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親的恩德朗讀篇

母親的恩德朗讀篇

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或許因為小時候年少無知,又或許因為光陰似箭,往昔的記憶越來越淡薄,所以我們很多人沒有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母親對我們是怎樣的恩重如山。反而常常是聽到一句不合心意的話語,就馬上與母親頂嘴,還擺出一副高高在上、振振有詞的樣子。生活中這樣的現象還真是不少。

現在很多學佛人對修習佛法充滿興趣,而對自己母親的態度卻有些冷漠。當聽說要修持菩提心時激動萬分、如獲至寶、雙手合掌,面帶如佛菩薩般的微笑。但當得知修持菩提心要從母親開始時,就立刻面露難色:「哦,這個有點難啊」。同時還會在心裡嘀咕:「為什麼要從母親開始呢?能不能換個人啊……」

修持菩提心從母親開始,是佛陀教給我們的珍貴方法。修持菩提心之所以一定要從母親開始,是因為對於我們而言,任何人的恩德都遠遠比不上母親。

在這裡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曾經有個女孩和母親感情不太好,母親說她一句,她就頂嘴十句。常常發脾氣給母親臉色看,甚至還時常摔東西。有一天她又跟母親吵架,一生氣就離開了家。當她遊盪在街頭又累又餓時,街邊一個麵館的老闆看到她情緒低落就招呼她過去坐,還送給她一碗面吃。女孩吃了面很高興,恭敬地對老闆說:「您對我真是太好了,比我媽媽好多了。」老闆一聽馬上嚴肅地說:「你這樣說可不對。一碗面算得了什麼?你母親十月懷胎,一點一點把你撫養長大,不知道喂你吃過多少次飯,為你受過多少苦,我這一碗面連萬分之一都抵不上啊!」老闆狠狠地教育了女孩一頓。女孩這才恍然大悟,趕緊回家找母親承認錯誤。從此以後,女孩對母親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

其實,我們很多人也是如此,對別人微小的幫助感激不盡,卻把無量無邊的母恩拋在了九霄雲外,而且還會常常跟母親吵架惹母親生氣。

作為一名佛弟子,與母親不和睦是修持菩提心很大的障礙。我們的修行是否進步,並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而是要看我們的母親﹑子女、親友等周圍的人對我們學佛之後的改變是否認可。我曾經再三提醒大家,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兒女,這才是修持菩提心的基礎。如果我們跟自己的父母都無法和睦相處,如果我們連自己父母的恩德都不知道報答,嘴裡卻念著「為利眾生願成佛」等等,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如果連對我們恩德最大的父母都回報不了,又怎麼可能去利益其他眾多陌生的生命呢?

藏地有一句俗語:如果母親去世了,子女的痛苦是從心裡慢慢轉移到胳膊,再轉移到手上,最後從指尖一一消散;而如果子女去世了,母親的痛苦則會是從手上慢慢轉移到心裡,永遠不再消失。我自己也失去過很多親人,當時也流了很多眼淚,但如今卻都記憶模糊,因為痛苦已經從手指尖消失了。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然而,對於一位失去了孩子的母親來說,無論孩子死去多少年,只要一提起這個失去的孩子,母親還是會掉下傷心的眼淚,喪子之痛是種在她的心裡的。這句俗語意味著母親對子女的真愛,更意味著子女無法報答的恩德。

正是因此,佛陀才開示我們,修持菩提心要從自己的母親開始。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追求快樂卻得到痛苦朗讀篇
什麼是愛情的真相

TAG:太橋旦曾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