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正的世界末日之謎,2036年或將無人倖免!
世界末日
2036年世界末日又將來臨
2036年4月13日有顆小行星很可能會撞上地球
有關世界末日的傳說有很多,小編記得有人說在2012年時「世界末日」會來臨,這個說法由來已久,是根據瑪雅人記載所出的,但2012已經過去了,世界末日的說法不攻自破了,到底有沒有世界末日呢?為何2036年會是真正的世界末日之說呢?這次會是因為什麼而大難臨頭呢?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請耐心看完。
為何2036年會是真正的世界末日之說呢?
2036年「阿波菲斯」真的能撞向地球嗎?
科學家們的回答是:「當然, 2036年的撞地災難將很難避免。」
地球經不起碰撞,與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碰撞將導致全球性災難。
「末日警告 」
請在日曆上圈出2036年4月13日,這一天有顆小行星很可能會撞上地球,這顆小行星名叫「阿波菲斯」,有390米寬,將可能在2036年和地球相撞,釋放出比廣島原子彈爆炸高10萬倍的能量,數千平方公里的地區將受直接影響,而釋放到大氣中的灰塵可能將影響整個地球的生態。
將其冠以惡魔的名字,正是因為這顆小行星將對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性威脅。這顆小行星以前的名字叫做「2004MN4」,它於2004年6月被科學家發現,直徑約有390米寬。
近地小行星和地球相撞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會不會的問題。直徑超過1公里的小行星將每隔數十萬年和地球相撞一次,直徑大於6公里的小行星將每隔數億年和地球相撞一次,這樣的撞擊將會引發滅絕性災難。這次我們面對的就是一個遲到的大傢伙。
一、「阿波菲斯」會撞擊地球嗎?
NASA科學家進行軌道驗算後發現,其威脅危險等級史上最高的,「阿波菲斯」2029年將和地球擦肩而過,但卻將在2036年重新光臨地球,並可能衝破大氣層和地球相撞!
「阿波菲斯」目前已經名列「托里諾等級」第4級,10級意味著必然的全球毀滅性碰撞。「阿波菲斯」的危險等級在有史以來發現的小行星中是最高的,它和地球在2036年的相撞概率高達37分之一!
二、介紹一下「阿波菲斯」
根據計算「阿波菲斯」(Apophis)的運行軌道,它將在2029年與地球擦身而過,2036年撞擊地球,造成比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海嘯更可怕的破壞。
「阿波菲斯」是天文學家已知的近800顆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之一,更是少數幾顆天文學家們希望可以進一步詳細研究的天體之一。
「阿波菲斯」小行星是一顆繞太陽運行的近地小行星,其形狀不規則,直徑僅320米左右,質量約4200萬噸。是在2004年6月被發現的,此後失去蹤跡,直到6個月後又再次被發現,「阿波菲斯」將在2029年4月13日與地球擦身而過。
科學家們通過對「阿波菲斯」小行星進行不間斷地觀測,並估算的數據顯示,至2029年「阿波菲斯」小行星與地球的之間的距離為18640英里,這個距離比多數的通信衛星與地球的間距還要近幾千英里。
三、2029年「阿波菲斯」真的能與地球擦身而過嗎?
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阿波菲斯」將會在30000公里的高空飛掠過地球。相比之下,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高度為36000公里。在距離最近時,這顆小行星將會明亮得像一顆3等恆星。即使在城市的燈光中,在非洲、歐洲和亞洲肉眼可見。有記載以來,還沒有人曾經見過太空中如此明亮的小行星。
當阿波菲斯在地球附近呼嘯而過時,地球的引力會將這個天體扭成一種複雜的轉動搖擺的狀態,引力所產生的扭矩還可能將「阿波菲斯」撕裂。
這樣的事件從未被見證過,科學家們將獲得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機會,來觀察地球的引力如何影響一顆小行星的運動狀態。
四、2036年「阿波菲斯」真的能撞向地球嗎?
科學家們的回答是:「當然, 2036年的撞地災難將很難避免。」
當小行星「阿波菲斯」於2029年在距地球表面3萬多公里的高空掠過地球後,其自身狀態和運行軌道將因地球引力而發生變化。這一變化足以導致它在7年後,也就是2036年「擊中」地球。所產生的力足以使美國德州消失,或使兩個歐洲國家消失。其爆炸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1萬顆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地球上的生物將受到毀滅性打擊。
如果「阿波菲斯」擊中太平洋,將會掀起200米高的巨浪,它的衝擊波掀起的灰塵,將籠罩地球上1/4的地區,這一地區里的動植物和人類將因為嚴寒和食物鏈被破壞而死去…… 」
五、應該怎麼辦呢?
1.安放跟蹤器
2013年是觀察「阿波菲斯」空間運行軌跡的最佳時機。搭載著無線電跟蹤器的太空船將在10年內啟程飛往「約會」地點。倘若跟蹤儀顯示小行星確實將與地球相撞,地球人類將設法使其偏離原來的軌道以避開地球。
2.「引力拖車」
地球人類準備在「阿波菲斯」2029年飛臨地球時,用「引力拖車」將其引開。在2029年小行星經過地球附近時,只需發射一枚約1噸重的「引力拖車」飛船,就可以明顯改變這顆小行星的運行軌道。
「引力拖車」是一種創新思維。之前防撞擊是利用爆炸的反衝力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而「引力拖車」不再需要爆炸,而且沒有核污染。
3.發射太空飛行器
人類已經想出了不少避免小行星與地球碰撞的方法。其中就包括發射一艘太空飛行器,利用其對「阿波菲斯」小行星產生的引力,讓它不會撞上地球。
4.建太空保護網
一個直徑1公里左右或者更大的近地小行星一旦撞擊地球,足以造成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劫難,這一事實一直激勵人們為地球製作一個保護網,並讓人們思考:如何才能使這些可能引起災難的小行星轉移方向。
六、還有別的小行星可能會撞向地球嗎?
