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賞花賞月賞秋香

賞花賞月賞秋香

春天猶如人類的三十而立,夏天是四十不惑,而秋天就是年過半百,知天命。

秋天的斜陽有種遲暮的感傷,敏感的人最易察覺到秋。秋天從不會明目張胆,她用一縷桂花香來預告,一場入秋雨來提醒,是時候賞花賞月賞秋香。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國人歷來就崇拜月亮,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如意」的象徵。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人們擺設酒鋪時果,賞月暢談。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里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道院在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要祭拜月神,一般舉行《祭月朝科》。這起源於古代的祭月活動,古時人們每年春天播種前要進行「春祈」活動,以祈求土地神賜予五穀,到中秋節,正是收穫的季節,不但要拜謝土地神,還要拜謝月神,稱之為「秋祭」。因為人們認為五穀豐收離不開月亮的照射與滋潤。

據《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日;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意思是說天子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祭日在早晨,祭月在夜晚。至周朝則分別在一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在東郊進行祭日活動,並予以不同的含義。道教醮儀與早期的祭月活動有很深的淵源關係,《隋書·經籍志》在釋「醮」時說:夜中於星辰之下,陳設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表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

歲逢中秋月更明 蟾宮嫦娥舞清風

寶月一輪掛虛空 帝意婆心似明鏡

木魚清清誦真經 琴聲冷冷透水聲

祭月功德不思意 合壇道眾保安寧

香供養妙果素月天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權師、釋玄照
十一假期出遊,這些禁忌你一定要知道,切記!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胡惠超
道醫學堂丨歷代道醫記傳之梁革、梁新、趙鄂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