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陀的教誨使我們意識到直面痛苦的重要性

佛陀的教誨使我們意識到直面痛苦的重要性

佛陀一生的故事,與佛家中的所有故事一樣,是一段關於直面痛苦的故事。他出生於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五世紀之間,是喜馬拉雅山麓尼泊爾境內一位富有的國王之子。年輕的佛陀-那時候他叫喬達摩·悉達多-被預言將會成為印度的君主,或者是一位大聖人。由於悉達多的父親不顧一切地想要他成為前者,他把孩子隔絕在了一座極盡奢華的宮殿之中:珍寶,僕人,蓮花池,甚至有美麗的舞女。

喬達摩·悉達多在巨大的幸福中生活了29年,被無微不至地保護起來以免受世間的痛苦。「在我之上總舉著一把白色陽傘,日日夜夜為我抵禦寒冷,炎熱,沙塵,污泥以及露水。」到了他30歲的時候,他離開宮殿作了幾趟短途旅行。他所看到的東西讓他吃驚:他先是遇到了一個病人,然後是一個衰老的人,然後是一個瀕死的人。他震驚地發現這些不幸的人代表者人類境況中平常的-確切地說,無可避免的一部分,這些終有一天也會降臨到他身上。帶著驚駭而又被深深吸引的感受,喬達摩開始了宮牆之外的第四次旅行-然後他遇見了一位已經學會在人類無盡的痛苦中追尋精神生活的聖人。他下定決心要去尋求同樣的啟蒙。於是,喬達摩告別了他睡夢中的妻兒,永遠地離開了宮殿。

喬達摩試著向其他聖人學習,和其他聖人一樣,他為了擺脫任何肉體上的舒適與愉悅差點把自己餓死。也許並不出人所料,這並沒有給他的痛苦帶來任何慰籍。這時他想起了當自己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有過某一瞬間,坐在河邊,注意到在人們割草之時,眾多昆蟲連同它們的卵都遭到了踐踏和毀壞。看著這個場景,他對小昆蟲們心生憐憫。

思及這一孩童時代的憐憫之心,喬達摩感到了一種深刻的平靜。於是他恢復進食,在菩提樹下打坐,最終抵達了啟蒙的最高境界:「涅槃」-意思是「覺醒」,而他成為了「佛陀」-「覺醒的人」。

佛陀意識到,一切眾生,從心煩意亂的螞蟻到垂死的人,都無一例外地痛苦,因而覺醒。意識到了這一點,佛陀便發現了迎向痛苦最好的方式。首先,一個人既不應沉溺於奢華之中,也不應該完全戒絕所有食物以及使生活舒適之物,而應該有節制地生活(佛陀稱之為「中道」)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培養對他人的同情心以及尋求啟蒙。然後,佛陀描述了一條超越痛苦的道路,稱為「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

第一聖諦亦即對最初促使佛陀開始其旅程之原因的了解:世上總有痛苦與恆常的不滿足:「生命困苦而短暫,且與痛苦息息相關」。

第二聖諦說的是痛苦由我們的慾望所產生,也就是說「執著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第三聖諦說的是我們通過消除或者妥善應對這些慾望可以超越痛苦,佛陀作出了一個重要的論斷:我們必須改變對生活的看法,而不是改變外在的狀況。我們之所以不快樂並非由於得不到加薪或者沒有愛人又或者缺乏足夠的支持者,而是由於我們貪婪,自負而且缺乏安全感。通過轉變思維方式,我們便可以漸漸變得滿足。

第四聖諦,也就是最後一點,說的是佛陀發現我們能夠通過他稱為「八正道(the eightfold path)「的方式超脫痛苦。八正道涉及在各個方面」正確「與明智的行為表現:正見(right view)、正思維(right intention)、正語(right speech)、正業(right action)、正命(right livelihood)、正精進(right effort)、正念(right mindfulness)、正定(right concentration)。其令西方觀察家著迷之處在於認為智慧是一種習慣,而不僅僅是一種知識層面上的了解。人們應當訓練自己從而使各種一時而起的念頭變得更加高尚。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理解只是其中一部分。

在尋求這些正確的行為與知覺模式的過程中,佛陀教導我們:人可以超越自身大部分負面的個人主義因素-人們的驕傲與不安,以及使得人們非常不快樂的各種慾望-漸漸地,人們就會對所有同他們一樣經受著痛苦的生命存在產生憐憫。連同正確的行為以及在這裡被稱為「正念」的態度,人們就可以轉變負面的情緒和精神狀態,把無知化為智慧,把憤怒化為憐憫,把貪婪化為慷慨。

佛陀在印度南部和尼泊爾北部廣泛地遊歷,教授打坐方法與行為準則。他很少談及神聖或者來世,相反,他將生存狀態視作最崇高的議題。

佛陀去世以後,他的追隨者們結集了他的「經(sutras)」(宣說或曰言論)而成為聖典,進而由此發展出一系列的文本作為追隨者們打坐冥想,道德觀念,以及正念生活的指引。佛陀在世時所建立的寺院規模繼續擴大,數量繼續增加,遍及中國和東亞。佛教曾一度在印度本地並不流行,僅存少數幾群黃衣僧尼在鄉間漫遊,在大自然中安靜地打坐。直到公元前三世紀,一位名為阿育王(Ashoka)的印度君主為戰爭所困擾,繼而發現並皈依了佛教,並且廣泛地派出僧尼去傳揚這種修行方法。

佛家的靈性傳統傳遍整個亞洲,最終遍及全世界。佛陀的追隨者們主要分成兩個派別:遍佈於東南亞的上座部佛教,以及在中國和東北亞被廣泛接受的大乘佛教。這兩個派別有時互不認可各自所偏好的經文,不過兩者都遵循著同一傳承了兩千多年的中心原則。今天,有5億到15億的佛陀信眾依據佛陀的教導,正追尋著一種更加澄明並且更富同情心的心智狀態。

有趣的是,無論我們的信仰狀況如何,佛陀所教給我們的東西都是重要的。與佛陀一樣,我們在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苦難的情況下便降生於世,而且不能完全理解同樣必然降臨到我們身上的不幸,疾病與死亡。當我們漸漸變老,這樣的事實常常令人無法承受,而我們可能通常只想設法避開這些。不過,佛陀的教誨使我們意識到直面痛苦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把自己從自身慾望的暴虐統治中解放出來,從而認識到痛苦能將自我與他人共同地聯繫起來,並促使我們變得和善而富有同情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意 的精彩文章:

人如玉,相對月明中
我們如何才能與觀音菩薩感應?
讀懂十二時辰,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其實這八個字,就是短短的一生!
哲學是關於實用的智慧

TAG:哲學與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