考慮生態系統代表性、特有程度、特殊生態功能,以及物種豐富度、珍稀瀕危程度、受威脅因素、地區代表性、經濟用途、科學研究價值、分布數據的可獲得性等因素的基礎上,在全國劃定了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2013年8月,環保部啟動了優先區域邊界核定工作,並於2015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了優先區域範圍。

優先區域不僅包括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多種類型的保護地,還強調這些保護地的連通性,將這些保護地周邊的重要區域,甚至是部分城鎮納入優先區域範圍,保證了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的完整性,充分貫徹了山水林田湖統一保護和修復的理念。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葉曉婷

網編:吳燕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境與生活雜誌 的精彩文章:

確保乏燃料運輸「霸氣」不外漏
美國「手藝」人拉塞爾的掌印畫

TAG:環境與生活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