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傍身的十大思維特色

中醫傍身的十大思維特色

隨著世界範圍內個民族傳統醫學的相繼衰落,中醫學卻經歷了幾千年風雨,他以確切的臨床療效經受住了歷史和實踐的檢驗,並越來越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顯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這顯然與中華民族身後的傳統文化根基以及中醫特有的思維方式分不開。

1、整體觀念

整體觀是中醫思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涉及中醫診斷和治療的各個方面,始終貫穿於全部過程。中醫學在觀察分析和研究處理人體生理病理的發生、變化等問題時,總是將其對象的各個部分,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的統一、完整的有機整體來看待,並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作為追求的終究表。

2、人本觀念

人類的形成和進化都是大自然的傑作,人類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現代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為能事,但人類對於自身的認識,對人體生命本質的認識還處於相對幼稚的階段。中醫在整體觀的指導下,突出人的社會性和自然性,尊重人類自身的主體能動性,堅持以人為本的醫療理念。

3、重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中醫重要的基礎理論,是中醫必不可少的說理工具。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陰陽首見於《周易》,五星始出於《尚書洪範》。陰陽理論和五星學說在中醫理論中具有很高的內在統一性,它們與氣一元論構成一個聯繫緊密的理論體系。

4、恆動變易

中醫理論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變化,都根源於天地之氣的生薑左總。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氣具有運動的屬性,氣不是僵死不變的,兒時充滿活潑生機的。世界萬物的生成、發展、變更、消亡,無不根源於氣機的運動。

5、司外揣內,取象比類

司外揣內、取象類比是中醫思維在認識方式上的突出特點。中醫認為:「有諸內必行於諸外」。因而只需對人體內部臟腑活動的外部徵象綜合地進行整體考察,即可推知其內部狀況,了解臟腑整體功能的偏正情況,全面分析,辨證思考,就能為臨床診治提供科學依據。

6、重用輕體

重用輕體的思維特徵,指的是在觀察分析和研究處理問題時,注重的是事物所固有的功能、屬性而不是實體、結構。中庸輕體是中醫思維的重要特徵,在中醫基礎理論以及臨床診斷和治療上均有具體體現。

7、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診療學的核心,也是中醫思維的一大特色。中醫辨證一般可以歸結為「四診八綱」,所謂「四診」,是指陰陽、表裡、敘事、寒熱八個字而言。辨證論治中「證」的概念,也稱「證候」,它不同於某一具體病「症」,而是由於疾病過程中各種變化的綜合分析而產生的,是對集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與綜合。

8、知常達變

知常達變 , 是指臨床治療時要處理好一般性與特殊性 ,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係 ,是治療藝術的較高境界 , 也是中醫思維的重要特色。 常與變是相對而言的 , 如本是常 , 標是變 ; 病是常 ,症是變; 正治是常 , 反治是變; 古方是常 , 今病是變 ; 辨證論治是常 , 對症施治是變;書本知識是常 , 臨證智慧是變。雖然治病求本 ,去除病因是治療的常規 ,但當疾病的癥狀 ,即「標」使患者難以忍受或者威脅到生命安全時 ,治療中心就應轉移到治「標」上來。

9、順勢而治 以平為期

「順勢」的思想貫穿於中醫理論的始終,是中醫思維的一大特色。中醫主張應依照食物的內在本性和自然趨勢來行事,應有意識的取法自然,而不是去進行違反自然趨勢和事物本性的活動。

10、養勝於治 治本為上

中醫重養生,認為養勝於治,故有「上工治未病」之說。中醫認為,法於陰陽,保護體內元氣,是養生保健的第一要義。真氣從之,則生則健;真氣耗散,則病則亡。在治療上,中醫堅持治本為上的原則,認為疾病只有本,猶如草木之有根,水脈之有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匣課堂 的精彩文章:

金蕎麥煮鯽魚,能治筋骨痛
中醫之路為何越走越窄?
眼不花耳不聾的「神仙草」-鐵皮石斛
兩個足以青史留名的病例解讀,中醫治療疾病從何入手?
「天台仙藥」-烏葯

TAG:匣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