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利名不生氣,逍遙自在過一生
文/陳景展
世人單好爭利名,自己軟弱無有能。打告不是人對頭,總莫一遭佔上風。一口怨氣忍在心,發生不出裡頭攻。攻到皮肉生惡瘡,傳藏一定得重病。看公提另拿主意,千萬莫要爭利名。不爭利名不生氣,逍遙風流過一生。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資料圖)
守住自己,榮辱不驚
這段話比較的簡單,就是說不要生氣。一時的爭,一時的奪,最後很難長久,奪不到的,占不了上風的,拿不到的。這個怨氣在心裏面,最後發不出去,於是往裡攻,往裡攻變成自己的病,自己的病就要自己去受,小的生了瘡,重的得勞病。所以祖師在最後說,不爭利名不生氣,逍遙風流過一生。
不要去爭,誰愛爭去爭,誰愛拿就去拿,別生氣。不生氣我們很多時候都能做得到,什麼時候做不到呢?就是被誤解的時候。就這個事如果我做了你罵我無所謂,但問題是我沒做你還罵我,被誤解了,我不是爭什麼,我就是要個理。其實很多時候有什麼理呢?不要去爭。說是自己就是自己,點頭認錯,有一天他發現了,原來真的不是你,那不是就不是,無所謂的。
逍遙自在(資料圖)
不要去爭,因為你為了這一口氣不值得,一口氣要去昭雪,要去平反,幾十年的光陰可能就蹉跎過去了,真的不值得。與其有時間爭這一口氣,倒不如說自己把自己的心頭鎖解一解。另外這些東西本來都是假的,它是又怎麼樣,不是又怎麼樣。況且自己還活著,老天爺還愛著自己,還愛憐自己才給這麼一口氣,給這麼一口飯吃,這就是祖師的加持了。
不要去爭那麼一點點東西,就算是什麼大事,能忍就忍,無所謂的。而且這些事情,哪件事情是憑空而來的呢?都是自己積攢的。我自己受過很多冤枉委屈,以前我也覺得是委屈,現在回過頭一想,哪是什麼委屈,說不定只是上一輩子自己就攢了那個因,這一輩子就正好承接那個果。你認為自己是無辜的,天降橫禍,可是也許那並不是橫禍,點點滴滴因緣積攢,一切恰巧剛好就攢到那兒了。歸根到底還是反省自己,做好了一件事,想來也來不了,所以大度一點。
點點滴滴因緣積攢(資料圖)
一個人就是說別人誤解他,他都不生氣,別人罵他、辱他,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守著那個小宇宙,那這個人就是高人。我們之所以是俗人,就是我們愛動氣,被外在所影響,被內在的情緒影響。我們整天耗費精神,被牽著走。什麼時候內在平穩了,氣血定了,外面的東西榮辱不驚了,誇我我也不喜悅,罵我我也很平淡,能夠看透一個事物的本質,不被表象迷惑,那我們就不錯了,基本上就心平氣和了。
長壽的根源在於心境
我們再講長壽,現在科學家都在研究,開發很多的產品,巴馬的長壽村,有的說是因為空氣的負離子多;有的說是那裡的人吃的是粗糧,比較健康;有的人說是因為他們愛勞作;有的人說是心情樂觀;更多的是拿來開發成食品等等。其實長壽跟這些個哪有什麼關係呢?我個人覺得跟飲食關係很小很小,受所謂的鍛煉影響也很小很小,在我看來,真正影響一個人長壽根本所在的就是心態。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我自己琢磨的——一個愛好自然、愛好和平的人,比如你發現這個人那些槍戰片、打鬥片之類的他不愛看,他沒興趣,他就喜歡簡單的、自然的東西,也沒什麼事掛心頭。愛好自然的人,我發現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長壽。
而且那些長壽的人你反過頭來會發現,他們天然愛好自然。他絕對不會爭什麼、奪什麼,或者說我活著的時候我拚命鍛煉、補養,說我是靠補養長壽的。沒有。你訪問所有古今中外的這些長壽的人,比如日本有的120多歲、130多歲的,能夠被電視台記者採訪,能夠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這些人,你發現長壽跟飲食沒什麼關係,他們就是吃得很普通。
榮辱不驚(資料圖)
很多我們想像的,以為正確的理念,在現實面前都被擊碎了,觀察發現其實那些長壽的人沒什麼特殊的。我們猜測是不是因為鍛煉啊飲食啊,最後發現不是;是不是因為修了什麼東西,發現他們也沒修什麼神奇的東西,一切都很平淡。但其實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東西——就是這個人的世界觀。
往往這種長壽的人都是愛好自然的,他對於人世間,人倫社會的東西看得都很淡。什麼潮起潮落、你爭我奪,都與他無關。現在時而一個熱點接著一個熱點,一會又換了,又被淘汰了,一會新的名詞又起來了,你會發現他不會跟著這些走,他從來不掛心這些事。
當下發生的事情都像浮雲一般,驚擾不到他,你認為天大的事他認為不是什麼事,不管外面說什麼呢,耳朵好像聾了,好像沒心沒肺,其實不是沒心沒肺。他知道什麼是重點,重點的東西他從來沒有耽誤過,而你所認為重要的事情,在他而言都是損傷精神、損傷自己的。你關心那個得來的東西,遠遠不及你當下去守一個精神重要。
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保持一個自然的心態,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這種心態是人生最難得的財富。假如說這個人不生氣,那就太了不起了,誰想奪他的壽都奪不了,想損他的壽不容易,想讓他生病不容易,因為他五臟是平和的。氣從哪兒來呢?氣無處生,那病怎麼來呢?一切病都是從心而來,從氣而來。
(編輯:玄朴)
聲明
※羽衣常帶煙霞色—記海南玉蟾宮「百博百文」國學之旅
※修道為什麼要追求「柔弱」?
※可掛雲帆濟滄海,該翻之時就得翻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