有,2071年,一顆1950年發現的名為1950DA的小行星有千分之一可能撞擊地球。根據1950DA現在的運行軌道,該小行星將在878年後,即2880年3月16日與地球相撞。
對地球來說,到現在為科學家們所熟知的最迫在眉睫的危險,來自一顆代號為2000SG344的小行星。該小行星將在2071年與地球發生碰撞,可能性為千分之一。該小行星是有史以來第一顆「與地球碰撞危險度」超過0的小行星。
科學家們將小行星與地球碰撞的危險度從0到10分為11級,而0是最高的等級。一旦與地球相撞,那麼它的撞擊能量將大於100顆廣島原子彈,其爆炸力超過世界上最強大的核武器。
七、我們地球應該怎麼預防呢?
一旦發現小行星有撞擊地球的可能,人類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來防備,而防備時間一般需要幾十年。如果當小行星快接近地球時才採取措施,是根本來不及的。
因為小行星的飛行速度肯定會超過目前人類最快的飛行器速度,派人類發射的飛行器追上它並安放炸藥,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人類只能指望早早地發現它們,並將飛行器發射到外太空「等候」攔截,然後再想法將它推離軌道。這一「宇宙戰場」離地球越是遙遠,人類就越是安全。
八、地球經得起碰撞嗎?
地球經不起碰撞,與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碰撞將導致全球性災難。在小行星撞擊地球表面時,一切位於落點周圍半徑200公里至2000公里範圍內的東西都將毀滅。火災將籠罩更廣大的地區,數量巨大的灰燼和塵土將被拋入大氣層中,天地一片昏暗,太陽光將不能到達地球表面,地球溫度急劇下降,大部分喜愛溫暖的植物和動物將會滅絕,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將停止。
幾年後,當塵埃最終落定,陽光重新照耀大地時,由於衝擊導致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而產生溫室效應。地面溫度升高,結果引起兩極冰川的融化,隨後造成大部分陸地上洪水泛濫。
如果小行星墜落到海洋,一場巨大的海嘯發生,滔天巨浪衝上陸地,地球上海岸邊的所有生物幾乎馬上就會死亡。進入大氣層中的水分將完全改變大氣層的循環。大氣層的破壞將比隕石墜落到陸地上更為可怕。
即使是直徑只有100米的小行星,無論它墜落到哪個城市,都會使整個城市從地球上消失。而直徑小於100米的小行星是最難發現的。對於地球人類來說,主要的危險正是來自它們。
小行星在地球門前掠過並非第一次,2002年1月7日,一枚直徑300米的小行星以11萬公里/小時的速度與地球「擦肩而過」,確切的時間是北京時間15點37分。雖然地球僥倖躲過了此次碰撞,但此次「擦肩而過」卻令科學家們至今心有餘悸。道理非常簡單,儘管這枚小行星很久以來一直朝著地球的方向飛速運行,但直到2001年12月26日,即直到小行星駛向地球近地點前的12天,它才被美國國家威夷天文台的一台小型天文望遠鏡所發現。
這枚小行星的編號是2001YB5。當美國的天文望遠鏡捕捉到它時,它正朝著地球的方向迅速逼近,當時看上去,它的大小也就與從地球上觀測月球表面一塊直徑一米大的岩石相似。
剛發現它時,美國天文學家曾異常緊張,因為一枚直徑300米、可能是以堅硬的岩石組成的小行星一旦以11萬公里/小時的速度撞上地球,其能量至少可以將方圓150公里內的所有建築和自然物夷為平地,甚至對方圓800公里以外的地區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直到科學家們以最快的速度計算出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後,他們才鬆了一口氣:這枚小行星不會撞上地球,在駛至離地球83萬公里時,它將轉向逆地球方向而去。事實驗證,小行星的運行軌跡與科學家的計算毫無二致。
83萬公里,從常理上看是個不近的距離,但從天文學上看,在太陽系裡,它已經駛進地球的「近郊」。換句話說,以它的運行速度,小行星從其軌道近地點到地球的距離僅有不足8個小時的路程!
如果這枚小行星真的駛向地球,那麼人類只能坐以待斃,因為以現在的科學手段,科學家雖然能很快計算出它的運行軌道並預見到它所威脅的具體地區,但卻沒有能力在12天的時間裡採取任何有效的預防措施。
如果真的到了世界末日大家會做些什麼?如果明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大家又會做些什麼呢?無論世界末日也好,生命的盡頭也罷,這些真的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非常近!危險隨時伴隨著地球,也時刻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有些不可抗力因素躲也躲不掉!
※拉完粑粑裝進罐頭,比黃金還貴!
※世界上最輕的鞋子,居然是隱形噠
※泰國最近流行抱「鬼抱枕」睡覺,嚇人!
※沙漠地底下住著2000個當地人,下去看感覺自己進了一個假沙漠
※現代日本人如此變態,應感謝60年前這位攝影師
TAG:神秘未知的世界 |